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輝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類移動設備在人群中的應用也得到了普及,隨著相關移動通信用戶的增加,人們對于移動通信技術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且要承載更多用戶對于移動網絡技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時候4G技術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5G通信工程的開發(fā)應用成為當前信息工程的一種必然發(fā)展趨勢。本文中我們就將針對5G和通信工程管理進行探究,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5G通信工程。
關鍵詞:5G;通信工程管理;發(fā)展趨勢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們生活處處離不開信息技術手段。各類移動設備的應用增加了流量的使用量,而且信息傳輸仍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而人們對于新的移動通信工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5G通信工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探討一下5G和通信工程管理。
1 5G概述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5G或5G技術。它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繼4G、3G和2G系統(tǒng)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jié)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tǒng)容量和大規(guī)模設備連接。這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一次革命,對于我國乃至全世界的信息發(fā)展都是至關重要的。相較于傳統(tǒng)的通信工程,5G技術可以為人們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因而5G技術的普及應用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2 5G技術的發(fā)展背景
5G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移動通信技術,它的發(fā)展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當前人們在各類工作中對于網絡的需求,以及人們對于當前用戶體驗存在不滿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5G技術的發(fā)展背景。
2.1網絡需求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移動通信手段成為當前信息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而且其他電子設備也需要網絡技術來支撐完成相應的工作處理。所以在日常管理中網絡系統(tǒng)的負擔是相對比較大的,不僅如此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用戶增多,網絡的兼容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人們的網絡需求了,用戶過多就可能導致網絡系統(tǒng)崩潰。所以未來新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一定要注重提升網絡容量,這就要求新的移動通信技術必須能夠智能高效地利用網絡資源。總而言之,網絡需求的幾個比較關鍵點在于更大容量、多網融合、容易部署、運營簡單、節(jié)約能源,提高效率。
2.2用戶體驗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廣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應用移動通信技術來完成信息交流。所以用戶的用戶體驗也成為新的移動通信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依據。當前的4G網絡雖然相較而言也擁有比較快的網絡速度,但是在特定情況下網絡傳輸速度還是比較低,不僅如此數據延遲現(xiàn)象也時常發(fā)生。因而新的移動通信技術一定要改善信息傳輸等問題,避免因為此類問題而給用戶帶來不好的影響??偠灾?,用戶體驗的要求在于更快速度、更低時延、更大的覆蓋范圍和更好的移動性。
3 5G通信工程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
5G技術的開發(fā)應用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那么它的應用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體驗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探討一下。
3.1傳遞效率提升
當前的4G網絡在移動過程比較迅速的時候,它的網絡傳遞速度也是相對比較慢的。比如當前利用4G網在車行駛過程中進行相關文件以及信息的傳送,就會相對比較困難,網絡延遲現(xiàn)象會比較嚴重。因而人們在移動速度較快的交通工具,像通常很難使用網絡來進行工作處理。但是利用5G網絡就可以改變當前的信息傳遞效率,之前應用4G甚至3G、2G網的時候,最快的傳送速度大概是以M/S為單位的,但是應用5G網的話,傳播速度最快可以達到100G/s。超高清視頻是當前文體娛樂行業(yè)提供服務的標準。但是它的典型特征就是高速率與大數據量,按照產業(yè)主流標準,4K、 8K視頻傳輸速率一般在50Mbps與200Mbps以上,4G網絡已無法完全滿足。5G網絡的大帶寬能力成為解決該場景需求的有效手段。當前4K、8K超高清視頻與5G技術結合的場景不斷出現(xiàn),廣泛應用于文體娛樂等行業(yè)。
3.2傳遞信息可靠性增加
當前用的4G網絡在信息傳送過程中傳送效率相對較低,不僅如此因為網絡技術的局限性,傳遞消息的可靠性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難以最終保證信息傳遞的安全性。但是5G通信技術的應用可以改變當前這一現(xiàn)狀,5G移動通信工程相較于之前的網絡系統(tǒng),兼容性更強,信息處理更加敏感,因而網絡系統(tǒng)可以承載更多的用戶,而且病毒防火墻也會做得更好,因而在信息傳遞過程中信息傳遞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3.3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感
移動通信工程的開發(fā)與應用,最終都是要經過用戶的體驗的。當前的4G網絡已經為我們的網絡技術應用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很多時候依然會因為自身的技術原因而帶來一些不好的用戶體驗。比如當用戶較多時,系統(tǒng)就可能出現(xiàn)崩潰,因而影響很多信息工作的開展。但是應用5G網絡之后,我們可以體驗更加流暢的網絡速度和安全的網絡服務。
