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非從
求偶是人類的本能。不僅是為了基因繁衍的需求,更是因為人們要對抗內(nèi)在的孤獨感、無助感,需要一個伴侶相互扶持,結伴生活。
不自信的人常常最有提升自己來求偶的動力。一個人一旦覺得自己不夠有魅力,吸引不到自己喜歡的人,又無法忍受一個人生活,就會有提升自己的沖動。
想要通過打扮、健身、美容等方式,來讓自己的外在看起來更好;
想要通過學習溝通技巧、戀愛技巧等提升內(nèi)在,甚至會通過自我成長、讀書學習、禮儀訓練等方式提升內(nèi)涵。
自我成長是好事,這代表人的自我進步。但是,提升外在或者內(nèi)在,能吸引到異性嗎?
能。
你變得更好看,對別人的吸引力會更大;你變得更幽默、更會撩,別人對你的興趣也會更大。我觀察過很多案例,都證明了這一點。
有的姑娘通過簡單的整容,讓眼睛變大了、臉變小了,真的就有更多的追求者。有的男生通過美妝讓自己看起來更酷,也收獲了更多的愛慕者。
世面上很多教授如何俘獲男人、女人心的課程,這些大多很有道理且實用。如果你堅持運用,伴侶關系的確能夠得到很大改善。
我本人在心理學課程中,也會大量使用一致性溝通等教學,幫助學員們改善伴侶關系。
毫無疑問,愛情也是需要學習的。問題在于,能吸引到異性和能維持一段關系,完全是兩回事。
一段親密關系分為兩個部分:建立和維持。我們常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通過自我提升吸引異性容易,你只要認真學習就可以了。但要維持住你跟某個異性的關系,通過提升內(nèi)在或者外在,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有害的。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說的就是,通過自我成長來吸引異性是對關系有害的。
你現(xiàn)在有多大動力通過自我提升來吸引異性,你對親密關系就有多重視多渴望。你有多渴望,你就會有多破壞關系。
破壞關系的第一要素就是:過度重視。你的在意會給對方造成壓力,從而將對方推遠。
在親密關系中,一心為家的人會破壞關系;
在親子關系中,過度在意孩子冷暖的父母會破壞關系;
在工作關系中,一個盡心竭力為公司付出的員工也會破壞關系。
不在意會破壞關系,過度在意也會破壞關系。
一個健康的狀態(tài)應該是這樣的:
在親密關系、親子關系、社會關系、工作關系等多種關系中形成一種平衡,而不是過度投注到某種關系里。
而且,這種平衡要跟對方的重視程度保持基本一致。一方過度重視,而一方?jīng)]有這么重視,關系就會失衡。
其次,你此刻所有的提升,都會被潛意識識別為“我是為了你”。
我為了跟你在一起,變美了;
我為了跟你保持關系,在學習自我成長;
很多媽媽也是為了孩子,才不斷地進行自我成長;
……
所有這些都會被學習的人識別為付出感。
而付出感,正是親密關系的重大破壞力。
付出感之所以有這么大破壞力,是因為每個付出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希望對方給予十倍甚至百倍的回報。而對方?jīng)]有收到這么多付出,就無法給予回報。這時候,有付出感的人就會有委屈、憤怒,會進一步攻擊對方,從而產(chǎn)生破壞。
健康的自我成長、自我提升,無論外在還是內(nèi)在,絕不應該是為了誰或為了得到誰,而是為了自己。我看到更好的自己,本身就是開心的、有成就感的。我是為了自己而做,而不是為了某個人而做。
為了吸引某人而做的自我提升,其實是在以他人為中心。這樣的做法會讓人過度在意結果。總是盯著結果,會在結果沒有按預期發(fā)生時產(chǎn)生失落、沮喪。
我是我的中心,然后順便吸引到了別人。唯有如此,才能在關系里不患得患失,不卑不亢,才能維持住一段關系。
第三,提升自我的本質是改變,而改變則蘊含了一個前提:我只有改變,才能被喜歡,真實的我是無法被喜歡的。
改變應該是件錦上添花的事,改了更好,不改也行。如果通過自我提升才能吸引到伴侶,一個人就會離真實的自我更遠,在關系里也不敢輕易展示真實的自己。那么,他與伴侶之間就有了隔閡。不真誠的關系,本身也難以維系。
因此,比起如何變優(yōu)秀才能吸引到別人,發(fā)現(xiàn)并愿意接納真實自己的人,其實更容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