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楠 徐書舉 曹鳳格
(菏澤市農業(yè)科學院 山東菏澤274000)
近年來,菏澤地區(qū)夏播玉米小斑病發(fā)病較多,限制了本地區(qū)玉米的高產和穩(wěn)產,針對此問題,本次試驗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以迪卡517 為對象,測試防治玉米小斑病效果, 為保證菏澤地區(qū)夏玉米的高產穩(wěn)產和評價和推廣此試劑提供依據。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含吡唑醚菌酯的試劑劑型主要有乳油、懸浮劑和水分散粒劑。 本次試驗選用德國巴斯夫公司合成并開發(fā)的25%吡唑醚菌酯乳油,它是一種兼具吡唑結構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對子囊菌類、擔子菌類、半知菌類及卵菌類等植物病原菌有顯著的抗菌活性,并能促進作物生長發(fā)育,抗病增產。 筆者通過田間試驗研究示范25%吡唑醚菌酯乳油對玉米小斑病病害的防效及增產效果, 為該試劑在魯西南夏玉米種植區(qū)對玉米小斑病防效的評價與推廣提供參考依據。
供試藥劑為有效成分含量為25%(250 g/L)的吡唑醚菌酯乳油,由巴斯夫植物保護(江蘇)有限公司生產,凈含量為15 mL 每袋;對照噴施等量清水。 供試作物為玉米,品種為迪卡517。 防治病害為玉米小斑病病害。
本試驗于2017 年進行,設在菏澤市農業(yè)科學院試驗田,地勢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勻,排澇和灌溉條件良好。前茬作物為小麥,玉米植株行距60 cm,行長 10 m,株距 24.7 cm(密度 4 500 株/畝)。 試驗設噴藥和噴施等量清水兩個處理,每小區(qū)面積120 m2。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 次。 其中噴藥處理于玉米大喇叭口期和玉米抽雄期各噴施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一次,需注意避免在強光下噴藥。 2017 年6 月12 日播種,施藥時玉米出苗整齊,長勢一致。7 月21 日(大喇叭口期)第一次用藥,每畝使用吡唑醚菌酯乳油2 袋(有效成分含量 112.5 g/hm2), 每袋對水 15 kg;7 月30 日(抽雄期)進行第二次用藥,每畝使用吡唑醚菌酯乳油 2 袋(112.5 g/hm2),每袋對水 15 kg。 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此次試驗使用電動背負式噴霧器對玉米莖葉進行噴霧。
為明確25%吡唑醚菌酯乳油對迪卡517 玉米品種小斑病的防效情況,于施藥前1 d(7 月20 日)調查病情基數,玉米乳熟后期(9 月10 日)進行第二次調查。 每小區(qū)隨機5 點取樣,每點取3 株,調查全部葉片, 調查和統(tǒng)計方法參照 《農藥 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第107 部分:殺菌劑防治玉米大小斑病》。
藥效調查同時,觀察玉米生長勢、葉色情況。 收獲前采用五點取樣法,每個小區(qū)隨機取5 個點,每點選取兩行,每行選取有代表性的玉米10 個,每點共選取20 個穗,室內考種(穗長、穗粗、穗行數、穗粒數、千粒重、禿頂長)。 每個處理收獲有代表性的2 行進行脫粒,稱重時測含水量,折合為含水量為14%的粒重, 然后采用DPS 系統(tǒng)對防效和產量相關指標數據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LSD 法)。
7 月20 日調查, 噴藥小區(qū)和空白小區(qū)內隨機選取的點內植株,所有葉片病情級數均為0。 經調查統(tǒng)計,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對迪卡517 小斑病有良好的防效。 從表1 可以看出,施藥量為112.5 g/hm2,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玉米抽雄期各噴施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一次,兩次施藥的防效為66.7%,對小斑病病害有明顯的防效。
表1 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玉米小斑病病害結果
從表2 可以看出,25%吡唑醚菌酯乳油112.5 g/hm2兩次施藥后,迪卡517 噴藥處理穗粗為4.8 cm,對照處理組穗粗為4.3 cm, 噴藥處理比對照處理組穗粗增加0.5 cm,差異顯著;穗長增加0.5 cm;穗行數增加0.3 行,行粒數增加0.4 粒,禿頂降低0.1 cm。 兩次施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后可促進籽粒發(fā)育, 增加迪卡517 的穗長、穗粗,使穗行數、行粒數增加并降低禿頂長度。 穗粗、穗粒數對比見圖1、圖2。
表2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對迪卡517 籽粒發(fā)育作用效果
圖1 穗粗均值比較
圖2 穗粒數均值比較
表3 結果表明,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玉米抽雄期各噴施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一次,可提高迪卡517的出籽率,增加容重、千粒重,增產效果明顯。 噴藥組和對照組相比,噴藥組可提高出籽率0.5%,容重增加6 g/L,提高千粒重4.5 g。
從表4 可以看出, 兩次施入25%吡唑醚菌酯乳油112.5 g/hm2后小區(qū)產量為12.680 kg,折合畝產平均為647.4 kg,對照組小區(qū)產量為12.193 kg,折合畝產平均613.6 kg, 平均畝產噴藥組比對照組增加33.8 kg(差異顯著),平均增產5.5%。產量均值比較見圖 3~5。
表3 25%吡唑醚菌酯乳油促進迪卡517 生長作用效果
表4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對迪卡517 產量影響效果
圖3 小區(qū)產量均值比較
目測觀察, 施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次的處理區(qū)玉米葉色濃綠、光亮,籽粒金黃,外觀品質好。
圖4 折合14%水分小區(qū)產量均值比較
圖5 折合畝產均值比較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對迪卡517 小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能達到66.7%。 該藥劑還具有明顯的促進生長作用和增產作用, 可促進迪卡517 籽粒發(fā)育,增加穗粒數、提高千粒重、降低禿頂長度,增加穗行和行粒數,增產5.5%,增產效果明顯。
研究表明, 吡唑醚菌酯具有高度選擇性, 對作物、人、畜安全,環(huán)境基本無污染。 田間防治玉米小斑病病害時,可應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有效成分含量112.5 g/hm2,避免在強光下噴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各噴施一次, 既提高玉米對小斑病的抗性,又增加產量,提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