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萍
腹水一般指腹腔積液。正常狀態(tài)下,人體腹腔內有少量液體(一般少于200ml),主要是對腸道蠕動起潤滑作用。這些液體在腹腔內不斷的形成,又不斷的自我吸收,保證腹腔內液體的量始終在200ml以內,醫(yī)學上稱其為動態(tài)平衡。當某些疾病打破這種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導致腹腔內積液形成過快,或者吸收過慢,大量液體在腹腔內堆積超過200ml,臨床上就可診斷為腹腔積液。隨之而來的就是腹脹、腹痛等癥狀。
腹腔積液是一種病癥,根據(jù)性質可分為漏出性和滲出性,均可由多種疾病導致,常見的有心血管病、肝臟病、腹膜病、腎臟病、營養(yǎng)障礙病、惡性腫瘤腹腔轉移、卵巢腫瘤、結締組織疾病等。因此,對于腹腔積液患者,首先要確定性質,繼而再積極尋找病因,只有針對病因治療,腹腔積液才可能減少或消失;病因尚未明確前,可進行對癥治療,減輕腹腔積液引起的腹脹、呼吸受限等。此外,晚期肝硬化、肝功能嚴重受損、結締組織病等所致的腹腔積液,雖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但積液常不能完全消退,有時甚至成為頑固性腹腔積液,而僅能進行綜合性治療。
在腹腔積液的治療過程中,做好患者的日常護理能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尤其是頑固性腹腔積液患者。那腹腔積液患者的日常護理應該怎么做呢?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充分休息?;颊咭WC充足的睡眠時間,前期盡量臥床休息,如果出現(xiàn)壓迫或者呼吸困難癥狀,可以改為半臥體位,幫助緩解患者疼痛、腹部不適等癥狀。
2.合理飲食。腹水患者日常飲食要保證營養(yǎng)豐富,可以選用一些低脂、高維生素、高蛋白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粗糙過硬和刺激性食物。同時由于疾病因素的影響,需要保持低鈉飲食。一般來說,腹水患者不必限制每天的飲水量,但若患者的血鈉濃度小于130mmol/L,就需要控制飲水量。
3.使用利尿劑。必要時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適合的利尿劑。利尿劑種類很多,其中有保鉀的,也有排鉀的,所以一定要遵醫(yī)囑使用,以免用錯藥?;颊咴谑褂美騽r需詳細記錄每天的液體出入量(即液體攝入量與排出量),時刻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以免出現(xiàn)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影響身體健康。
4.腹腔穿刺術護理。腹腔穿刺術是通過穿刺針或導管直接從腹前壁刺入腹膜腔抽取腹腔積液,用以協(xié)助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一項技術。在進行腹腔穿刺術之前,醫(yī)護人員應先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為什么要進行穿刺術,以及該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幫助患者消除內心的恐懼感。整個腹腔穿刺過程都需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標準完成,并且詳細記錄手術過程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以及患者引流腹水的量、性狀、顏色等。患者術后需平臥休息8~12小時,期間注意觀察有無不良反應、穿刺點有無溢液等。同時每天記錄患者的腹圍、體重,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在相同的時間測量。
5.心理護理。很多患者對腹水了解不足,在承受疾病帶來的痛苦時,還要承受自我猜忌帶來的心理壓力,這對疾病的康復十分不利。因此,在日常護理中還需加強健康教育,做好疾病知識的普及,讓患者及家屬了解更多疾病情況,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
同時由于腹水大多病程比較長,長時間的治療容易讓患者出現(xiàn)悲觀、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所以,在日常護理當中還需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幫助患者緩解負面情緒,建立治療信心。同時,還可以選擇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將患者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方面,從而減少患者的痛苦,幫助他們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