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杰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全科醫(yī)學一病房,遼寧 大連 1160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種心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上很常見。冠心病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斑塊所致[1]。形成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造成患者動脈狹窄以及阻塞,而動脈狹窄以及阻塞會導致冠心病患者出現(xiàn)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缺氧等癥狀[2]。在我國,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如何積極有效的控制疾病是臨床工作的重點,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合理的護理與積極用藥同樣重要。如對疾病不及時干預,將會嚴重影響冠心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甚至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很沉重的經濟負擔[3]。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從而降低病死率。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yī)院全科醫(yī)學一病房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單號為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每組40例。排除標準:患有嚴重肝、腎等內科疾病的患者;患有嚴重軀體疾病以及腦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存在酒精和藥物濫用史的患者;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納入標準:所有參與試驗的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所有參與試驗的患者都經過相關臨床及實驗室的檢查確診。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65~82歲,平均年齡(70.00±3.60)歲;基礎疾?。禾悄虿?例,高血壓10例;病程22~39年,平均病程(25.00±4.20)年。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62~79歲,平均年齡(68.00±4.60)歲;基礎疾病:糖尿病3例,高血壓12例;病程20~35年,平均病程(25.00±4.2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且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內容包括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保持室內干凈衛(wèi)生,協(xié)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向患者講解護理措施及基本流程等。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的講解,使患者充分的了解老年冠心病的危害、發(fā)病原因、應對措施等。護理人員采取面談以及PPT的形式對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進行講解,同時告知配合治療以及護理的重要意義,重點在疾病危險因素以及護理流程[4]。同時,護理人員通過告知患者治療成功案例,通過身邊確實存在的案例,對患者進行心理暗示,讓其正確面對疾病。在疾病康復過程中,家屬的幫助也非常重要,告知家屬對患者多些關愛,同時學習些護理知識,可以在出院后繼續(xù)對患者進行護理,幫助其更快的恢復身體健康。②心理護理干預:老年患者有其生理的特殊性,各項器官都開始衰竭,身體功能開始減退,因此會影響其心理,多數(shù)患者會有緊張、焦慮的負面情緒發(fā)生,從而影響預后[5]。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內心困惑和情緒波動,及時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以及心理指導,以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進一步的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及依從性[6]。
1.3 觀察指標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以及西雅圖心絞痛調查表(SAQ)評估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并評估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包括BMI、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收縮壓、舒張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HAMA評分、HAMD評分及SAQ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BMI、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試驗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在臨床上,冠心病為高發(fā)疾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其發(fā)生通常與患者的代謝功能存在密切關聯(lián)。冠心病的發(fā)生與患者的年齡和飲食習慣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7]。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及時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如心理干預、健康教育指導、飲食干預、運動指導等[8]。采用科學的方式改善患者生活習慣,提高臨床依從性,有助于提高治療結果。有研究顯示,積極樂觀的情緒可以提高臨床療效[9]。此外,穩(wěn)定患者情緒也是臨床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0]。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HAMA評分、HAMD評分及SAQ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BMI、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低于試驗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