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喜榮
“媽媽對我說,在每個人心中,中國共產黨都是光榮的模樣……”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她站在千人獻詞團方陣前面領誦,那情感充沛的聲音如清泉般汩汩地流進人們心里。誰也沒想到,為了讀好“媽媽”這個詞,她曾到處喊媽媽。
她是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三小學六年級學生。三歲起,她就開始練習舞蹈,是學校金帆舞蹈團的團長。她體態(tài)挺拔,聲音純凈,舉止大方,再加上性格陽光,因此在選拔領誦員的時候,專家們一眼就看中了她。
雖然先天條件極好,但是入選領誦員預備隊后,她卻因為從未接受過朗讀訓練而變得焦慮不安。媽媽鼓勵她:“別著急,多學習,多練習,要相信自己?!彼犃?,心里暗暗給自己打氣:“我練過9年舞蹈,都是多學多練就能達標,多學多練,爭取成為正式領誦員!”
每天早上7點,她準時出現在訓練場,跑步半小時以上來訓練體能,接著練體態(tài)、練站姿、練走路的步伐、練手臂擺動的幅度,臉笑僵了,手甩酸了,腿站麻了,但是只要輪到她上場,她馬上打起精神,反復練習。
上午和下午訓練朗誦獻詞。她認真觀察老師的示范動作,仔細聆聽老師講解朗誦技巧,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模仿老師的口型、肌肉張弛度,反復揣摩如何把控發(fā)聲氣息,如何處理節(jié)奏停頓,遇到問題她就馬上請教老師或是隊友。慢慢地,她掌握了一些朗誦技巧,能夠依靠聲音的高低、虛實、氣息等的變化以及韻律節(jié)奏的把控,來傳遞出不同的情感變化。
有一次,她練習獻詞中的一句話:“媽媽對我說,在每個人心中,中國共產黨都是光榮的模樣?!崩蠋熢u價道:“這句話里‘媽媽’兩個字說得不好,不能用生硬而夸張的朗誦腔,要有親切自然的感覺,得讓聽眾有一種畫面感,覺得媽媽真的就站在你面前。”她聽了,就認真練習,卻怎么也找不對感覺,她急得直掉眼淚。當天晚上跟媽媽視頻的時候,她哭著把這件事告訴媽媽,還不停地問:“媽媽,我以前都是怎么喊你的?。俊眿寢尠参克?,讓她多練習,多找老師同學取經。
第二天,她請大家?guī)退笇?。她看到老師喊“媽媽”,看到同學也喊“媽媽”,大家紛紛提意見,有的說她發(fā)音太實,有的說她發(fā)音太虛,她不斷總結,對著鏡子反復練習,每天都練到舌頭發(fā)直才肯停下來。練呀練,她朗誦的“媽媽”一詞終于得到了老師的肯定。
朗誦光靠技巧是不夠的,還得有真摯的情感才有感染力。她年紀小,對歷史了解較少,腦海里所包含的畫面也不夠豐富。不過,這些都沒有難倒她。她認真聽朗誦稿的原作者講解稿件的創(chuàng)作歷程,加深對朗誦稿的理解。無論是黨史學習課,還是心理輔導課,她都積極參加,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課后她觀看《建黨偉業(yè)》《建軍大業(yè)》等電影,每天堅持看《新聞聯播》,聽老師播讀學習強國上的重點文章,還下載了《我和我的祖國》等紅色歌曲,一遍一遍地聽。她還跟著老師一起去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聽著紅軍長征的感人故事,看著革命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的復原場景以及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她感動得流下了眼淚。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她深刻地了解了黨的光輝歷史,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對黨和祖國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
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三個多月的刻苦訓練,她終于通過了老師的考核,從預備領誦員成為了一名正式領誦員。
2021年7月1日,她和隊友們一起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進天安門廣場,望著天安門城樓,作為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溢滿心胸?!皨寢寣ξ艺f,在每個人心中,中國共產黨都是光榮的模樣……”她的朗誦真切自然,仿佛媽媽就站在她的面前;她的朗誦情感真摯,那飽含深情的聲音,折服了億萬觀眾。
人們夸贊道:“這個女孩用真誠質樸的語言,向黨獻上了最深情的告白!”其實,揮灑了多少汗水,練習了多少遍,只有她自己知道。堅持不懈的努力,不但讓她在領誦臺上大放異彩,還讓人們記住了這個12歲小學女生的名字——彭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