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基金市場,在今年春節(jié)后被結結實實潑了一盆冷水。萬余只基金中超六成凈值出現下跌,景順長城、鵬華基金、中歐基金等前期被熱捧的“香餑餑”更是登高跌重,不少凈值跌幅近30%,相關基金經理也一時從眾多基民眼中的“紅人”淪為“菜鳥”。
觀察發(fā)現,這些基金幾乎都重倉了白酒、醫(yī)藥、新能源等前期抱團板塊。去年以來,這些抱團股就因高估值等問題引起陣陣爭議,一些人認為這些股票股價已嚴重泡沫,隨時有大跌的風險。很快,隨著今年美債收益率上升,這一推論逐步得到驗證,貴州茅臺、五糧液、通策醫(yī)療、陽光電源等股價暴跌,抱團趨勢日益松動。
多機構認為,抱團股估值回調仍需持續(xù)一段時間,因此基金市場探底趨勢還將延續(xù),短期內繼續(xù)承壓,不過從長期角度來看,這些標的基本面無大礙,待估值進入合理區(qū)間時,將重新具備投資價值。但在此之前的投資方向,或將集中于順周期、低估值板塊。
需要提及的是,這次下跌潮更暴露出了眾多基民“追漲殺跌”的不理性情緒,價值投資重要性再次凸顯。有研究機構建議,投資者應深刻思考自身基金結構與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匹配,避免陷入恐慌情緒旋渦,成為市場的“韭菜”。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2月16日至3月16日,在11721只基金中有7194只基金凈值增長率為負,占比高達61.38%。850只基金出現較大凈值回撤,跌幅達到或超過20%。其中不乏之前被熱捧的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
數據顯示,劉彥春所管理的六只景順長城系列基金全部下跌,跌幅均超20%;王宗合管理的12只鵬華系列基金同樣全軍覆沒,有8只跌幅超過20%,最高跌幅達25.32%;葛蘭執(zhí)掌的中歐系列基金跌幅普遍超20%,最高跌幅達24.97%等等。
觀察發(fā)現,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持股都集中于貴州茅臺、五糧液、恒瑞醫(yī)藥、通策醫(yī)療、陽光電源等這些前期被炒得火熱的白酒、醫(yī)藥以及新能源等抱團板塊。沒想到的是,這些曾讓他們賺得大筆真金白銀的“搖錢樹”,年后卻搖身一變成了夢魘。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tǒng)計,2021年2月16日至3月16日,貴州茅臺股價下跌22.70%;山西汾酒下跌31.90%;五糧液下跌23.42%;恒瑞醫(yī)藥下跌18.32%;通策醫(yī)療大跌42.63%;陽光電源大跌40.79%。
整體上看,A股各大指數近一月內持續(xù)疲軟,白酒板塊(申萬行業(yè)分類)18只股票中僅有1只免于股價下跌,11只跌幅超20%;醫(yī)藥板塊(中信行業(yè)分類)295只股票中有近半數股票股價下跌,其中10只股票跌幅超30%;新能源中個股最大跌幅高達42.30%,抱團股瓦解趨勢愈發(fā)清晰。(見圖一、二、三、四)
資料來源:Wind、西部證券研發(fā)中心
圖二至圖四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基金市場大面積遭遇“滑鐵盧”,嚇壞了一眾基民,導致新基金發(fā)行遇冷。Wind數據顯示,今年2月共成立新基金數量39只,較1月151只下降了74%,并創(chuàng)下40個月的新低;單月募集的資金為1499億份,較1月5542億份的規(guī)模下降超過七成,同時該數據也創(chuàng)下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
“新基金成立情況與A股市場環(huán)境密切相關,同時與散戶市場的情緒有關,當前一些基金凈值出現比較大幅度的調整,散戶情緒相對來說比較謹慎?!币晃换鸸救耸勘硎尽?h3>基金殺跌原因幾何?
