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田芳 席偉興
席偉興,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qū)教學能手,現(xiàn)任教于無錫市東林中學。
風傳遞著訊息,春風一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風顯示著力量,大鵬乘風起,扶搖而上九萬里。風是一種潮流,一種情味,一種啟示……
請以“風從這邊來”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請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或體驗寫作;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初看文題,似乎簡潔明了,同學們往往誤以為只要講與“風”有關的故事,只要抓住“這邊”——自己熟悉的生活,就不大會偏題,實則忽略了文題的內(nèi)涵。
細細推敲則會發(fā)現(xiàn)導語中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導語包括三句話。第一句“風傳遞著訊息,春風一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指自然界中的風。繪景狀物容易,歌頌風滋潤萬物、喚醒天地生命之功效也不難,但要寫出風對“我”,乃至社會、時代的影響,則難上加難。
第二句“風顯示著力量,大鵬乘風起,扶搖而上九萬里”包含兩處比喻。其一,大鵬,如莊子《逍遙游》中的神鳥,喻指敢于與命運抗爭,富有理想和抱負的同學。其二,此處的“風”可指在一定時期社會上形成的風氣,助力“我”這樣渴望高飛的大鵬,正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第三句“風是一種潮流,一種情味,一種啟示……”既向考生展示了“風”這一意象的豐富外延,又暗示大家寫作時要將“風”和“這邊”串聯(lián)起來,要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如所寫內(nèi)容對“我”的影響是什么?它是如何讓“我”甚至更多的人知曉并接受的?
對導語解讀的透徹與否,直接影響選材的巧拙、立意的高下。
同學們?nèi)粢宰匀唤绲娘L為素材,需善于思辨,寫出風給“我”的啟示;以“家風”“班風”等入文,則需議論、點染,道出風中的情味;以社會上興起的風氣為素材,則需關注這股“風”對人們精神的影響,以及所傳遞的情感。另一個關鍵詞“這邊”可指代一處地點、一種環(huán)境等,所敘之事應該限定在這個特定的范圍內(nèi)。
1.感恩成長助力,見自我。
在十五年乘風破浪的成長歲月中,確有許多人鼓勵我們展翅翱翔:父母長輩在生活和精神上給我們無微不至的幫助,匯成了一股向上的力量;與好友的促膝長談,溫暖了我們的心靈;老師的關懷指引,堅定了我們乘風高飛的斗志;良好的“家風”“班風”,為我們打下勇?lián)煛⒏业桥实钠焚|基礎?!凹炎髻p析”中的第一篇文章,即從家庭生活中選材,以“風”比喻母親春風化雨般的愛,寫出了母愛之“風”給“我”的勇氣和力量。
2.把握時代潮流,見風尚。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會隨著“風”不斷擴散,形成一股“潮流”。從朋友圈中的“秀生活”之風,到跑步機上的健身之風,再到傳承漢風唐韻的漢服風,均是潮流。同學們可以從這些潮流中得到啟示,抒發(fā)感悟?!凹炎髻p析”中的第二篇文章,小作者聆聽了茶樓中的一曲蘇州評彈,通過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再現(xiàn)了傳統(tǒng)曲藝的清新美好,體現(xiàn)了古鎮(zhèn)慢生活的時尚,讓“我”這個城市娃兒感到愜意舒暢。
3.關注社會訊息,見眾生。
