應朋友之約,去他家議事。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別墅里。若步行至少也要40分鐘。眼看約定的時間就快到了,我順手招了一輛人力三輪車。朋友事先在電話中告知:若坐三輪,只需3元。為保險起見,我上車前還是問了價?!?元。”我舉目張望,希望再有一輛三輪車來。車夫說:“上來吧,就收你3元?!边@樣,我高高興興地坐了上去。車夫一面蹬車,一面以柔和的語氣對我說:“我要5元其實沒多收你的?!蔽艺f:“人家已經(jīng)告訴我,只要3元呢?!彼f:“那是因為你下公交車下錯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車行了一小段路程,我總覺得有點不大對勁兒,上好的公路,車身卻微微顛簸,我正覺得奇怪,突然發(fā)現(xiàn)蹬車人只有一條腿!
我猛然覺得很不是滋味,心胸里被一種奇怪的惆悵甚至悲涼的情緒糾纏著,籠罩著。前面是一帶緩坡,我說:“這里不好騎,我下車,我們把車推過去?!彼泵χ浦梗骸皼]關系,這點坡都騎不上去,我咋個掙生活???”他的獨腿頑強地與后退的力量抗爭著,車輪發(fā)出“吱、吱”的尖叫,車身搖搖晃晃,極不情愿地向前扭動。他是在跟自己較勁,與命運抗爭!坡總算爬上去了,車夫重濁地喘著氣。待他喘息稍定,我說:“你真不容易??!”他自豪地說:“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氣蹬過八十多里,而且?guī)У氖莾蓚€人!”我問他怎么走那么遠。
他說:“有兩個韓國人來成都,想坐人力車沿二環(huán)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風景。別人的車他們不坐,偏要坐我的車。他們一定以為我會半路出丑的,沒想到,嘿,我這條獨腿為咱們成都人爭了氣,為中國人爭了氣!”車夫又說,“下了車,那兩個韓國人流了眼淚,說的什么話我也不懂,但我想,他們一定不會說我是孬種?!?/p>
離別墅大門百十米遠的距離,車夫突然剎了車?!澳阆聛戆??!彼f。
我下了車,給他5元。他堅決不收,“講好的價,怎么能變呢?你這叫我以后咋個在世上混???”我沒勉強,收回了他找給的兩元錢。
我正要離去時,他不好意思地說:“我本來應該把你送進門的,可那是一幢高級別墅,往別墅里去的人至少應該坐出租車啊……我怕你被朋友看見……”我的眼淚流了下來。議完事,朋友留我吃飯,我堅決拒絕了。我徒步走過了那段沒有公交車的路程。我從來沒有與自己的兩條腿這般親近過,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兩條腿這般有力過。
(本文入選山東省濰坊市2019年中考語文試題,文章有刪減)
羅偉章: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饑餓百年》《不必驚訝》《大河之舞》《磨尖掐尖》《太陽底下》《空白之頁》《聲音史》《寂靜史》等,曾獲人民文學獎、全國讀者最喜愛小說獎、華文最佳散文獎等。
意林:很多學生都害怕語文閱讀理解,對此您有沒有特別的建議?
羅偉章:害怕是出于對“標準答案”的畏懼。先不去揣度什么是標準,說出自己真誠感覺到的就好。再就是第一段特別要讀仔細,那是基調。如果是小說,注意理清人物關系,答案往往在“關系”之中。
意林:語文閱讀水平對學生語文成績的影響越來越大,您如何看待閱讀以及現(xiàn)在的閱讀理解題?
羅偉章:有閱讀就有理解,理解說不上對錯,只有角度和層次上的分別。對答案唯一性的追求是而今閱讀理解題的誤區(qū)。但考試評分,又不能沒有個相對穩(wěn)固的參照,這成為此類題型難以調和的矛盾。
意林:對于中學生閱讀,您有什么建議?
羅偉章:中學生課業(yè)重,時間有限,多做課外閱讀往往成為空談,閱讀大部頭書籍更是不可能,可行的話,可以閱讀些名家的美文美句,實在沒有時間,那就把課文讀好、讀透。建議每冊書里,自己選那么三幾篇,做“研究型閱讀”,也就是重讀和精讀,并做書面分析。另外我比較主張對有些文章熟讀成誦,那樣能培養(yǎng)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