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甚至半命題作文,都需要自擬題目(半命題作文需要補題)。題目是作文的眼睛,題好一半文。怎樣才能擬出好的作文標題呢?
教師講壇
趙桂珠:作文的標題,從內(nèi)容上看,要力求新穎脫俗,使人一看便有為之一振的感覺;從立意角度看,要力求擬定的題目能概括作文的主旨。大家不妨試試下面幾種方法。
1.引用古詩名句。詩詞歌賦凝練典雅,名言警句寓意深刻,給人啟示和智慧。引用它們,使作文的標題富有文化底蘊,同時能含蓄地表現(xiàn)作文的主題。
2.巧用修辭手法。恰當?shù)剡\用比喻、反問、擬人等修辭手法擬題,可使題目新穎醒目,言簡旨遠。如話題作文“欄桿”,有同學運用反問修辭手法擬題:“怎能沒有它?”“安能隨意棄‘欄桿?”“‘欄桿為何消逝?”這些反問有力地表達了作文所蘊含的主題:從感恩報恩的角度,表現(xiàn)他人、社會對自己的關愛;從思辨的角度,表現(xiàn)社會上的各種規(guī)則對人們的約束和保護;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表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消失給人們帶來的思考。
3.轉(zhuǎn)換思維角度。有時還可以逆向思維來擬題。如“下周我不回家”這個題目就很有吸引力,寫的是小作者和爸爸消除誤會后,決心少回家,以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來回報父母的故事。
周遠喜:作文的標題要追求美。
1.斟酌詞語,呈現(xiàn)亮麗美。擬題時,精心挑選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或形容詞,標題就會亮麗許多。如“墻”“橋”等話題,擬題為“墻,推倒了就是橋”“推倒心靈之墻”“搭起生命之橋”“理解,串起你、我、他”等,就會顯得優(yōu)美許多。
2.巧賣“關子”,妙設懸念美。說書藝人之所以能讓聽眾欲罷不能,除了故事精彩以及說書藝人技藝精湛外,還因為他們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節(jié)奏把握得恰到好處——總是在情節(jié)最關鍵處打住,給聽眾留下懸念。給作文擬標題,也可以賣賣關子,給讀者留下懸念。如“十四歲,老朽了!”“三個女生一臺戲”“100分,我恨你”等。
3.妙改巧引,凸顯意境美。擬題時,可根據(jù)需要,化用古詩名句或成語或歌詞,這樣的題目往往新穎別致,意境頓出,能展示出作文標題獨特的藝術魅力。如關于“誠信”的材料作文或話題作文,可擬題為“眾里尋你千百度”(巧改詩句);“我
書? ?”這個半命題,可補題為“我愛書一萬年”(巧改歌曲題目);“交友”話題,可擬題為“喜新不厭舊”(巧改成語)。
陸生作:給作文擬標題時要多用心,要使作文的內(nèi)容與標題相得益彰。宋代朱熹有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看題目,光看內(nèi)容,這是一首寫景的哲理詩。但是,若加上題目,這首詩的境界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幾個等級。因為,它的標題是“觀書有感”。讀書的感覺是抽象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怎么把這種抽象的感覺用具象的東西表達出來并展示給大家呢?詩人找到了“池塘”這個景物,用具體的景物描寫,將抽象的讀書感悟抒發(fā)出來,傳達給讀者。這樣,標題與內(nèi)容就能相互支撐,和諧統(tǒng)一。
彭武勝:擬題的方法雖然多樣,但目的是一致的——吸引讀者的目光,幫助讀者把握作文的內(nèi)容和主題,或增強作文的感染力。如果把擬題當作噱頭來玩,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其實,天生麗質(zhì)、自然而然的題目也是好標題,我們可以跟課文學習擬題。
1.引用法。如《親愛的爸爸媽媽》《喂——出來》,這兩篇文章的標題都引用了文中人物的話語,前一個標題引自被納粹屠殺的孩子們發(fā)出的最后吶喊,讓人讀了更加深有感觸;后一個標題引用第一個探洞人對神秘黑洞發(fā)出的吶喊,后來又是這個聲音最先從黑洞中跑了出來,這現(xiàn)象引人深思。
2.用文中的主要人物、事物做題目。如《安塞腰鼓》《背影》《臺階》,這三篇文章的標題交代了文章的描寫對象,讓讀者的眼光聚焦于文章的主要人物或事物。此外,以標題中的事物作為文章的線索,有利于把文章寫得有條理,特別適合于比較復雜的記敘性散文。