2020年初,新冠來襲,武漢悲壯“封城”,無數(shù)逆行者臨危受命,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佳作賞析”中的第三篇文章,小作者就抓住了“風傳遞著訊息”這一句,將風喻指消息,將“這邊”定位為“騰訊平臺”,起筆“風從騰訊來,一切壞消息,一切好消息”,真實地反映了戰(zhàn)“疫”時期居家隔離的人們“等風來”的焦灼心態(tài)。小作者密切關注戰(zhàn)“疫”時期民眾的萬千情緒,從“我”這個中學生的視角,揭示了風的傳播力,翻開了一段冬天的歷史。
文江蘇省無錫市東林中學九(11)班周虞萌
風從這邊來。母愛是我生命里的春風,帶我見繁花似錦,鼓動我追夢的雙翼。
用簡潔凝練的語言,結合導語中的第二句話,點明了“風”對“我”的托舉作用。
臨近一模,我因時光飛逝而焦慮,也因成績起伏而感到困擾,將自己的心靈封閉在晦暗的角落,拒絕了外界的一切。媽媽默默看在眼里,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帶我來到郊外的一處田野漫步?;▋航k爛地開滿枝頭,小草悄悄地探出腦袋,大自然換上了春意盎然的新裝。風過林梢,花香也徘徊在我的鼻尖。春日的熏風吹開了塵封的窗戶,陽光灑滿我的心間。驀然回首,媽媽在花田間粲然地笑著。風從這邊來,原來,母愛的春風能夠蕩滌一切陰霾。
此處對花田景物的描寫比較細膩。母親沒有用語言開導“我”,而是帶“我”到自然中去感受,讓“我”重啟心扉,符合“風”的特征。
六月底的天氣總是那么煩悶,五十多個人烏泱泱的一大片,擠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風被阻隔在墻外,整個教室就像一個大蒸籠,悶熱無比。老師聲嘶力竭講授的內(nèi)容,我卻一個字也聽不進去,腦袋昏昏沉沉。媽媽知道了這種情況,著急得不行,東打聽,西打聽,為我買來了一個手持電風扇。從此,每逢悶熱的午后,桌子上的小電風扇就帶來絲絲涼意,拂去了我心頭的煩躁不安,給我以安慰。風從這邊來,原來,母愛的風能夠驅除暑熱。
現(xiàn)在,我正坐在考場上,手心緊張得不斷冒出汗來,心怦怦直跳。陽光透過窗戶,靜靜地灑在我的考卷上,也照亮了筆袋中那一罐綠瑩瑩的液體——風油精。我倒出些許,輕輕涂抹在額頭上,頓時神清氣爽,似有微風拂面,思緒也隨著這微風一起飄向窗外。我似乎看到了正在校門口焦急等待著的媽媽,似乎看到了她的滿頭大汗,似乎看到了她被歲月染成的銀絲,似乎看到了她被生活勾勒出的皺紋。昨晚,她陪伴我復習的畫面給我以勇氣;今早出門前,她叮嚀囑托的話語給我以力量,她悄悄塞入我筆袋中的風油精給我以寧靜。風從這邊來,原來,母愛的風能夠凝聚力量。
“我”如何戰(zhàn)勝考場上的緊張情緒?如何感受到母親的支持,獲得了力量?一切均由母親悄悄塞入的風油精引出,自然而符合生活邏輯,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做了鋪墊。
第二、三、四段的段末構成排比,語言工整,結構整飭,富有韻律美。
設問之后,反復設喻,盡情謳歌母愛的偉大。
讓我怎樣感謝你?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
母愛的風鼓起我追夢的船帆,讓我向著理想遠航。少年自有凌云志,敢將日月再丈量。唯有這份令她滿意的成績,能讓她一展笑顏。時光啊,愿你走得慢一點,愿青絲白得晚一些。
母愛如風,無微不至,潤物無聲。有母親的地方就會有風。敬我平凡的母親,敬天底下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
結尾再次點題,由“敬我的母親”擴大到“敬天底下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升華思想與感情。