基金市場為何再度殺跌?研究機構普遍認為有兩點原因:一是美債收益率上升;二是熱門白馬股估值透支業(yè)績。
“本輪調整具有全球普遍性,高估值的國內權重抱團股和海外科技股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海外美債長端利率超預期回升或是導火索,但更多是A股中長期性價比指標已相對極端所致?!辈r宏觀策略部高級策略分析師劉揚表示。
資料來源:Wind, 興業(yè)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隨著美國1.9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落地,以及美國債券市場面臨的非基本面拋售壓力,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3月12日漲逾10個基點,至1.64%關口以上,當日最高觸及1.6405%。
雖然最新公布的美國2月CPI和PPI數據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但由于去年疫情封鎖造成“低基數”效應,投資者擔憂美國后續(xù)月份的通脹數據同比或呈現顯著增長態(tài)勢,這一擔憂促使美債收益率上行。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利率策略師林根認為,美債收益率上升要歸因于經濟復蘇和刺激計劃,預計今年上半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可上行至1.75%至2.00%的區(qū)間。
與此同時,前期機構抱團股漲幅過大,在寬松流動性的影響下,機構抱團股的估值溢價持續(xù)飆升,不少白馬股的估值定價已經創(chuàng)出了歷史新高。但今年初以來,央行多個大額逆回購到期,凈回籠資金不斷攀升,國內貨幣流動性逐漸減弱。節(jié)后第一天,央行再次大幅回籠資金2600億,市場資金面顯著收緊。兩種因素影響下,高估值股票吸引力大不如前。
在抱團股萎靡之際,基民贖回、基金經理被動減倉再次加劇了抱團基金的下跌趨勢,并就此陷入惡性循環(huán)。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表示:“基金凈值下跌造成贖回,贖回之后再賣出抱團股,凈值再下跌,負反饋是客觀存在的,只有當抱團股的估值回到合理位置才有可能真正的止跌反彈?!?h3>后市行情如何走?
基金還會繼續(xù)下跌嗎?市場各有看法。
部分機構保持著謹慎態(tài)度。精至資產首席研究員劉木鈴向《股市動態(tài)分析》表示,前期重倉大白馬、各種“茅股”的基金可能還會繼續(xù)陰跌。這些股票前期上漲過多,估值太高,雖然現在跌了30%-40%,估值相對業(yè)績仍然沒有什么吸引力。
“各種大白馬股走了長達2年的牛市,短期沒這么快回升。以前的部分白馬股在業(yè)績推動下還能漲回來,現在大部分可能就需要較長時間了,至于多久能恢復,需要以年計算。”他說到。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也表示,抱團股持續(xù)下跌是均值回歸的正?,F象,未來還將持續(xù)補跌,即便中間有一些階段反彈,但均值回歸力量無法逆轉。此外,即便基金贖回可能趨緩,但由于賺錢效應缺失,基民本身有不少就是通過信貸杠桿來炒公募基金的,這一部分出清之前,公募基金負反饋階段將持續(xù)。
另一部分機構還表明,雖然短期內壓力仍存,但不改長期上揚趨勢。
“考慮到美股和美債利率波動對全球股指沖擊還有下半場,國內緊信用預期也還暫未反映在股價中,中短期來看,我們對A股市場依然持謹慎態(tài)度,逢高減倉與調結構是當務之急?!?博時劉揚指出。不過由于之前被熱捧的高估值標的基本面沒有明顯缺陷,長期上揚勢頭還是不會被更改?!币坏┱{整后的核心資產估值逐步回落至合理區(qū)間,在堅實的基本面支撐下,A股將重新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p>
