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 的全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發(fā)病率較高[1]。該病的主要特點是慢性持續(xù)性氣流受限,容易反復發(fā)作。老年COPD 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隨著病情不斷進展,很可能引起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因此,老年COPD 重癥呼吸衰竭患者情況通常比較危重,在臨床上應當及時開展積極有效的救治,幫助患者盡快恢復通氣,改善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水平,從而提高療效,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在各類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中都可發(fā)揮較好的作用,對于重癥呼吸衰竭患者也有著較大的價值[3]?;诖?,本文選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1月收治的老年COPD 重癥呼吸衰竭患者96 例,研究了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老年CPPD 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
選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老年COPD 重癥呼吸衰竭患者96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 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齡在62-84 歲,平均年齡為(73.6±2.8)歲,病程在4-18 年,平均病程為(10.6±2.2)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齡在63-85 歲,平均年齡為(73.7±2.7)歲,病程在3-17 年,平均病程為(10.4±2.3)年。兩組比較性別、年齡、病程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COPD 重癥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年齡均在60 歲以上,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有顏面部畸形無法使用鼻面罩吸氧的患者,合并縱隔氣腫或氣胸的患者,嚴重昏迷患者,多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支氣管擴張劑治療、抗生素治療、糾正酸堿平衡紊亂、常規(guī)吸氧治療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設置呼吸機初始參數(shù)為S/T 模式,呼吸頻率每分鐘12-18 次,初始吸氣壓力為6-8cmH2O,隨后逐漸調高到12-18cmH2O。初始呼氣壓力為2-4cmH2O,隨后逐漸調高到4-6cmH2O。設定氧濃度達到90%-95%的血氧飽和度水平。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的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水平。治療效果評價標準為:顯效:患者癥狀基本消失,氣血指標及肺功能均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癥狀有所緩解,氣血指標及肺功能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癥狀未緩解或加重,氣血指標及肺功能均無好轉。氣血指標包括PaO2、PaCO2。肺功能指標包括FEV1、FVC、FEV1/FVC。
采用SPSS20.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均數(shù)±標準差和數(shù)或率表示。采用t 檢驗和卡方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7.50%,高于對照組的66.67%,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n(%)](n=48)
治療前兩組血氣指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80.76±6.34)mmHg、PaCO2(58.10±2.24)mmHg,均優(yōu)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的比較(,mmHg)(n=48)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的比較(,mmHg)(n=48)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指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FEV1(3.24±0.46)L、FVC(3.62±0.25)L、FEV1/FVC(88.78±5.33)%,均優(yōu)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n=48)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n=48)
COPD 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該病主要表現(xiàn)為氣流受限癥狀,容易反復發(fā)作,且呈逐漸進展趨勢。如果不能及時干預,將發(fā)展為呼吸衰竭,進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4]。對于老年COPD重癥呼吸衰竭的患者,情況通常比較危重,此時僅采取常規(guī)的祛痰、平喘、抗炎、氧療等基礎對癥支持治療,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對此,可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取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的方法,能夠使患者的治療效果進一步提升[5]。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中,使用鼻面罩連接裝置正壓通氣,可避免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對患者造成的損傷,也能減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而且該方法操作簡單方便,患者容易接受,不影響日常飲食及生活,因而在臨床上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的各項血氣指標水平及肺功能指標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見,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老年COPD重癥呼吸衰竭,對于治療效果的提升和患者各項指標的改善,均有積極的作用。老年COPD重癥呼吸衰竭的患者,由于存在較高的氣道阻力,因而具有內(nèi)源性呼吸末正壓、高功能殘氣量的表現(xiàn),容易形成呼吸肌疲勞,導致呼吸功耗增加。而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能夠這對患者的病理生理緩解輔助通氣,促進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7]。利用較高的初始吸氣壓力能提供壓力支持通氣,減少患者呼吸功耗。利用較低的初始呼氣壓力,能提供呼吸末正壓作用,避免小氣道阻塞,降低呼氣阻力。
綜上所述,在老年COPD 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中,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方法,能夠提高治療總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氣指標及肺功能水平,總體療效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