本文以風喻母親潤物無聲的關愛,寫來情真意切。小作者關注畢業(yè)班學生的日常生活,選取了三個普通的畫面,表現(xiàn)母親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給予的無微不至的幫助,匯成了“我”追夢的力量。文章既有細致入微的描寫,又有深情款款的頌揚。段末排比句不斷點題,角度不同,互為補充,表現(xiàn)了母愛之風對于“我”這只大鵬鳥的成長助力作用。
文江蘇省無錫市東林中學九(11)班陸涵佳
國慶假期,一家人開車前往蘇州同里古鎮(zhèn)旅游。正當我看著那曲園黛墻,走在草木青森的小鎮(zhèn)石板路上時,一座精致的茶樓映入眼簾。
進門便見服務員正在布置舞臺,一打聽才知是評彈表演。我們挑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暗色的紅木桌子鐫刻著時間的厚樸。我品了口香茗,是普洱,釅釅的,就像古鎮(zhèn)上曬太陽的老婦。旅行本是為了獵奇,沒想到又墜入了上個世紀的刻板生活,想來那冗長調子的評彈一定也是無趣。
以釅茶為喻,初寫古鎮(zhèn)居民悠然的慢生活。
欲揚先抑,先寫“我”的抵觸情緒,以反襯評彈的情韻悠長,魅力無窮。
可當那旗袍女子一登臺,我才發(fā)現(xiàn)我錯了。她的纖纖玉手撫過琴弦,開口便是那酥到骨子里的吳儂軟語,似春風般拂過你的雙頰,拂去你一路的旅途風塵。這大弦嘈嘈切切,那小弦錯錯雜雜,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韻,徹底讓我沉
以春風為喻,描摹評彈語音的酥軟柔美。它拂去了游客旅途的疲倦。醉。一時間,連空氣也變得輕靈起來,夾著一股“鳳凰山下雨初晴”的味道。俏皮的尾音掠過心弦,輕輕地顫?!鞍肴虢L半入云”,不絕如縷。品一杯香茗,聽一曲評彈,耳畔的風吹來樓下船夫悠然的搖櫓聲,吹來周圍店鋪現(xiàn)做的梨膏糖、三角粽的香氣。臺上是一句清亮的“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臺下是一句隱約的小販叫賣聲,竟生動地在這茶館里和諧共鳴。這評彈似一陣風,吹來了江南的絲竹清韻,也吹來了草木氣、文墨氣、煙雨氣、青石氣,還吹來了小鎮(zhèn)生活的煙火氣。那調子是,“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小鎮(zhèn)愜意的慢生活正成為一種時尚,感染著每一個游人。
充分打開五官,借“我”的感受表現(xiàn)了評彈的感染力。描寫評彈的過程中,穿插著寫小鎮(zhèn)的市井生活,突出小鎮(zhèn)生活的煙火氣。之后,引用詩人木心《從前慢》中的句子,挖掘評彈調子中蘊含著的一種潮流:慢生活的時尚。
她婉轉的曲調似一陣暖風,撫慰了城市人忙碌而枯萎的心靈。好一劑治愈系良藥!隨著她最后一字唱詞的結束,陽光剛好透過窗簾照進來,盛開了一地的溫暖。闔眼聽得清風疏葉,余音繞梁。
不疾不徐,緩緩道出此“風”的影響力——“撫慰城市人忙碌而枯萎的心靈”。
唱罷,那女子慢慢地走下來,慢慢地給客人們續(xù)茶,慢慢地與街坊老人們打招呼、閑聊……我想,她早已成為一陣風,把傳統(tǒng)的變成了現(xiàn)代的,把藝術的變成了大眾的,把她所熱愛的評彈變成了一個和萬千游客分享的陽春白雪。而聽者,隨著風一起匯入小鎮(zhèn)優(yōu)游的慢生活。
風從這邊來,從茶樓中那一曲蘇州評彈中吹來。
高度評價旗袍女子的魅力所在,她借助蘇州評彈這一載體,將游客引入了小鎮(zhèn)優(yōu)游的慢生活的風尚中。
小作者借鑒了劉鶚《明湖居聽書》中描寫王小玉的手法,把旗袍女子的評彈技藝描寫得繪聲繪色。對唱詞、曲調以實寫虛,用豐富的江南風物映襯蘇州評彈的感染力;又以春風般酥軟柔美的蘇州評彈映襯古鎮(zhèn)居民悠然的慢生活。這一切都感染了“我”,讓“我”這個城市娃兒感到愜意舒暢。
文江蘇省無錫市東林中學九(11)班袁琳蓉
風從騰訊來,一切壞消息,一切好消息;一切希望,一切努力,一切堅持……
開篇點題,將“風”定位為“消息”,將“這邊”定位為“騰訊平臺”,選材大膽,匠心獨運。“希望”“努力”“堅持”,既是對舉國上下不屈不撓戰(zhàn)“疫”行動的高度概括,也初步揭示了“風”中蘊含的情味。