中歐基金投資總監(jiān)周應波表示,春節(jié)后市場短期內調整較多,開始龍頭股估值的修正,這個過程可能短期還會延續(xù),而向優(yōu)質企業(yè)龍頭的集中長期來看是正確的方向。雖然從2019年到2020年出現估值溢價的現象慢慢走到尾聲,但股票市場長期向上的經濟基礎不變,資金向優(yōu)質企業(yè)集中的趨勢不會變。
華寶基金機構投資部副總經理羅彥也認為,雖然流動性收縮的影響仍無法判斷,中期的市場依然有不確定性,但長期的投資機會已經在逐漸顯現。今年全年是震蕩市,市場確實需要時間和空間去消化過去兩年牛市帶來的估值提升,但是由于未來兩年經濟復蘇階段,有很多行業(yè)具有較強的確定性,今年全年熊市的概率很低。
有些機構甚至更加樂觀,認為市場探底已基本結束,本月內便可恢復元氣。純達基金表示,經過春節(jié)后一輪較為猛烈的放量下挫之后,整體來看,本輪A股調整已基本結束,投資者對于股指進一步可能出現的下行風險不必過度擔憂。預計3月份A股市場有望逐步震蕩企穩(wěn),并可能隨著政策面、基本面的明朗,重新進入上行趨勢。
多位基金業(yè)內人士認為,目前基金投資風格已轉換,后期持倉方向應重點聚焦在順周期與低估值標的。
匯豐陸彬表示,2021年機會與風險并存。風險主要來自于估值,過去幾年表現突出的某些行業(yè)和風格因子或將在2021年開始接受“小周期”的挑戰(zhàn)。而投資機會主要來自于基本面,在全球“碳中和”的政策大背景下,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yè)和以“化工”為代表的順周期行業(yè)基本面的強度和持續(xù)性正在超預期。
諾德基金總經理助理郝旭東透露,后續(xù)市場或仍將是少數股票的牛市,但市場風格大概率將會趨于均衡,前期的優(yōu)質賽道超額收益或將弱化。后續(xù)可持續(xù)關注三個方面的投資機會:一是核心股票調整結束后,景氣持續(xù)、估值合理的相關標的;二是過去2年A股極度結構化導致的部分被極度低估的傳統(tǒng)產業(yè)龍頭個股的投資機會挖掘;三是部分景氣向上,估值在于底部的細分行業(yè)中小市值龍頭。
“市場會形成新的主線。目前看好低估值板塊,比如地產、銀行、保險、電力等等。”精至資產劉木鈴明確說到。
這次下跌潮中,也有部分“幸運兒”躲過一劫。這些收益率較前的基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去集中持倉白酒等熱門抱團板塊,而是更加均衡,沒有“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總經理劉亦千指出,本輪回撤控制比較好的基金很多在前期上漲時彈性稍弱。很多基金在倉位上,在標的選擇和行業(yè)配置上更為穩(wěn)健和均衡,雖然在短期行情中表現遜色,但長期累計業(yè)績并不亞于一些高彈性的明星基金產品。
機構應秉持穩(wěn)健原則,投資者亦然。在去年以來的基金熱潮中,投資者盲目“追漲殺跌”的不理性情緒此起彼伏,這種情緒背后,潛藏的是不問標的本身價值,只想“賺快錢”的急迫心態(tài),甚至只是通過對輿論的無意識跟從、對各大基金經理“追星式”買進來試圖摸清投資本質,最終造成偶像變菜鳥的尷尬局面。
嘉實基金研究部副總監(jiān)、消費基金經理吳越直言,對于大量2020年下半年甚至今年才入市的投資者,許多人都欠缺基金基礎知識和基金持有經驗,看到投資收益的同時也一定要考慮風險。2021年作為權益小年,也是一次投資者教育機會,希望大家都能在波動中成長進步。市場大跌和恐慌情緒的出現,更倒逼大家應去思考,目前的基金投資倉位、投資品種結構、心理承受能力是否相匹配,是否需要優(yōu)化等。
“基民投資需要認清兩種類型的基金:一是風格型或賽道型基金的投資,即重倉某一個或某兩個行業(yè)的基金產品,投資此類產品應包含基民對市場整體及風格的判斷,極度看好相關行業(yè)的增長等;二是全市場構建組合的基金,這類產品需要專業(yè)深度的研究,從較長期限篩選出穿越周期的產品。”諾德基金總經理助理郝旭東說到,“不論投資哪類產品,基金投資中追漲殺跌都是不可取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