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飛
最新調(diào)查顯示,我國居民人均每日烹調(diào)用鹽9.3克,雖然比2012年下降1.2克,但與每日5克的推薦量相比差距仍然較大。建議大家每周吃頓無鹽餐。
多年以前就有研究證實,定期吃一頓沒有食鹽的午餐或者晚餐,不但有助控制鈉的攝入量,還可以平衡細胞內(nèi)外液滲透壓,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尤其是那些經(jīng)常在外就餐的人,平時沒有辦法控制飲食中鹽的含量,更應該定期吃頓無鹽餐。當然,吃無鹽餐也不能太頻繁,因為鈉攝入太少同樣會破壞體內(nèi)的離子平衡,對健康不利,可能導致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等。對于一般人群而言,建議每周吃1~2次無鹽餐,經(jīng)常在外就餐、口味較重的人可以每周吃2~3次。
無鹽餐不等于完全不含鈉,只是鈉含量要低,不至于引起身體負擔。除了食鹽,醬油、味精、豆瓣醬、腌制食品等都含有較多的鈉;一些小零食中往往也需要添加鹽來調(diào)味或防腐,如話梅、海苔、蜜餞、魚片、魷魚絲、牛肉干等。因此,制作無鹽餐時,不要包含上述食物。
對于很多人來說,突然吃無鹽餐可能不太習慣,大家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法讓食物變得可口:第一,炒菜前,先用蔥、姜、蒜等經(jīng)少量油爆出香味,還可以用香辛料如肉桂、花椒、八角等來增加菜肴風味;第二,使用醋、檸檬、番茄等各種酸味食物增加菜肴的味道;第三,選用能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調(diào)方法,如蒸、燉、涼拌等,吃之前可以在菜肴表面撒一點芝麻、花生碎,或者淋一點芝麻醬、花生醬、蒜泥、芥末汁等。
(摘自《生命時報》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