騰訊新聞: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25日湖北“封省”。我的心便與千里之外的同胞連在一起。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閱讀騰訊新聞。確診、疑似、死亡的數(shù)字節(jié)節(jié)攀升,每天刷新的疫情,似一陣寒風,刮得寂寂的冬日更加沉默,刮得門外的喧囂蕩然無存。
初點“寒風”,將疫情肆虐帶給人們的沖擊形象地呈現(xiàn)了出來。
QQ群消息:市教育局下達了延期開學的通知。2月15日,學校下達了將開始新學期線上教學的通知。第一反應是“喜大普奔”;可接下來,身為九年級畢業(yè)生,我隱隱嗅出了風中飄來的無奈和悲愴。
次點消息之“風”,寫出了畢業(yè)班學子渴望復學的焦灼心態(tài)。
騰訊課堂:端莊嚴謹?shù)娜握n老師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華麗變身為“流量明星”“直播帶貨(知識)達人”,刮起了一股網(wǎng)絡教學的清新之風。
三點老師們網(wǎng)絡直播的教學變革之“風”。新的學習方式帶給“我”新奇之感,所以此處語言也變得清新活潑起來。
攝像頭前的班主任看上去比教室里還要精致,她化了淡妝,充滿儀式感地開始講課。她那天主播數(shù)學,賣力地吆喝著:“‘老鐵們’快來做這一道‘超級上頭’的題目!”播完數(shù)學,她還不忘叮囑我們:從未有人能輕松獲勝,九年級的學業(yè)刻不容緩!誰能逆風飛翔,誰就會彎道超車!第一次訝異于語文老師滄桑而磁性的朗讀:“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聲聲入耳,句句錐心。他的講述緩緩展開,從蘇武北海牧羊數(shù)十年,到文天祥寧死不降元;從張麗莉在車前一撲,將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倒在了車輪下,到吳斌強忍傷痛停穩(wěn)車,保護乘客的安全,用生命書寫了司機的
由面寫到點。四點網(wǎng)絡學習中感受到的精神之“風”,從精心播課的老師們,到風骨凜凜的先賢們,再到危難之時擔大義的普通民眾,均傳遞著我們民族的精神風尚?!按罅x”——我的眼中噙著淚水,為我們歷經(jīng)磨難的民族,為我們書寫悲壯的英雄,為我們破風前行的普通人……
QQ空間:夜深了,徜徉在或熟悉或陌生的好友的QQ空間,海量的文字、圖片、視頻,匯聚成一股強勁的風,裹挾著我匯入時代的洪流,與我的億萬同胞同呼吸,共命運,感受著戰(zhàn)“疫”時期每個普通人的努力和堅持。
五點戰(zhàn)“疫”時期諸多普通人的逆風飛翔。自媒體時代,每個人均是信息的傳播者,也是信息的創(chuàng)造者。每個普通人的努力和堅持,形成了全民戰(zhàn)“疫”的狂飆突進之“風”。小作者感同身受,在下文中擷取了四個畫面,全方位展現(xiàn)了民眾的情感跌宕。
男子A因疫情不能返城工作,而身上還背負著房屋貸款。他低頭徘徊在街頭寒風中,難過得欲哭無淚。許久,他微笑著回家,陪伴家人,愛與親情依然緊密。
“現(xiàn)在我把媽媽和外公借給你們,他們能撐起你們的一片天?!眮碜栽踽t(yī)療隊醫(yī)生的女兒的稚嫩話語,讓人肅然,讓人動容。
民警B在一線執(zhí)勤,妻子開車到偏僻卡點,準備給他一個驚喜?!拔医o你送飯來了,好想抱抱你?!薄安恍校旎厝?!”
留守武漢的騎手C,每天6點便戴著雙層口罩騎著電動車出發(fā)了,有時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菜上門,有時把愛心人士點的上百份盒飯送到醫(yī)院,有時還為回不來的主人照看貓狗。
……
騰訊天氣:今夜有雪——那明天一定是晴天了吧?是的,起風了,這風一定會扎破冬日的蕭瑟,吹來春天的氣息。
一語雙關。“扎破”“吹來”,動詞尤為精準,表達了國人跨越凜冬、迎接春天的堅定信念,極富表現(xiàn)力。
風從這邊來——翻開騰訊,就是翻開了一個民族戰(zhàn)勝冬天的記憶!
