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
顧客分多種,各有不同。
早上我剛開店門,門外的衣服還沒掛完,恰巧又接個電話,拿著要掛的衣服,放下手機一回頭,卻見一個年紀在60歲左右的年輕老太太,正一條條的扒拉掛在橫杠上的棉褲,由于褲與褲之間擠得太緊,她因為看款式,就翻掉幾條,明明看到掉在地上的褲子她也不撿起來,仍然理所當然的繼續(xù)往前扒拉。這是個早餐后消食的老婦人,我們整個商場的人都認得她,雖然叫不上她的名字。明知她不會買,出于禮貌,我還是隨口說聲“看看可有想要的哈”,我話落音,她就面色略帶尷尬的搭訕著向門外走去,逛下家店門去了。兒女都在外打工,孫女孫子又上學去了,離中午還早呢,她一人在家里又待不住。她逛每家店九成不會買衣服。這是第一種,閑逛的。
第二種,是小心翼翼的顧客。進了店門,她眼中就含著怯,生怕哪句話不對而惹惱了店主。見她進店,我說了一句“歡迎光臨。想要啥衣服自己先選一下,左邊是男孩款,右邊是女孩款??粗械目钍轿医o你找大小號?!彼÷曊f:“我看看我看看”,最終相中最里面的一款,我把外面的衣服一件一件的挑下來放在一邊,最后挑下她要的那件,然而在她用手摸一摸后自言自語道:“天冷,小孩身上那件比這件還厚他穿著都倆手冰涼?!碧ь^看我時眼神更怯了。因為我剛剛為取這件衣服稍微費了一點周折,不想要又不敢說,猶豫再三說了句:“我不要這衣服你不會生氣吧?”其實在她開口之前我已明白了她的意思,找衣服款式在我們真是小菜一碟,我笑著回答:“沒事沒事,你要不要再看看其他款式可有滿意的?”見我笑她如釋重負,連忙說“謝謝,謝謝!沒有相中別款,不好意思,我下次再來哈?!比缓蟛铰妮p快走出店門。
第三種,是干脆利落型。在經過店門前時,瞄一眼就遇到滿意的款式。有時我正在整理前面顧客挑亂的一堆堆衣服,或者是因為沒人我趁閑看兩眼書。她靜悄悄進店里來,招呼也不打一聲,自顧自地拿起挑棍,把衣服拿到我面前:“老板,這件衣服多少錢?”遇到這類顧客往往會嚇我一跳,一時竟驚到忘記衣服價格,快速的想一下大概的進價,然后胡亂的報個價,她因為太滿意款式及顏色,要求我再優(yōu)惠一點,然后她說個我們都滿意的價格,掏手機掃碼付款,拎起包裝好的衣服走人。特喜歡這類顧客,哪怕偶爾不賺錢也滿心歡喜。只是這類顧客我們一年也遇不到幾個。
第四種,是對熟人不信任型。她進你店里其實并不在意那句很具偏見性的話——鬼迷熟人。她不在乎你是不是熟人,看中款式就一個勁猛砍價。你因為認得她,給了她一個最低價,她卻感覺感你在六親不認:比如一件進價100的棉襖,你給她120的價格,她卻覺得你在宰她,還價60。你當然不賣,她就很是氣惱,憤憤地拔腿離去,走時還留一句:去超市買!這,是上午九點左右發(fā)生的事,結果中午你正在忙的時候她又來了。“姑娘,那件衣服賣沒?沒賣我120拿著,超市里真坑人,給你這一模一樣里衣裳要199,一分都不便宜?!?/p>
經營童裝店顧客不僅僅只限于婦女和兒童,還會遇到個別的家庭婦男,就是男的在家里一邊看小孩一邊操持家務,女的在外面上班掙錢。這類顧客有的很隨和,帶著孩子進店里有孩子相中的款式,三言兩語就能成交。有的卻比女顧客還能磨,一件衣服他能墨跡半天,磨的幾乎沒有了利潤成交后還不知你賺了他多少錢。
雖然是經營者但同時自己也是一個消費者,所以開店我盡量以平價的方式賣衣服,讓顧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店主與顧客之間皆大歡喜,這應當是做生意的最佳結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