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珍 石艷麗
(1.鶴壁愛民醫(yī)院婦產科,河南 鶴壁 458030;2.鶴壁煤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yī)院婦產科,河南 鶴壁 458030)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內分泌紊亂、代謝失調等原因導致的婦產科常見疾病,好發(fā)于育齡女性,常以月經紊亂、不孕不育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同時因機體長期代謝紊亂可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1]。
故臨床通常采用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補充外源性雌、孕激素來改善性激素紊亂[2],但因其對糖代謝的調節(jié)作用較弱,患者仍可表現(xiàn)為較為嚴重的胰島素抵抗。二甲雙胍是臨床常用的胰島素增敏劑,應用于2型糖尿病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3],但目前二甲雙胍聯(lián)合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對PCOS患者性激素及胰島素水平的影響的相關研究較少。基于此,我院選取PCOS患者68例開展二甲雙胍聯(lián)合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診的PCOS患者135例,納入標準:符合《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中PCOS診斷標準[4],且經B超確診;年齡20~35歲;近期無激素藥物使用史。排除標準: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高泌乳素血癥等內分泌疾??;伴有相關藥物過敏史;脫落病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67)和研究組(n=68)。對照組患者年齡23~34歲,平均年齡28.97±3.54歲;病程2~4年,平均病程2.59±0.38年;月經情況:月經稀發(fā)49例,閉經18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4~35歲,平均年齡28.68±3.21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42±0.67年;月經情況:月經稀發(fā)52例,閉經16例。本研究已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拜耳醫(yī)藥;國藥準字J20040104;規(guī)格:醋酸環(huán)丙孕酮2 mg:炔雌醇0.035 mg)每日口服1片進行治療,連服21 d后停藥7 d,為一個療程。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二甲雙胍治療: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國藥準字H20023371;規(guī)格:0.85 g)用量:每次0.85g,每日一次,隨餐口服,30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療程。
1.3.1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5]
統(tǒng)計3個療程后兩組臨床療效。1)顯效:卵巢體積及形態(tài)、月經及排卵均恢復正常;2)有效:卵巢體積及形態(tài)、月經及排卵均顯著改善;3)無效:卵巢體積及形態(tài)、月經及排卵未見改善。臨床有效率=(總病例數(shù)-無效病例數(shù))/總病例數(shù)×100%。
1.3.2 性激素水平評價標準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療程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于37水浴箱中放置30 min后,3000 r·min-1離心10 min 處理,經膠體金法檢測患者血清中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rmone,LH)、睪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xiàn)SH)水平。
1.3.3 胰島素水平評價標準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療程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于37℃水浴箱中放置30 min 后,3000 r·min-1離心10 min 處理,經免疫層析法檢測患者空腹胰島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xiàn)INS),經比色法(西寶生物)檢測患者空腹血清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經公式(HOMA-IR=FINS×FPG/22.5)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 ±SD)表示,組間比較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t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中,顯效21例,有效28例,無效18例,臨床有效率為73.13%(49/67);研究組中,顯效24例,有效38例,無效6例,臨床有效率為91.18%(62/68)。研究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91.18% vs 73.13%,X2=12.712,P=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LH、T、E2、FSH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H、T、FSH均顯著降低(P<0.05),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E2均顯著升高(P<0.05),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FINS、FPG、HOMA-IR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INS、FPG、HOMA-IR均顯著降低(P<0.05),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治療三個療程期間,對照組自然受孕率為25.37%(17/67),研究組自然受孕率為41.18%(28/68)。研究組自然受孕率顯著高于對照組(41.18% vs 25.37%,X2=9.753,P=0.002)。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對照組中,惡心嘔吐2例,便秘4例,頭暈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94%(8/67)。研究組中,惡心嘔吐3例,便秘2例,頭暈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82%(6/68)。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8.82% vs 11.94%,X 2=0.379,P=0.538)。
表1 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對比(±SD)
表1 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對比(±SD)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
表2 治療前、后FINS、FPG、HOMA-IR對比(±SD)
表2 治療前、后FINS、FPG、HOMA-IR對比(±SD)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
PCOS患者多伴有高LH、高雄激素、胰島素抵抗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可導致自然受孕率降低[6]。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為一種復方制劑[7],可通過在受體水平競爭性拮抗雄激素,抑制靶細胞合成雄激素,同時可上調血漿中性激素結合球蛋白合成來降低雄激素濃度,可糾正性激素紊亂;但因其無法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臨床療效欠佳。轉變治療方式以改善胰島素抵抗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
二甲雙胍可通過增加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利用,增加腦、血細胞、腸道等非胰島素依賴的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腸壁細胞攝取葡萄糖,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同時可通過抑制雄激素合成降低血液中雄激素含量,緩解雌激素負反饋調節(jié)作用;此外可通過抑制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貯存,抑制LH的過度合成,緩解高LH誘發(fā)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紊亂,改善卵巢功能,提高自然受孕率[8]。
本研究中,研究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表明二甲雙胍聯(lián)合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應用于PCOS患者可提高臨床療效,且安全性較高。單麗娟[9]研究中,經二甲雙胍聯(lián)合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治療的患者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二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與本研究基本一致。
LH、T、FSH、E2均為性激素指標,其中LH含量增高提示卵巢早衰;T可參與維持骨質密度;FSH含量增高提示原發(fā)性卵巢衰竭;E2含量偏低提示卵巢功能低下。
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LH、T、FSH均顯著低于對照組,E2水平、自然受孕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聯(lián)合用藥可糾正PCOS患者性激素紊亂、提高自然受孕率。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中的醋酸環(huán)丙孕酮可經抗促性腺效應、拮抗性激素受體來抑制雄激素合成,炔雌醇可促進性激素結合球蛋白與雄激素的結合,促進雄激素向雌激素轉化,刺激卵泡生長及排卵。增加二甲雙胍通過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抑制胰島分泌過多的胰島素,降低高胰島素刺激的LH的分泌,緩解高LH誘發(fā)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紊亂[10],改善卵巢功能,抑制T、FSH的過度分泌,進一步糾正性激素紊亂,提高自然受孕率。
FINS、FPG、HOMA-IR均為胰島素抵抗指標,其水平越高表明胰島素抵抗越嚴重。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FINS、FPG、HOMA-IR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聯(lián)合用藥可可改善PCOS患者胰島素抵抗。二甲雙胍可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抑制胰島細胞代償性的分泌活動,從而降低血清胰島素水平;同時可抑制腸壁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作用、抑制肝糖原異生作用、加強葡萄糖的氧化代謝,從而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減輕長期高血糖對胰島細胞的毒性損傷,改善胰島素抵抗。
綜上,二甲雙胍聯(lián)合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應用于PCOS患者可通過糾正性激素紊亂、改善胰島素抵抗來提高臨床療效及自然受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