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如花,有燦爛芬芳,亦有枯敗衰落;生活如畫,有濃墨重彩,亦有淡然素雅;生活如歌,有慷慨激昂,亦有低婉纏綿……面對如此紛繁的生活,總有被你銘記的,亦有被你忽略的、沒有注意到的瞬間,而在之后的某一時刻,那些曾被你忽略的人或事會突然跳入腦海,讓你深思。請走進你曾經(jīng)的生活,去擁抱那些珍貴的記憶吧。
請以“忽略”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越簡單的題目,構思就越不易。要想寫出獨特的內容,就必須有較好的角度和深入的思考。
構思時,可從“誰忽略”“忽略了什么”“忽略的影響”“忽略的感受”等角度切入。如從積極的角度構思:“我”拒絕了好友肆意玩耍的提議,勤奮刻苦,最終收獲了成功;“我”忽略了人性的弱點,重視好友的優(yōu)點,讓友誼之花燦爛芬芳;長輩故意忽略我們的一些小缺點,引導我們健康成長……除了寫個人和他人的經(jīng)歷外,還可以從宏觀的角度對“忽略”進行構思。如,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忽略了那些保守者固守舊規(guī)的要求,毅然決然進行改革,將國家的發(fā)展帶入快車道……
同樣,我們也可以采取反向構思,從“不再忽略”的角度入手。比如,人們不再忽略對環(huán)境的保護,從點滴小事做起,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地球;青少年不再忽略奮斗的意義,大步向前,將青春渲染得多姿多彩;“我”不再忽略父母對自己的愛,珍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盡己所能,回報父母……
2.黑夜里,你會感謝那個為你提燈照亮前路的人。其實,人生路上也有這樣的“提燈人”為你撥開迷霧,讓你找尋到人生的方向。
請以“感謝那個為我提燈的人”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題目中的“我”限定了作文的寫作視角,即要以第一人稱來寫。“感謝”誰?“提燈”指的是什么?“為我提燈的人”是誰?“我”為何要感謝他?這些都是寫作前要考慮清楚的。
這里“提燈的人”,可以理解為在黑夜里為“我”照亮前行之路的人,或者是幫“我”走出人生困境的人,或者是在“我”迷茫無助時為“我”指明人生方向的人。行文時,要重點寫這個人是如何為“我”“提燈”的,即他是如何幫助“我”的。結尾抒情,抒發(fā)“我”對這個人的感激,進一步深化習作的主題。
3.每逢節(jié)日來臨,人們歡聲笑語,處處洋溢著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歡樂中吧。
請以“節(jié)日”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選自己熟悉的節(jié)日寫。節(jié)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要寫的節(jié)日的歷史淵源、風俗文化、具體活動要了解,要在自己經(jīng)歷的基礎上,做到我筆寫我見、我聞、我感、我想、我心,才能把節(jié)日寫清楚、寫具體、寫生動。
選節(jié)日最獨特的內容寫。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形成過程是我們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是從遠古先民時期發(fā)展而來、傳承至今的世俗民風。這些節(jié)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
但因時代不一樣、地域不相同,每個地方都可能有獨特的節(jié)日,或即使同一個節(jié)日,也有其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活動內容。選擇這些獨具特色的內容寫,可以使作文與眾不同。
選最切題旨要求的內容寫。題目要求表現(xiàn)節(jié)日的歡樂。而選材為主題服務,其他情緒的節(jié)日,如清明節(jié)的哀、中秋節(jié)的思等就不是應選擇的內容;為了體現(xiàn)節(jié)日的歡樂氛圍,在確定了符合題旨要求可寫的具體節(jié)日后,還可以通過描寫節(jié)日的場面、展現(xiàn)節(jié)日里人們的心情、表達自己的感受等來充分體現(xiàn),并在此基礎上升華立意,使習作主題更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