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威
乙字鉤釣法流行于浙江一帶,我接觸并研習這種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釣法后,從中受益匪淺,魚獲頗豐。在用慣了乙字鉤以后,我漸漸覺得它可以替代傳統(tǒng)的朝天鉤。
首先,在選擇對象魚魚體大小方面,乙字鉤基本上可算作通殺型,遇大釣大,遇小釣小。而傳統(tǒng)朝天鉤,鉤子大了小魚吸不進,鉤子小了碰到大魚又容易脫鉤。
第二,釣“猾魚”的時候,特別是那種被朝天鉤釣猾了的魚時,魚將鉤餌吸進去時,嘴碰到鉤子后面的錫砣就會警覺地快速吐出,造成星標出現(xiàn)動作卻不上魚,使釣者誤以為是小魚鬧窩,或是魚吞餌時鉤到了一點點嘴皮子,但很快脫鉤。
第三,魚在吸餌的時候,感覺鉤子重了,碰碰就走了。這種情況在朝天鉤經(jīng)常施釣的水域極易出現(xiàn)。特別是過于閃亮的朝天鉤,大魚對它很警覺。這種銀光閃閃的細砣鉤釣小魚是不錯的,釣大魚可能就差了一些,非得用醋將錫砣泡得黑黑的,魚才敢上前碰餌。
上述諸多缺點,在乙字鉤身上是不存在的。乙字鉤釣法釣組輕靈,晃晃悠悠,如幽靈般,似落物樣,無聲無息悄然入水,可大大降低猾魚的警惕性,生口魚更視其為天然落物一般 ,只管大口吞食餌料,毫無戒心。
別看乙字鉤那么大,小魚照樣吞進
乙字鉤用餌主要以輕、小、粒為主,乙字鉤那么大的鉤門和鉤彎,不是叫你拿一坨餌料整鉤包裹的,而是掛餌于鉤尖,魚將鉤尖先吞進去,釣者看到星標上有了反應,提竿刺魚,魚滑到鉤門底部,這時鉤子折角就像鎖一樣讓魚無法掙脫,即使無倒刺,魚兒也無法將鉤子吐出,設計得十分巧妙。
釣者在使用乙字鉤時,要格外注意觀察星標的反應,把握魚訊,抓住提竿時機。乙字鉤跟甲魚鉤不一樣。甲魚鉤是歪嘴鉤,魚吃餌后,一掉頭就咬了死鉤,跑不掉了,釣者隨時收線就行了。乙字鉤則不然,所謂乙字鉤不易脫鉤指的是釣者要先提竿,刺中魚后才不易脫鉤。所以,跟普通魚鉤一樣,使用乙字鉤若魚訊把握不準,提竿不及時,也會出現(xiàn)脫鉤的現(xiàn)象或干脆不中魚。
乙字鉤可以掛紅蟲,也可以用“搖三搖”蘸點小米、商品餌,將蛆蟲、米粒掛于鉤尖亦可。如果用商品餌,要選擇細粉末的餌料,若用粗顆粒的餌料,應將餌料打成細粉,再加水正常開餌調(diào)制,步驟如下。
第一步:取適量細末商品餌
第二步:加適量水
第三步:快速攪拌,調(diào)制均勻
第四步:加入大量面粉(約為餌料的2~3倍),增加黏度,目的是沖淡商品餌的味道,降低商品餌的濃度。
第五步:將餌料與面粉拌和均勻。加面粉不僅是為了改變餌料的味道和狀態(tài),也便于拌和,有利于掌握餌料的黏度和濕度,防止出現(xiàn)稀湯面糊或硬面坨的現(xiàn)象。
第六步:水若不夠,可以加適量的水。
第七步:搓揉至黏度適中
第八步:取一小粒掛于鉤尖之上,即可垂釣。
乙字鉤餌料是固態(tài)餌料,不霧化,小小的一粒掛于鉤尖,便于魚兒吸食。也可以用米粒釣法——在大米粒上套上皮筋,掛于鉤尖之上。抖灰面釣法自不必多說,亦是簡便易行。
實踐證明,乙字鉤搭配商品餌,效果很好,釣者在使用乙字鉤時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