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飛 張 楠
(本溪開放大學,遼寧 本溪 117000)
土釘墻支護體系是以加固原狀土為設計理念的技術,其施工工藝是確定合適的坡比后,把土釘深入到基坑邊坡內部,在基坑坡面噴射混凝土,與原狀土組成穩(wěn)定的支護體系。與眾多基坑支護方法比較,土釘墻支護體系有著安全、經(jīng)濟、快捷、簡便的特點,有效利用基坑土體自身的土力學強度。土釘讓土體與支護體系共同抵擋滑移效應,鋼筋網(wǎng)讓支護體系有著良好的整體性與韌性,土體的荷載為支護體系服務,噴射的混凝土跟原有土體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并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對基坑邊緣的坍塌和剝落有嵌固作用。施工中要保證土釘、混凝土面層、原狀土結合的牢固度,土釘墻的優(yōu)勢是建立在土釘?shù)腻^固能力、孔洞注漿及噴射對土體的擠密效應、科學的護坡選擇。此外基坑開挖土層涉及沙土、高含水量、流塑性土體等情況,慎重采用土釘墻支護。
某住宅工程項目,地上14層,地下1層,結構形式為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建筑高度40.3m,預計埋深7m,基地荷載300 kPa?;由疃?.3m,設計使用年限為1年,安全等級二級,北側圍墻外為園區(qū)內部混凝土道路,距離基坑上口線最近處約6m,場地基坑東側2.5m處為鋼結構圍擋(高約3m),圍擋外側為綠地(距離基坑上口約5.5m,寬度約25m)。基坑西側及南側為現(xiàn)狀空地,無需要保護的建(構)筑物。開挖深度內主要為粘質粉土、素填土與粘土,此基坑附近建構筑物很少,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理想。
根據(jù)基坑附近地質條件與設計要求,對基坑的支護體系設計進行仔細的研究,形成支護體系設計方案并通過專家論證。采用土釘墻支護的幾個剖面,基坑開挖深度主要為9.30m,根據(jù)土釘墻支護的設計經(jīng)驗與此基坑的基本情況,最終確定為主要支護方式,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部分剖面采用樁錨支護與放坡支護為補充[1]。
第一類剖面情況設計,改剖面位于基坑西側與北側,土釘墻支護體系坡比為1∶0.6,肥槽預留800mm,在坡頂設置800mm寬翻邊,梅花形布置6道土釘,采用水灰比0.45~0.55的PO42.5純水泥漿注入孔洞。面層內部掛φ6.5@200*200鋼筋網(wǎng)片,為加強土釘橫向強度橫向加強筋選用1Φ16,并在面層上噴射混凝土(80mm即可),設計強度等級為C20。土釘和加強筋均選用雙L型接頭焊接,土釘鋼筋設置呈60°布置φ8支撐架,間距1.5m~2.0m。坡腳設置的盲溝(300*300mm)坡面設置¢50導流管,可以有效控制坡后滯水現(xiàn)象。土釘設計分布如下。
表1 土釘設計分布表
第二類剖面情況設計,該剖面位于基坑南側,基坑開挖深度5.85m,采用二級放坡支護,支護設計參數(shù)如下:該剖面采用二放坡支護體系,基坑深度5.85m,第一級放坡坡比1∶1.5,深度2.85m,第二級放坡坡比1∶0.7,深度3.00m,一、二級放坡之間設置2.0m寬平臺,預留800mm肥槽,坡頂設800mm寬翻邊。面層內掛φ4@200*200的鋼筋網(wǎng)片,面層噴射50mm厚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C20鋼筋網(wǎng)片采用1mΦ16@1500*1500的鋼釘固定。坡腳設置300*300mm的盲溝,坡面設¢50的導流管,用于控制坡后滯水。
