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題本和好題本雙管齊下
1.先從錯題入手
對錯題,需要深入分析每一道題目錯誤的知識原因、能力原因、解題習慣原因等。針對每一道錯題的整理,最好能完成如下表格(表格僅供參考,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下同):
特別提醒大家,在“真正的錯因”那里,不可籠統地填寫“馬虎、不認真”這樣的詞,這樣的歸因其實是無效的。要做進一步的分析,比如“急于去做題,導致讀題速度過快,而忽略了其中某些關鍵詞”“在寫答案的過程中,急于完成書寫過程,所以寫第三行的時候想著第四行怎么寫,導致筆誤的產生”“在進行開方的時候沒有寫出兩個解”,等等。類似這樣的成因分析,才算是真正抓住問題的本質,才能在以后做題中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正。
2.記錯題,更要分析好題
錯題本已經被大家提得太多了,但好題本卻沒有多少人關注。事實上,在各類考試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能夠引發(fā)思考的好題和典型題。如果因為自己沒有做錯這些好題而沒有能將它們記錄下來,沒有能夠深入挖掘試題背后隱含的知識和思想方法,那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事實上,真正的高手是不會放過這些好題的。四川廣元市2016年理科狀元王松介紹說,不少同學喜歡備個錯題本,而他更鐘情于好題本。在他的好題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好的方法、新穎的解題思路。除了日??荚嚕绻窃谄饺绽蠋煵贾玫念}目中發(fā)現了好題,也可以簡要地記錄下這一道題的題干以及對自己的啟發(fā);如果是在自己的教輔資料中的好題,尤其是壓軸題,則可以將它們剪切下來,粘貼到自己的好題本上。
對錯題和好題的記錄與分析,是對考試具體情況的復盤。而要獲得更快的提高,還需要對整張試卷進行分析。比如對錯題的分析,除了上述單一題目的記錄與訂正,還需要對整張試卷中各個題型的得失分情況進行整體分析:
上表的主要任務在于分析小題的失分率和整張試卷的失分率,只有通過整體的統計和具體的歸因分析,才能在以后做題中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正。
對整張試卷的復盤分析,還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入手。
1.本次考試中各個題目所考查到的知識點分別是什么?分析并寫在題目后面,以總結考試的知識范圍。
2.本次考試中,課本上有哪些知識點是這次考試沒出現的?如果出現,會以什么樣的題型出現?自己有多大的把握?
3.本次考試有哪些題型?哪些題型是第一次見?
4.哪些題型是考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哪些題是考查能力的,題目難易分布情況如何,所占比例各是多少?
5.試卷上各知識點中所丟的分數最多的是哪些,最少的是哪些?有多少是粗心大意所致,有多少是不會做所致?
以上考后復盤方法,初期實施起來可能會感覺比較煩瑣,但是當適應這種分析方式后,就可以大幅提升學習效率。當然,到了高三,幾乎天天有考試,不是所有的卷子都值得也不應該這樣細致地去復盤。小編建議你選擇期中考試卷、期末考試卷、復習綜合卷以及模擬考卷來進行操作。
“看不見”的考試心態(tài)及考試習慣更需要復盤
復盤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錯題集和考卷分析是一種復盤,這是對“看得見”的試題的復盤,而對考試過程中“看不見”的所思所想和心態(tài)的復盤更為重要,因為它們會直接影響你實力的發(fā)揮,而這也是高手對決時的關鍵。
在每次重要考試后,我會第一時間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寫“考試心態(tài)復盤”?;仡櫋⒂涗浐头治鲎约涸诳荚嚽?、考場上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若本場考試狀態(tài)不好,則分析是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記錄要詳細一些,比如考場旁邊一位同學一直抖腿讓我有些心煩不寧,身后那位同學重重的戳筆聲、翻試卷聲和焦躁不安的氣息影響到了我;生活中的瑣事如出門沒穿對合適的鞋子、衣服,臨考試被媽媽嘮叨了一頓等;某一道大題我是為什么沒有做出來,是緊張還是粗心,我為什么會緊張,是在擔心什么……這樣記錄能了解和明白自己在心境和習慣上有哪些“弱點”,即容易受影響之處,然后熟悉它,做好準備和應對,直至不再讓它對自己造成影響。
就這樣,除知識掌握不過關外,我還找到了影響我考試成績的其他因素。
癥狀一:容易受外界干擾
自查:平時自習時,是不是旁邊同學的一點點動靜就能影響到你?“左后方的同學反復翻試卷聲音很吵,老是打斷我的思路,好煩躁;前方的同學一直抖腿,不但弄得我的桌子都晃了,還弄得我眼睛花,讓我感到答題思路被影響,好煩躁;考場教室里頭頂的風扇轉動聲音怎么這么大;明知道我‘玻璃心,出門之前媽媽還嘮叨數落我……”
分析:我們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環(huán)境”當中的,平時在考場中就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對周圍不那么盡善盡美的環(huán)境的 “容錯率”。據說毛主席在青年時期,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專注力和抗干擾能力,專門跑去鬧市中坐著讀書。每個人敏感的點會不一樣,可以嘗試把自己最容易受干擾的情形和自己當時考場上的身心狀態(tài)與反應如實地記錄下來,慢慢會達到脫敏的效果。
癥狀二:粗心馬虎
自查:無論是英語還是語文閱讀理解,總是沒看到題目寫的是選出“不正確”的一項,往往大筆一揮毫不猶豫勾出正確的;數學要么計算忘加了一項,要么輔助線少畫了一道;語文默寫自己心里明明知道和準確掌握了正確答案,寫出來的要么丟了一個字要么寫了錯別字還沒意識到。
分析:平時,我們總覺得每門考試因粗心大意丟個幾分不是大事,很正常,誰還沒有馬虎的時候呀。其實,這不是小事。一是高考時一分會拉開幾百名的距離,前輩中有太多因粗心丟掉三五分而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的例子,差一分你可能去不了夢想的專業(yè),差十分就是去不了夢想的大學。二是你說“我知道高考重要,到時我會高度重視,不會大意的”,但其實古人有句話說得好,“習慣成自然”,平時都粗心慣了,到了高考考場上也很難意識到自己筆下“又馬虎了”。給你一個小建議,去算一算自己最近一次模擬月考,各科中自己知識點已掌握、原本能答對得分的題目,卻因粗心一共失去的分數匯總,結果可能會嚇你一跳,但同時,這也給了我們信心和希望,這些能“撿回來”的分數,會在高考中幫上大忙的?,F在,就從考試中盡量減少和最終杜絕因粗心馬虎而失分開始,有意識地嚴格要求和訓練自己吧??纯茨隳苡枚嚅L時間做到考場上“零馬虎”。(中國人民大學 鄒語墨)
考試不僅僅是考查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在檢驗同學們學習方法的優(yōu)劣和應試能力的強弱。在考試中集中暴露粗心、做題方法不對、不會審題、檢查不細等方面的不足是好事。古人云:“聞過則喜?!蓖瑢W們要把考試當成檢驗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機遇。只要在高考前發(fā)現這些問題,我們就有機會彌補這些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法,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應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