首尾呼應,用詩意的語言高度概括此“風”的深刻意蘊。
小作者洞察細微,選材獨辟蹊徑,謀篇布局功夫老到。她以時間順序敘述了疫情期間的見聞。騰訊新聞、QQ群消息、騰訊課堂、QQ空間和騰訊天氣的消息,均是從“騰訊平臺”刮來的訊息之風,而這諸多訊息又共同匯聚成全民戰(zhàn)“疫”的生動畫面,傳遞著大災大難面前中國人的善意與堅忍。
文席偉興
一邊是杏花煙雨的秀色江南,一邊是唐蕃古道上的高原小城,相距千里的江蘇無錫與青海循化,因東西部對口支援而結緣。風從這邊來,從梁溪河畔吹來,吹綠了積石山上的青青牧草,吹紅了清水河邊的串串辣子,也吹開了撒拉族兒女奔小康的大門。當無錫的資金、人才、技術、理念與循化的奮斗、進取、堅韌匯聚到一起時,人們目之所及的是迸發(fā)的能量、驚人的變遷,東西部正攜手并進,乘風破浪。
風從這邊來。我們無錫市梁溪區(qū)的6名老師,跨越2300公里,來到青海省循化縣支教。教材體系不同,教學生態(tài)迥異,這使得挑戰(zhàn)頗多。大家沉下心來研究教材,了解學情,觀察生態(tài)。我們挑選“小老師”組建學習團隊,開展豐富的活動,關注學生學習狀態(tài),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感、成就感。
風從這邊來。大家把梁溪教育的先進經(jīng)驗本地化,“扶志”與“扶智”相結合,積極組建教研組、備課組,制訂教研活動計劃,寫方案,做示范,把同事請進課堂觀摩,走進同事課堂把脈,努力提高當?shù)刂г5慕虒W質量??追蜃釉谇О倌昵懊枥L的那幅美好圖景——暮春之初,六七同行,沂水滌蕩,舞雩風詠——正是梁溪支教人永恒的向往。
風從這邊來。藍天悠遠,大地蒼茫,群山連綿,黃河浪奔。萬水千山隔不斷無錫幫扶醫(yī)療隊員的一片熱忱之心,艱難險阻攔不住隊員們對撒拉族群眾生命健康的牽掛之情。
“住院部人滿為患,8個人擠在沒有隔斷的房間。”“住院的老人家血壓很高,卻堅決不肯服藥?!薄爱a(chǎn)婦大出血急需轉院?!薄?shù)厝罕娋薮蟮尼t(yī)療需求,讓幫扶醫(yī)療隊員深感責任重大。幫扶醫(yī)療隊員們努力克服長途跋涉的疲憊和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以飽滿的熱情和認真嚴謹?shù)臓顟B(tài)快速投入工作。對口幫扶期間,大家足跡遍布循化縣7個鄉(xiāng)鎮(zhèn)、3家醫(yī)院,先后舉辦了康復醫(yī)療巡回講座、鄉(xiāng)村醫(yī)生服務能力提升班、護理工作及等級醫(yī)院評審工作培訓班等各類培訓講座,不僅著力解決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一時之需,更是助力當?shù)卮蛟煲恢Р蛔叩娜瞬抨犖椤?/p>
風從這邊來。瞧!無錫精微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趙紅育女士,正在循化縣文化館舉辦“撒拉繡娘培訓班”。她以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和精美傳神的針法展示,鼓勵撒拉繡娘們開闊眼界,傳承非遺,多下“針功夫”,讓撒拉刺繡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時,增添更多新時代元素,增強這一民族產(chǎn)品的優(yōu)勢。趙老師做了一系列精彩示范,并對繡娘的作品進行指點。大家都被趙老師精湛的針藝深深吸引了……
撒拉繡娘韓乙米娜有幸得到趙老師手把手的輔導,感受到了無錫精微繡所蘊含的工匠精神及獨特魅力。韓乙米娜說:“此次培訓交流使我開闊了眼界。趙老師教了我許多新的刺繡技藝和方法,我要認真學習,更好地帶動全村撒拉族婦女走進刺繡天地,共建美好家園?!?/p>
漫步在循化的每一片熱土,我讀到的是東西部對口援建的奮斗故事,是撒拉人民波瀾壯闊的脫貧歷程。風從這邊來,梁溪河畔的風凝聚起循化民眾的精氣神,傳播著攜手奮進、努力奔小康的幸福故事。
(作者于2020年8月赴青海省循化縣支教)
1.閱讀下面的文字,請以“有 真好”為題,寫一篇文章。
當父母用慈愛的傘為你撐起一方晴空時,你會感到“有家真好”;當同學用貼心的話安撫你孤獨的心靈時,你會感到“有朋友真好”;當歡聲笑語飛出課堂灑在山間野外時,你會感到“有這樣的活動真好”;當知識幫你打開智慧大門時,你會感到“有書真好”……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經(jīng)歷、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和套作;②自選文體,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書寫工整規(guī)范。
2.在“我不怕,因為 ”的橫線上添上適當?shù)脑~語后,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經(jīng)歷、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和套作;②自選文體,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書寫工整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