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娜 鄧金龍* 吳東峰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21
急性心機梗死(AMI)在急癥中是較為多見的,經常會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現,這是由于患者心臟冠狀動脈供血功能不足,導致心臟血脈不暢,最終心肌細胞發(fā)生了缺氧死亡的癥狀,在臨床中,患者經常會出現心率不齊、心臟休克、心力衰竭等嚴重情況,死亡率很高[1-2]。嚴重威脅著人民健康,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在當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中效果比較好,特別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他們的存活率,這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大多在早期思維的,若是可以治療冠狀動脈硬化和堵塞癥狀,那么就不會因缺血和缺氧死亡,抑制左室重塑,改善患者預后[3]?,F報告我院160例老年AMI患者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療效和護理觀察的要點。
2017~2018年在我院行急診PCI的老年AMI患者16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100例,女60例,年齡65-92歲。醫(yī)生可根據患者臨床癥狀亦或是拍攝的心電圖、心肌酶譜確定患者病情。在這160位的AMI患者中,有100位患者是前壁和(或側壁心梗)出現梗死癥狀,54位患者則是因下壁和(或后壁)發(fā)生心梗,5位患者是因右室心梗,1位患者是因心內膜梗塞引發(fā)的冠心病。在手術過程中,有8位患者心率失常出現了并發(fā)癥,分別是(頻發(fā)室早、二聯律、三聯律、室顫),有3位患者心臟突然停止跳動,8位患者出現了心率減慢的癥狀,有30位患者則出現了血壓降低的癥狀,心源性休克3例,術后合并肺炎5例。
盡快完善術前準備,局麻成功后,可采取股或肱動脈穿刺法位患者注射高濃度非離子型造影劑(如優(yōu)維顯或碘必樂等)去對患者相關梗死部位進行確診,同時,在確診患者病情后,可在皮冠狀動脈腔內實行成形術(PTCA)與支架置術,在患者進入手術前,可注射5000 IU低份子肝,同時服用00 mg的拜阿司匹林3,500 mg的波立維[4],及時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采取相關措施護理;在患者手術后也要注意為患者講解系統(tǒng)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要長時間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與降血脂等治療法,去預防冠心病再次突發(fā)。
3.1術前護理
3.1.1在患者接受手術前,給患者和其家屬講解手術的意義,手術的過程、患者注意事項,讓患者知曉流程,這樣可降低他們的焦慮情緒。
3.1.2讓患者休息好,若心理素質太差,可用鎮(zhèn)靜藥劑。
3.1.3在患者肢體左側搭建靜脈通路,并保持通暢。要求患者根據醫(yī)生要求去接受水化治療和注射抗凝藥物。
3.1.4備皮、更衣,術前排空膀胱。經股動脈穿刺者術前訓練患者床上使用便器。
3.1.5遵醫(yī)囑予術前用藥。根據醫(yī)生叮囑在術前做好相關指標的檢查,比如血液、尿液、肝臟、電解質、X線胸片等。
3.1.6術日可進食,但不宜過飽。術前禁食4小時,除降糖藥,其它口服藥按常規(guī)服。
3.1.7術前訓練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取下身上飾物及活動假牙等物品,排空膀胱。遵醫(yī)囑備皮、更衣(只穿病號服),術前4小時不得飲食,術前2小時不得飲水,時刻留意血糖指標的變化。
3.2術中的護理
3.2.1病人送到手術導管室后,立即給予氧氣吸入,要立即間患者和心電監(jiān)護、壓力監(jiān)測系統(tǒng)給連接號,護理人員還得及時的處理好所手術中患者接觸到的物品消毒,提供一切術中所需。
3.2.2完成穿刺后,讓患者接受肝素3000U行冠狀動脈造影,目的是確定患者病變點和病變程度,如冠脈病變達到治療指征即繼續(xù)追加肝素5000U,結合患者的病情來確定患者是否可接受PTCA或置入支架,若是患者還需延長手術時間,多一個小時便要增加肝素2000U,做好術中記錄。
3.2.3術中要多留意患者的意識、心電圖狀態(tài)等,經常詢問有無不適,必要時可播放音樂去環(huán)節(jié)他們的焦慮,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發(fā)現意識改變、抽搐、壓力下降、心律減慢或頻發(fā)室早、二聯律、三聯律、室速、室顫等嚴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等并發(fā)癥,應及時報告手術醫(yī)生,并配合醫(yī)生迅速、沉著、冷靜、準確及時予以相應處理。
3.2.4完成手術后,不拔掉鞘管,護理人員要協助醫(yī)生去為患者包扎和固定切口,當患者病情恢復,即可運送患者到重癥病房接受觀察。
3.3術后的護理
3.3.1術后遷入搶救室觀察。即描12導心電圖、測血壓、呼吸等。
3.3.2患者接受手術后,要讓患者多喝水,水量控制在1000~2000ml,若是患者腎臟功能未恢復,可靜脈補液1ml/kg/h,然后隨時留意造影劑是否造成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若是患者手術后四小時排尿大于1000ml就證實其手術成功。
3.3.3穿刺部位護理
3.3.3.1橈(肱)動脈穿刺者一天內不要活動側腕關節(jié)(肘關節(jié)),兩個小時放松一下繃帶,要是出血不嚴重,那么就可更換亦或是解除繃帶。
3.3.3.2經股動脈穿刺者,沙袋壓迫6小時,臥床24小時,術肢制動24小時,留置鞘管者,協助醫(yī)生拔出鞘管加壓包扎后,術口予沙袋壓迫6小時,術側肢體制動延長至鞘管拔出后24小時。臥床期間協助做好生活護理。
3.3.4確保敷料的干燥和整潔,嚴密觀察穿刺處有無滲血、血腫,穿刺側肢端皮膚的顏色、溫度、感覺、橈/足背動脈搏動等,判斷遠端血液循環(huán)狀況。一旦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
3.3.5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心電圖、病情變化,半個小時測試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當患者測試四次后,各項指標恢復平穩(wěn),那么可間隔1個小時再次測試,并做好記錄。觀察患者有無胸痛、胸悶等癥狀,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
3.3.6遵醫(yī)囑用藥、抗凝等對癥治療,觀察有無出血傾向。
3.3.7給予心理護理,保持情緒穩(wěn)定,嚴格探視制度,促進康復。
3.4出院指導
3.4.1保持情緒穩(wěn)定及樂觀心態(tài),積極防治原發(fā)疾病,避免各種誘發(fā)因素。
3.4.2控制體重。進食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減少刺激性食物、不宜過飽,戒煙限酒。
3.4.3注意生活規(guī)律,勞逸結合,適當運動,尤其是負面情緒要及時消除,注意不要感染。
3.4.5保持大小便通暢。
3.4.6遵醫(y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不適隨診。
160例老年AMI患者急診介入治療均成功,其中40例術中出現分別室性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心律減慢,重者出現心源性休克,心跳驟停,經積極處理而恢復正常,其余患者均康復出院。
急診PCI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上效果很高,不僅可降低術后的并發(fā)癥,還可縮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讓患者更滿意醫(yī)院的服務,在臨床中也有很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