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紅十字會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13)
老年肺炎屬于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及易反復發(fā)作的特點[1]。該疾病主要是因為細菌或病毒等感染導致的,臨床通常采用藥物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配合全面的護理干預,可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2-3]。本研究旨在探究綜合護理在老年肺炎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肺炎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52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本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對照組患者中男31例,女21例;年齡在62~82歲,平均年齡(72.25±10.36)歲;合并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分別為20例、18例、8例、6例。試驗組52例患者中男 33例,女19例;年齡在63~82歲,平均年齡(72.42±10.57)歲;合并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分別為21例、17例、9例、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包括環(huán)境干預以及監(jiān)測生命體征等。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①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多攝入高熱量、高維生素以及高蛋白類的食物;針對病情嚴重者可提供半流質食物;囑患者戒煙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多飲水;針對不能進食者可給予補液處理。②心理干預:大部分患者因為基礎疾病較多,再加上長時間的病痛折磨,導致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焦慮以及抑郁等情緒,其會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造成影響。護理人員需多與患者溝通,適時支持與安慰患者,向患者介紹治療方法與護理方法等,通過介紹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③呼吸道干預:因為老年患者的機體抵抗力慢慢減退,呼吸肌退化,胸廓出現(xiàn)改變,導致呼吸道防御能力降低,引發(fā)排痰能力降低。若患者不能及時排出痰液,會阻塞支氣管,導致呼吸衰竭或感染加重。所以,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多飲水、自主呼吸以及深呼吸,必要時可予以霧化吸入治療,使痰液稀釋,還可應用祛痰藥物。針對一些體虛、不能咳出痰液或痰量較多的患者,護理人員需根據(jù)醫(yī)囑予以吸痰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吸痰時需保證動作輕柔,根據(jù)患者的身體情況合理選擇負壓,防止吸痰操作不良對氣道造成損傷。④并發(fā)癥預防護理: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臟器功能密切監(jiān)測。休克是一種常見的老年肺炎并發(fā)癥,以腦血管與消化道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所以,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腦血管與消化情況充分注意,如有異常情況出現(xiàn),需馬上通知醫(yī)師處理。如果患者產(chǎn)生意識模糊等表現(xiàn),護理人員須及時通知醫(yī)師處理。在搶救過程中,對呼吸以及心率等變化情況密切觀察,并準確記錄。⑤口腔干預:老年肺炎患者長期應用抗菌藥物很容易產(chǎn)生口腔炎,高熱會使患者唾液分泌量明顯減少,出現(xiàn)口唇干裂的表現(xiàn)。護理人員需定時應用生理鹽水清理口腔;針對口唇干裂者,護理人員可采用石蠟油在唇上涂抹;針對口腔內(nèi)有皰疹者,護理人員可指導其采用2%龍膽紫漱口;針對口腔有真菌感染者指導其應5%碳酸氫鈉漱口。⑥用藥干預:護理人員根據(jù)醫(yī)囑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如阿拉明以及多巴胺等。根據(jù)患者的血壓水平對藥物滴注速度合理調(diào)整,血壓保持在90~100 mm Hg,確保機體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使機體微循環(huán)充分改善。在應用抗生素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認真觀察。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前與護理后的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變化情況。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評定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0分為十分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0~59分為不滿意,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均低于護理前,且試驗組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比較(次/分,)
表1 兩組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比較(次/分,)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肺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內(nèi)科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影響,同時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5-6]。肺炎主要是因為機體感染寄生蟲、細菌或真菌等所致[7-8]。由于老年人的年齡增高,機體免疫力明顯降低,機體形成特異性抗體的能力明顯下降,提高了老年肺炎的發(fā)病率[9-10]。臨床上通常采用藥物治療老年肺炎患者,在藥物治療過程中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有積極的影響[11-13]。綜合護理干預就是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出發(fā),為患者提供全面、系統(tǒng)護理干預的一種護理模式,包括心理護理、呼吸道護理、飲食護理、口腔護理、用藥護理以及并發(fā)癥預防護理等,促使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進而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均低于護理前,且試驗組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頻率與心率水平,促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