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蓮 程 韜 王影超 舒 柯
貴州省食品藥品檢驗所,貴州 貴陽 550004
迎春花,又稱金腰帶、黃素馨,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JasminumnudiflorumLindl.的干燥葉和花。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摘,晾干或曬干。藥用價值在我國歷史悠久,主要功效為解毒消腫、清熱利尿、止血止痛,用于發(fā)熱頭痛、小便熱痛、跌撲損傷、外傷出血、口瘡、癰癤腫痛、下肢潰瘍[1]。產于貴州思南、貴陽、安順等地。我國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河南、江蘇、四川、云南也有分布[2]。王佩珩等[3-4]對迎春花的化合物進行分析,得到裂環(huán)烯醚萜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迎春花黃色素、多糖類化合物、揮發(fā)油類和脂肪酸類等。為提高迎春花的質量控制水平,本實驗建立顯微鑒別、薄層鑒別、水分、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總黃酮的含量測定,為迎春花的研究及質量控制提供依據。
1.1 儀器 奧林巴斯BX51型顯微鏡(OLYMPUS),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TU-1901(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電子調溫電熱套98-I-C(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四用式暗箱紫外分析儀ZF-8(驥輝分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1.2 材料 3批迎春花藥材均自貴州,分別產至貴州安順(批號:180801)、貴州貴陽(批號:180802)、貴州貴陽(批號:180803),樣品及對照藥材經貴州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標本館熊慧林老師檢定,均為迎春花,并存于貴州省食品藥品檢驗所;蘆丁(110752-201514)來源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硅膠G薄層板:青島海洋化工廠分廠生產的硅膠G薄層板(批號:20170408)及自制硅膠G薄層板;試劑:稀甘油、水合氯醛試液、三氯甲烷、甲醇、硫酸、乙醇均為分析純。
2.1 顯微鑒別 取本品內容物置顯微鏡下觀察:本品粉末淡棕色。葉表皮細胞含砂晶,有氣孔;木纖維常見,直徑5~30 μm,花粉粒圓形、類圓形、橢圓形,直徑20~45 μm,外壁薄,壁上偶見壁溝,花粉粒表面具網格狀紋理。
2.2 薄層鑒別 取本品粉末2 g,加70%乙醇30 mL,加熱回流1 h,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迎春花對照藥材2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5∶35∶4)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如圖2所示。
2.3 檢查
2.3.1 水分 按《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832第二法,測定并計算3批迎春花的水分含量(%),平行操作2次,取平均值作為結果,結果:3批迎春花的水分為12.1%~13.5%。樣品測定結果為見表1。
2.3.2 總灰分 按《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2302總灰分測定法,測定并計算3批迎春花的總灰分含量(%),平行操作2次,取平均值作為結果,結果:3批迎春花的總灰分為5.0%~5.8%。樣品測定結果為見表1。
2.3.3 酸不溶性灰分 按《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2302總灰分測定法,測定并計算3批迎春花的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平行操作2次,取平均值作為結果,結果:3批迎春花的酸不溶性灰分為0.7%~1.2%。樣品測定結果為見表1。
表1 水分、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測定結果
2.4 浸出物 按《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2201浸出物測定法進行測定,分別用乙醇、50%乙醇、水作為溶劑,熱浸法和冷浸法分別測定浸出物,平行操作兩次,取平均值作為結果。根據測定結果,選擇浸出物含量最高的方法作為浸出物方法,故浸出物測定法為以稀乙醇為溶劑的冷浸法,其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浸出物測定結果 (%)
2.5 總黃酮的含量測定[5]
2.5.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迎春花粗粉約1.2 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50 mL 70%乙醇,置具塞錐形瓶中,密塞,稱定重量,加熱回流40 min,放冷,再次稱定重量,用70%乙醇不租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5.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蘆丁對照品20 mg,精密稱定,置50 mL量瓶中,加70%乙醇適量,置水浴上微熱使溶解,放冷,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5 mL,置50 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 mL含蘆丁0.2 mg)。
2.5.3 標準曲線的制備及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 mL、2 mL、3 mL、4 mL、5 mL、6 mL,分別置25 mL量瓶中,各加水至6 mL,加5%亞硝酸鈉溶液1 mL,混勻,放置6 min,再加10%硝酸鋁溶液1 mL,搖勻,放置6 min。加氫氧化鈉試液10 mL,再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以相應試劑為空白,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在500 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如圖3所示),得回歸方程:Y=0.0133X-0.0047(r=0.9999),在7.909~47.454 μg蘆丁與吸光度之間線性關系良好。
2.5.4 測定法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 mL,置25 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6 mL,照標準曲線制備項下的方法,自“加亞硝酸鈉溶液1 mL”起,依法測定吸光度,同時取供試品溶液1 mL,除不加氫氧化鈉試液外,其余同上操作,作為空白,從標準曲線上讀出供試品溶液中含蘆丁的重量(mg),計算,即得。
2.5.5 精密度、穩(wěn)定性與重復性試驗 取對照品溶液在500 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重復測定6次,RSD=0.2%,表明精密度良好。取供試品溶液,按“2.5.4”項方法測定吸光度,連續(xù)測定120 min,計算得含量的RSD=0.2%,表明穩(wěn)定性良好。取同一批迎春花藥材共6份,每份1.2 g,精密稱定,按“2.5.1”項方法制備供試品并測定含量,計算得平均含量為2.50%,RSD=0.1%,表明重復性良好。見表3。
表3 重復性試驗
2.5.6 準確度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迎春花粉末0.6 g,平行操作6份,分別精密加入含蘆丁對照品(0.2967 mg/mL)50 mL,按“2.5.1”項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按“2.5.4”方法測定吸收光,計算回收率。結果回收率為101.5%,RSD=0.3%,表明方法的準確度良好。見表4。
表4 回收率試驗數據 (n=6)
2.5.7 樣品測定 取3批迎春花樣品,按“2.5.1”“2.5.4”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測定吸光度,測定總黃酮的含量,結果見表5。
迎春花為貴州習用藥材,其現行標準質量控制項目較少,文獻關于迎春花質量研究也較少,本研究從定性、定量對迎春花藥材進行研究,定性研究中顯微特征明顯,薄層色譜分離效果較好,重現性佳, 水分、灰分、浸出物測定方法可行。
迎春花的花、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黃酮類,已有研究證實迎春花提取液具有很好的抗心律失常、鎮(zhèn)痛鎮(zhèn)靜、耐缺氧等作用,故含量以總黃酮為指標,分別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方式(超聲、回流),不同的提取溶劑(乙醇、70%乙醇、稀乙醇、25%乙醇),不同的提取時間(回流30 min、40 min、50 min),結果文中方法提取完全,重現性好,準確度高,方法可行。
隨著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民族藥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保護極其重要,應更好地保證該品種的合理開發(fā)利用,藥材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穩(wěn)定。本研究可為迎春花的質量控制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