3.對比法。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形成鮮明對比,亦能造成懸念,激發(fā)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去讀文章。
4.背景烘托法。如《爸爸的花兒落了》,作者選取故事發(fā)生的特殊背景作為文章標題,很好地襯托出英子爸爸去世后英子的悲哀,讓文章洋溢著一種悲傷的氣氛。
馮汝漢:考場作文擬題應該遵循幾個原則。
1.觀點先行。標題要能直接反映觀點,或者能把材料、話題導向觀點,一定要避免文不對題。
2.富有意蘊。妙題不是嘩眾取寵,也不是故作另類,而應既有文學的美感,又有哲學的意蘊,新穎別致,耐人尋味。
3.簡潔優(yōu)雅。好的作文題目不能拖泥帶水,既要簡潔,又要富有美感。
擬題
示例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梁啟超《最苦與最樂》)
雖然我們的工作條件帶給我們許多困難,但是我們?nèi)匀挥X得很快樂。(艾芙·居里《美麗的顏色》)
你對樂有怎樣的認識與思考?或者,在學習與生活中,你有哪些關于“樂”的經(jīng)歷和感悟?請結(jié)合上述材料,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這是一道中考作文題。綜合分析三句名言后,可以提煉出“樂”的觀點:樂是學習做事的最高境界,但做事只有興趣還不夠,還要肩負起相關的責任;雖然做事的過程很苦,但只要能知難而進、奮發(fā)努力,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此基礎上,可擬定以下標題:“不如以樂作舟,且行且歌”“樂亦在其中”“‘樂之的魔力”“付出+奉獻=快樂”“堅持不懈,雖苦猶樂”等。這些題目都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能給人一定的啟迪。而有的考生擬題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鋼琴真快樂”等,局限于材料中某一句對“樂”的理解,忽視了綜觀三則材料之關系,以偏概全,就可能與高分無緣了。
再來具體分析考場優(yōu)秀作文《不如以樂作舟,且行且歌》。這篇考場佳作的得分關鍵點在于:一是設喻巧引,美化標題?!安蝗缫詷纷髦?,且行且歌”由兩個短句組成,前一句運用了比喻修辭,生動傳神;后一句直接引用林語堂先生的書名《林語堂全集:且行且歌》,富有文學色彩,體現(xiàn)出考生較好的文學素養(yǎng)和較高的語言運用能力。二是緊扣中心,層層深入。作文開篇自然點題,接著分別介紹什么是“樂”和如何得到“樂”,最后告誡人們要以樂作舟,享受人生的美好與樂趣。首尾呼應,使作文結(jié)構(gòu)嚴謹,渾然一體。
編輯
小結(jié)
讓作文標題新穎、曲折、吸引人,當然還有很多方法。不過,我們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種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題而又不失其題”,要像孔子說的那樣,“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具體說來,擬題時要注意幾個問題:
1.看清題目要求。材料作文、話題作文一般包含“提示語、話題、注意事項”三部分,要字字細讀,句句推敲,不能題目要求尚未弄清就匆匆下筆。
2.展開聯(lián)想。把握題目要求后,還要想想有沒有見過類似的好文章,有沒有學過的課文、史地知識、哲學原理等可以改編運用。如果一時吃不透材料的內(nèi)涵也別著急,先放松一下,不妨從材料里跳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想一想命題者寫這段材料想說什么,或者說,他想告訴人們什么;他對材料中的人或事是一種什么態(tài)度,是肯定還是否定……這么一想,也許就能領會材料的內(nèi)涵了,從而擬出準確、巧妙的標題。
3.標題范圍要盡量小,要從作文立意的角度出發(fā),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也可以采用副標題的方式對主標題加以限制。
4.標題不能過長,過長則顯得松散。
總之,亮眼的作文標題必須精雕細琢,雖可能妙手偶得,但也需要厚積薄發(fā)。所以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生活中看到的特色語句,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