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文
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5000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作為常見的耳部疾病之一,發(fā)病后導致患者的耳朵流膿、流水,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盡快的進行手術治療,為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需要搭配科學的護理手段,來改善患者的預后[1]。本次研究通過我院收錄的106例患者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與臨床護理路徑,分別評價其護理效果,將研究結果描述至下文。
1.1臨床資料 收錄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總計106例患者為對象,兩組隨機53例。其中觀察組的年齡為21~73歲,平均(50.96±7.84)歲,病程為1~12年,平均(4.84±2.07)年,男性28例,女性25例。對照組的年齡為22~72歲,平均(50.85±7.91)歲,病程為1~13年,平均(4.92±2.14)年,男性29例,女性24例。具有可比性(P>0.05)。
1.2納入標準 納入標準:皆符合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診斷標準;親屬皆同意配合該研究;皆無嚴重的身體頑疾。
排除標準:排除不配合該研究的;排除感染高危的;排除孕婦或處于妊娠期的。
1.3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根據醫(yī)院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護理守則,護理人員嚴格遵循要求來進行操作,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引導其按時按量的用藥,并做好清潔衛(wèi)生工作,在圍術期給予患者心理和生活干預。
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①護理小組。由醫(yī)院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主治醫(yī)師作為組長,帶領主管護師和以及多位工作認真負責、專業(yè)水平高的護理人員建立護理小組,針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并提高其服務水平以及護理手段,分享其護理經驗,同時制定科學的排班制度[2]。②護理路徑?;颊呷朐汉?,護理人員第一時間對其病情程度、感染原因、并發(fā)癥以及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以便于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路徑,同時與患者保持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和既往發(fā)病史等,并適當的對護理計劃進行調整,在告知患者在術前的注意事項,做好術前準備[3]。③心理護理。由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會對患者的聽力造成嚴重的損害,影響了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會對其身心健康帶來危害,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會存在抑郁、焦慮等的傾向,護理人需定期的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并適時的給予鼓勵和安撫,并正確的引導患者通過看書、看視頻等方式將注意力轉移,減輕心理壓力。④住院護理。結合患者的習慣為其裝飾病房,在夜間保持病房周遭的寧靜,而在白天盡量減少噪音等聲音污染,并做好消毒滅菌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風,給患者建立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4]。⑤術中護理。手術前舒緩患者的情緒,將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均保持在適宜的程度,術中保持無菌操作,并做好應急預案,對異常情況做好應對措施。⑥術后護理。術后關注患者的疼痛情況,適當的給予鎮(zhèn)痛藥物,并指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保證一日三餐營養(yǎng)的均衡,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在患者身體允許下協(xié)助其進行功能鍛煉。通過加強身體機能來緩解疼痛情況,調節(jié)其生活質量,從而加速身體的恢復[5]。
1.4觀察指標 根據兩組的心理情況(SAS以及SDS評分)進行對比。
根據兩組的并發(fā)癥情況(切口感染、愈合延遲、劇烈疼痛以及術后出血)進行對比。
根據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
2.1心理情況 觀察組護理前的SAS以及SDS評分(54.74±4.87分、53.36±4.79分)較對照組(54.65±4.94分、53.24±4.64分)差距不大(t=0.094、0.131),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護理后的評分(35.26±4.31分、37.04±4.28分)較對照組(46.59±4.49分、47.25±4.66分)均更低(t=13.253、11.748),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并發(fā)癥情況 觀察組共出現(xiàn)切口感染患者1例,術后出血患者1例,而對照組共出現(xiàn)切口感染患者3例,愈合延遲患者1例,劇烈疼痛患者2例,術后出血患者3例,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97.67%)較對照組(83.72%)更低(X2=4.970),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有非常滿意患者28例,一般滿意患者24例,不滿意患者1例,而對照組有非常滿意患者20例,一般滿意患者26例,不滿意患者7例,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8.11%)較對照組(86.79%)更高(X2=4.867),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作為臨床上十分多見的耳部疾病,通常是由于細菌感染、疾病影響而造成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位置發(fā)生慢性炎癥,導致化膿,進而引發(fā)的疾病[6]。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一般會出現(xiàn)耳部流膿、聽力下降以及頭暈耳鳴等癥狀,若治療不及時有可能對患者的聽力造成嚴重的損害,需及早的實施手術治療,并需要配合良好的護理手段來改善預后的效果[7-8]。臨床護理路徑通過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各項威脅因素進行預防和干預,保證患者圍術期的身體狀況,從而提高手術的整體效果,促進耳部功能的恢復,并且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9]。近年來國內居民受城市化建設噪音的影響,并在長期的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下,以及環(huán)境污染的日益嚴重,使得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因此研究對于該病有效的護理手段對社會的意義重大[10]。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觀察組護理后的SAS以及SDS評分較對照組均更低,同時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更低,而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更高,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果說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效果突出,調節(jié)了心理狀況,降低了并發(fā)癥,增加了滿意度。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突出,能夠調節(jié)心理狀況,降低并發(fā)癥,增加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