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佳,陳茜,郭亞杰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河南省腫瘤醫(yī)院 胸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8)
近年來,隨著飲食習慣與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改變,我國肺癌患病率也隨之上升,據(jù)調(diào)查,成年人群癌癥患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其中肺癌是所有癌癥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種,世界衛(wèi)生組織評估,至2025年,中國肺癌每年死亡人數(shù)將會達到100 萬[1]。手術是治療肺癌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手術畢竟為有創(chuàng)治療措施,在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各種治療刺激,導致病患機體出現(xiàn)應激反應,增加術后并發(fā)癥[2]。常規(guī)護理是臨床主要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變異性較大,主要以疾病為護理中心,效率不高,多數(shù)患者在術后極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影響其術后恢復。快速康復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措施,其主要是指利用有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圍術期護理方式強化常規(guī)護理,減輕患者生理、心理創(chuàng)傷應激,緩解其術后疼痛,進而達到快速康復目的[3]。相關研究顯示[4],將快速康復護理應用于肺癌患者圍術期中,可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促進其術后恢復。故本文就此進行研究,闡述如下。
研究對象本院2019年5月 至2020年5月 收 治的100 例肺癌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 例,研究組男27 例,女23 例,平均年齡(54.56±5.71) 歲,體質(zhì)指數(shù)(24.63±1.25) kg/m2,平均病程(3.59±0.34)年,病理分期:Ⅰ期28 例,Ⅱ期19 例,Ⅲ期3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25 例,平均年齡(54.63±5.62) 歲,體質(zhì)指數(shù)(24.57±1.27) kg/m2,平均病程(24.57±1.27)年,病理分期:Ⅰ期26 例,Ⅱ期20 例,Ⅲ期4 例。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經(jīng)過患者知情同意,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可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②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實驗;③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腫瘤組織病理學確診為肺癌,均擬行手術治療。
排除標準:①存在出血性疾病、神經(jīng)疾病、精神障礙及其他嚴重性疾病患者;②近期急性、慢性感染者;③機體肝腎功能有明顯異常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術前進行訪視,向患者講解有關手術、疾病等知識,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并評估藥物使用效果,指導患者實施康復訓練等。
研究組給予快速康復護理,方式如下: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談,評估患者心理情緒變化,依據(jù)評估結(jié)果對其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同時向患者提供準確的信息,協(xié)助其糾正錯誤認知,詳細對患者講解有關手術、麻醉以及手術預期等相關知識;可對患者實施音樂療法,給予其聽舒緩的輕音樂以放松情緒,20 min/次,2 次/d。②術前飲食指導:術前無需腸道準備,不禁食, 術前2 h 進水及碳水化合物;否則可術前6 h 禁食,4 h 起禁飲。③術中護理:護理人員應對輸液量進行控制,輸液量每小時5 ~9 mL/kg,以此使腸道功能與身體狀態(tài)保持在最佳水平。術中護理人員應注意控制患者體溫,依據(jù)其實際情況,對手術室中溫濕度進行調(diào)整,并控制沖洗液、輸液溫度,以此確?;颊唧w溫保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術后在返回病房前,給予患者使用電熱毯預熱床鋪。④疼痛護理:術后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疼痛是正常反應,以緩解其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使用數(shù)字疼痛評分法(NRS) 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依據(jù)評分結(jié)果對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評估3 次/d,3 d 后可改為1 次/d?;颊咧髟V疼痛時立即使用NRS 量表評估,若評分≥4 分,可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⑤指導患者實施放松訓練:在一間舒適、安靜的病室進行放松訓練,囑患者緩慢閉上雙眼,并放松身體,傾聽舒緩音樂,囑患者雙手握拳,告知患者想象音樂內(nèi)意境,隨后緩慢吸氣10 s 后緩慢呼氣、松拳,10 次/ 組,兩組/d。⑥康復訓練:護理人員應依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相應的康復訓練計劃,以此協(xié)助其盡早下床活動,同時待患者清醒后進行評估,可在床上實施相應活動,例如關節(jié)、伸展運動等;術后第一天可協(xié)助患者在床上進行運動;術后第二天可指導患者下床運動;術后第三天可協(xié)助患者在病房走廊練習行走。
