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安民
為了保持在太陽系中的平衡,地球要不斷地繞自轉(zhuǎn)軸自西向東轉(zhuǎn)動。
地球自轉(zhuǎn)一周,地球上就形成了白晝和黑夜兩種現(xiàn)象。地球轉(zhuǎn)到朝向太陽的一面,就是白天;背對太陽時,就是黑夜。
小諾,你看,這牽牛花的蔓也是逆時針的螺旋狀。
那洗手池下水處的水流肯定也是按照逆時針的方向流出去的,我趕緊去看看。
謝謝你,小諾,你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地球上所有爬蔓的植物和下水處的水流,都是以逆時針方向運動的。我今天真是長了見識。
當然,即使同在北半球,也不是所有攀爬植物都是以逆時針方向纏繞運動的。你看,金銀花、菟絲花、雞血藤就是始終向右旋轉(zhuǎn)的,即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而何首烏卻是“隨心所欲”地旋轉(zhuǎn),有時左旋,有時右旋。
遠在億萬年前,有兩種攀爬植物的始祖,一種生長在南半球,一種生長在北半球。為了獲得更多的陽光和空間,使自身生長發(fā)育更好,它們莖的頂端就會隨時朝向東升西落的太陽。
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攀緣植物,由于太陽當空,它們就不需要隨太陽轉(zhuǎn)動,因而其纏繞方向沒有固定,可隨意旋轉(zhuǎn)纏繞。
(責(zé)任編輯:陸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