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伏安成 (廣元市中醫(yī)醫(yī)院)
毒性中藥指的是本身存在較大毒性的藥物,部分使用后很容易出現(xiàn)嚴重后遺癥的中藥也屬于毒性中藥,具體有大毒、有毒、小毒。從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角度分析,毒性中藥指的是用藥后會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yīng)以及引起重要器官功能損傷與障礙的藥物。
針對毒性中藥在煎煮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并應(yīng)有一定的煎煮要求,主要包括:(1)久煎。針對毒性中藥在煎煮過程中需要增加煎煮時間,通過長時間的煎煮,保證藥物中的有毒成分通過蒸汽形式揮發(fā)或者實現(xiàn)有毒成分的轉(zhuǎn)化。如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治療中草烏、川烏有較高的使用率,其屬于毒性中藥?,F(xiàn)代藥理研究指出:烏頭經(jīng)過長時間的煎煮,烏頭堿可被水解成烏頭原堿,此時的毒性是烏頭堿的1/2000-1/4000,并且沒有對其強心藥效產(chǎn)生影響,因而對制川烏、制草川烏入煎劑過程中可先將上述藥物煎煮30-60mn,也有學(xué)者認為可將其先煎煮3-4小時,這樣能夠最大程度減少藥物毒性,針對含有草烏、川烏等成分藥物,需要保證足夠的煎煮時間。(2)毒性中藥在煎煮過程中可通過加入輔料的方法降低毒性。通過輔料藥物的加入減輕毒性中藥的毒性。比如漢代名醫(yī)張仲景采取的蜜煎烏頭、甘遂即制緩其毒性方法,其為了降低藥物的毒性,其采用了“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再用蜜二升煎煮,煎令水氣盡,取二升”的方法,此外,對于烏頭桂枝湯同樣可采取蜜煎煮?,F(xiàn)階段“火神派”中醫(yī)學(xué)者在用藥中多有附子、烏頭的使用,為了抑制上述藥物的毒性,其可參照張仲景提出的方法通過密煎煮達到減輕毒性的目的。
如十棗湯的煎煮方法按照《傷寒論》中的要求,其成分包括芫花1.5g,大戟1.5g,甘遂1.5g與大棗10枚,芫花(熬)、甘遂、大戟三種藥物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取八合,先將大棗用水煎煮,其他藥物碾成粉末沖服,或者棗湯與芫花(熬)、甘遂、大戟等研磨后的粉末稍微煮個1-2min,煮的時候需要向其中加入白蜜,這樣可緩和甘遂的毒性。
毒性中藥在煎煮過程中因為中藥湯劑中含有多種中藥材,并不僅僅只是對毒性中藥材予以煎煮,因而對不同中藥湯劑處方需要予以分析,明確其主要成分,其中毒性中藥有多少,加減方中的藥物增減情況。便于綜合確定如何進行中醫(yī)有毒成分的煎煮與煎煮時間。比如中藥湯劑處方中含有多種毒性中藥或者毒性的中藥的藥量較大,處方中其他藥材也不具備解毒或者抑制毒性作用,此時藥物煎煮時間需要適當(dāng)延長,前期需要適當(dāng)增加水量,這樣可保證長時間煎煮后,藥物總體療效不受影響。如果中草藥中本身含有解毒的成分,且毒性中藥含量水平較少,此時,可按照正常情況完成中草藥的煎煮,合理控制用水量。
醫(yī)務(wù)人員需要重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的學(xué)習(xí),便于了解不同毒性中藥處方情況,分析毒性中藥用量、用藥配伍等是否符合要求,只有中草藥處方使用合理的情況下才能夠保證用藥安全。如果中草藥處方本身存在不合理用藥問題,比如毒性中藥劑量過大,此時很容易引起中毒等問題。因此,毒性中藥在延長煎煮時間或者采取輔料之前,應(yīng)做好中草藥處方的審核,確保不同患者臨床診斷、中醫(yī)辨證分型、不同中藥劑量、使用方法、用藥頻次等符合要求,這種情況下毒性中藥采取延長煎煮時間或者增加輔料方法可減輕毒性。當(dāng)然還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況,并非所有毒性中藥會隨著煎煮時間延長降低毒性,比如廣豆根在煎煮期間,煎煮時間增加的情況下,藥物毒性也會增加,此時需要特殊對待,不能延長藥物煎煮時間。
總之,雖然毒性中藥危害大,但是在某些重大疾病治療方面效果較好。對一般毒性中藥可采取提前煎煮、延長煎煮時間以及增加輔料等方法減輕毒性,同時還應(yīng)注意部分特殊毒性中藥的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