4 5G通信技術及管理有效分析
5G通信技術當前仍然處于發(fā)展和研究的階段,但是其中所應用的多種技術已經被普遍認為是5G發(fā)展的關鍵技術,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探討一下。
4.1高頻段傳輸技術
5G移動通信工程主要應用的是高頻段傳輸技術,它的毫米頻率是27.3~350GHz,而寬帶則高達284.6GHz,超過微波全部寬帶的是12倍。而且毫米波系統(tǒng)所應用的元器件尺寸相對比較小,因而很容易實現(xiàn)小型化,從而實現(xiàn)高速的短距離通信,支持5G的傳輸運輸和容量需求。但是高頻段傳輸技術也非常容易受到天氣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因而在5G通信技術的應用中,對于高頻段傳輸技術的應用還需要不斷深入。
4.2多天線傳輸技術
4G通信技術的頻譜利用率相較于5G來說比較低。5G通信技術很大程度上提升頻譜利用率,是因為多天線傳輸技術的應用,這一技術的應用發(fā)展,為客戶提供了更加穩(wěn)定流暢的服務。不僅如此,多天線傳輸技術在5G移動通信技術應用過程中避免信息干擾等問題,大大提升了人們的通信體驗。而多天線傳輸技術也從2D形式轉向3D形式,大大提升了頻譜的高效利用。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我們依然要注重在5G通信技術中引進一定的有源技術手段加天線數量,在限度內適量增加,促進通信工程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4.3同頻全雙工技術
提升頻譜利用率是保證5G通信技術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除了多天線傳輸技術的應用,同頻全雙工技術也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同頻全雙工技術的應用,徹底突破了以往頻譜所存在的局限性,使得頻譜資源應用更加靈活多變也可以進一步消除各個用戶之間的相互干擾。但是同頻全雙工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它的局限性是比較大的,因而在這一技術應用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多方位考慮之后再確定是否使用此項技術。
5 5G通信工程的應用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促進工程在各個系統(tǒng)管理中的應用,已經為我們的工作生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因而未來5G技術,也會應用在更多的領域為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5.1 5G技術在醫(yī)療行業(yè)的應用
醫(yī)療行業(yè)作為我國保障民生的一個重要行業(yè),其中對于很多信息工程的應用,改變了我國當前的醫(yī)療模式,為我們的醫(yī)療診斷以及醫(yī)療手術等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當前仍然存在因為通信工程時間延遲等問題導致結果出來慢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的情況。因而未來5G技術在醫(yī)療行業(yè)的應用會更加普及,甚至可以推廣到遠程外科手術過程中,這一技術時間延遲只有0.1秒,那么對于手術的成功指導以及聯(lián)合開展都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的。2019年2月25日~28日的MWC上,西班牙醫(yī)生Antonio De Lacy在巴塞羅那會議中心通過5G視頻連接到醫(yī)院,對醫(yī)院內患有腸道腫瘤的患者提供了遠程手術指導。這也是世界上第一臺通過5G技術進行遠程輔助的手術。之后,在6月28日MWC19上海的5G峰會上,Antonio de Lacy還與約2000位觀眾在峰會場館里觀看了上海東方醫(yī)院手術室的低位直腸癌手術5G直播,并與手術室內的傅傳剛教授進行了實時對話、同步討論。
5.2 5G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電氣設備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因而對于國家電網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效率的要求,而智能電網的應用就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但是要真正實現(xiàn)智能電網的廣泛應用,網絡的覆蓋度以及安全性是非常關鍵的。5G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就可以更好地保證網絡的深度覆蓋以及信號的平穩(wěn),進而保證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
5.3 5G技術在車聯(lián)網中和自動駕駛中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車聯(lián)網和自動駕駛技術在國際上都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這就需要移動網絡技術,具有更強的移動穩(wěn)定性,可以實時為移動車輛提供有效的信息來保證其安全運行。但是傳統(tǒng)的4G網絡技術因為具有比較長的時間延遲,所以對于自動駕駛模式來說,很難及時提供有效的信息,確保自動駕駛的安全性。5G技術的應用就可以幫助車聯(lián)網不斷完善自身技術,更好地推動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為人們帶來一種新的生活體驗。
6小結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4G通信技術已經很難滿足當前用戶和網絡系統(tǒng)的需求,因而5G技術的開發(fā)應用對于保障社會的進步發(fā)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5G技術現(xiàn)在仍然處于初始階段,很多方面仍然有待完善,因而對于5G通信技術中應用的相關技術手段,我們一定要不斷的研究與完善。盡可能保證在低能源消耗的基礎上,為群眾提供良好的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 錢志鴻,王雪.面向5G通信網的D2D技術綜述[J].通信學報,2016,37(7):1-14.
[2] 包順華.5G移動通信發(fā)展趨勢與若干關鍵技術[J].中國新通信,2019,21(20):4.
[3] 楊飛,王海超.5G微蜂窩網絡中基于分布式學習的時頻資源聯(lián)合調度算法[J].決策與信息(中旬刊),2016 (6) :290-293.
[4] 秦飛,康紹麗.融合、演進與創(chuàng)新的5G技術路線[J].電信網技術,2013(9):11-15.
【通聯(lián)編輯:聞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