第三類剖面情況設計,該剖面位于基坑內樓座與地下室高差處,基坑開挖深度3.45m/1.85m/1.60m,采用60°放坡支護,支護設計參數(shù)如下:該剖面采用60°放坡支護體系,基坑深度3.45m/1.85m/1.60m,坡頂設800mm寬翻邊。面層內掛φ4@200*200的鋼筋網(wǎng)片,面層噴射50mm厚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C20鋼筋網(wǎng)片采用1mΦ16@1500*1500的鋼釘固定。
第四類剖面情況設計,該剖面位于基坑東側,位于兩棟樓之間,基坑開挖深度7.70m,采用土釘墻支護,支護設計參數(shù)如下:該剖面采用坡比1∶0.6的土釘墻支護體系,基坑深度7.70m,預留800mm肥槽,坡頂設800mm 寬翻邊。設置5道土釘 (梅花形布置),孔內注入水灰比0.45~0.55的PO42.5純水泥漿,設計強度M20。面層內掛φ6.5@200*200的鋼筋網(wǎng)片,土釘橫向之間采用1Φ16橫向加強筋,面層噴射80mm厚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C20。土釘與加強筋采用雙“L”接頭焊接,土釘鋼筋設置呈60°分布φ8支撐架,間距1.5m~2.0m,坡腳設置300*300mm的盲溝,坡面設¢50的導流管,用于控制坡后滯水。土釘設計參數(shù)表如下[2]。
表2 土釘設計分布表
錨桿抗拔承載力檢測試驗采用單循環(huán)加載法,其加載分級和錨頭位移觀測時間按下表確定:
表3 單循環(huán)加載試驗的加載分級與錨頭位移觀測時間表
施工完畢后需進行土釘抗拔承載力檢測試驗,最大試驗荷載不應小于規(guī)定的抗拔承載力檢測值,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本基坑安全等級為二級,相應的抗拔承載力檢測不應小于土釘軸向拉力標準值的1.3倍,加載分級與土釘觀測時間見下表。
表4 單循環(huán)加載試驗的加載分級和土釘位移觀測時間
土方開挖時需按照設計要求控制好坡度,人工修整坡面和機械開挖,有序輪換進行作業(yè),修坡時注意掛線與經(jīng)緯儀配合及時保質修坡,土坡的面層需要保持平整,土體外部利用短鋼筋頭控制標高,進一步保證坡面平整度,坡面誤差不應大于±20mm;土釘成孔深度允許偏差為+20mm、-50mm;土釘成孔孔距允許偏差在100mm以內;土釘成孔傾角偏差不宜超過一度。
表5 土釘墻與放坡支護檢驗標準
土方開挖和土釘墻施工應緊密配合,土釘墻施工時開挖方式為分層分段,每一段長度20~30m為宜,每層挖土深度和土釘垂直間距符合要求,超挖量每層約0.5m,利于土釘施工,還可以規(guī)避超量開挖形成邊坡塌方的風險。修整土坡完畢確定土釘孔位,用洛陽鏟成孔,假如需要移孔位,必須由現(xiàn)場技術負責人審定,并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方可施工。檢查打入的長度符合設計檢驗合格后,盡快用注漿管進行注漿操作。
噴射混凝土為C20,制作試塊,測定7d及28d強度,水泥漿體的試塊跟噴射混凝土試塊一并制作,每組試塊不宜少于3個,測定28d強度,其強度要求不應小于M20。掛網(wǎng)需要注意,鋼筋網(wǎng)搭接間距300mm,鋼筋網(wǎng)片和坡面之間需要有30~50mm距離,加強筋緊密壓實在鋼筋網(wǎng)上,與土釘鋼筋有效連接。所有面層在坡頂?shù)耐夥瓕挾炔灰诵∮?.8m,并視情況在基坑四周坡頂外采取水泥砂漿抹面用來防止地表水滲水。噴射所用混凝土的配料必須按設計配比,面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土坡表面不應有鋼筋網(wǎng)裸露的情況。表面混凝土護壁的噴射時注意利用坡面的短鋼筋頭,淹沒鋼筋頭1cm時應停止噴射,混凝土結構面的厚度與標高得到有效控制[3]。
此基坑支護施工中形成的施工技術方案,經(jīng)過了實際工程檢驗,切實可行,完成了特定的使用功能,可是對于深基坑支護這一課題,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總結與注意的地方,遠離基坑事故,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