比較每組病患麻醉蘇醒時間、手術后住院時間,另應用便攜式肺功能檢測儀的POWERbreathe 便攜式肺功能檢測儀KH2 檢測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I)、肺活量(VC)。②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 與抑郁自評量表(SDS)[5]評估兩組護理前后情緒改變情況,兩表均以50 分為界限,<50 分:正常,50 ~59 分:輕度焦慮、抑郁,60 ~69 分:中度焦慮、抑郁,≥70 分:重度焦慮、抑郁。③采用生活質(zhì)量量表(GQOL-74) 對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行調(diào)查,包括四個單項,單項滿分均為100 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6]。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對全文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麻醉蘇醒時間、手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F(xiàn)EVI、VC 上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各項指標對比(N=50,±s )
表1 兩組臨床各項指標對比(N=50,±s )
麻醉蘇醒時間/ 手術后住院時間/ FEVI/% 分組 小時天VC/L研究組 5.02±0.86 5.16±1.28 72.53±7.68 2.47±0.21對照組 7.26±1.03 9.05±1.67 65.13±6.63 2.24±0.23 t 8.347 9.244 5.157 5.222 P<0.05 <0.05 <0.05 <0.05
護理前研究對象焦慮自評量表(SAS) 與抑郁自評量表(SDS) 評分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SAS、SDS評分對比(N=50,±s )單位:分
表2 兩組SAS、SDS評分對比(N=50,±s )單位:分
SAS SDS實施前 實施后 實施前 實施后組別 研究組 57.28±5.21 42.15±4.14 61.91±6.92 41.63±4.26對照組 57.32±5.48 51.33±5.91 62.58±6.93 53.61±5.47 t 0.037 8.996 0.484 12.218 P 0.970 <0.05 0.630 <0.05
實施前研究對象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研究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N=50,±s )單位:分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N=50,±s )單位:分
物質(zhì)生活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實施前 實施后 實施前 實施后 實施前 實施后組別 心理功能 實施前 實施后 研究組 65.87±6.76 83.43±6.77 66.34±6.77 85.42±5.66 65.22±5.33 80.45±5.42 67.53±6.45 85.44±6.76對照組 63.23±6.55 67.78±7.56 65.21±6.45 69.55±6.55 64.66±5.44 69.80±6.43 68.99±6.73 72.33±7.45 t 1.536 8.447 0.662 10.041 0.403 6.936 0.858 7.138 P 0.130 <0.05 0.511 <0.05 0.689 <0.05 0.395 <0.05
肺癌在呼吸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較高,并且近年來其死亡率也有明顯增長。對于老年肺癌病患而言,在實施手術治療后,其肺部有效通氣以及彌散面積顯著縮小,導致其肺功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降低,極易出現(xiàn)肺不張以及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嚴重者甚至會出現(xiàn)呼吸衰竭,對病患生命安全以及機體健康均產(chǎn)生不利影響[7]。
手術治療是肺癌常見治療方式,但手術難度較大,對醫(yī)生操作以及設備的要求較高,且大部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較差,甚至引發(fā)負性情緒,對手術結(jié)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8]。因此圍術期選擇合適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臨床既往多選擇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但其針對性較差,僅提供常規(guī)灌腸清潔、藥物以及飲食指導等,效果較為局限,難以促進病情早日康復,甚至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患者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隨后護理技術不斷進步,臨床提出快速康復理念的效果更好,能夠有效縮短康復時長,保障預后,并預防嚴重并發(fā)癥產(chǎn)生,安全性高[9]。
本文研究顯示,研究組麻醉蘇醒時間、手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FEVI、VC 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護理前研究對象SAS、SDS 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實施前研究對象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實施后研究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分析原因:快速康復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主要以多學科合作,協(xié)助患者做好身體與精神方面的充分準備,優(yōu)化各種措施,以緩解手術創(chuàng)傷應激反應為核心思想??焖倏祻妥o理中,對患者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措施,可緩解患者負面情緒;采取音樂干預,可使患者腦垂體分泌內(nèi)源性鎮(zhèn)痛物質(zhì)內(nèi)啡肽增加,對疼痛敏感度降低,提升疼痛閾值,以此減輕疼痛;術前適量飲水,可顯著減輕術前饑餓與口渴感,降低術中低血糖與胰島素抵抗的可能;術中加強輸液量控制,可使患者腸道功能與身體狀況控制在最佳水平;對患者實施保暖措施,可進一步減少耗氧量;術后加強疼痛護理,可緩解疼痛程度,同時指導患者盡早進食,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加快切口愈合時間;術后經(jīng)過放松訓練,通過全身肌肉的收縮、反復交替訓練,進而放松身心以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9]。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理念在手術治療的肺癌患者中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負性心理,縮短住院時長,提升生活質(zhì)量,促進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