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祿
“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獲得者
彭士祿是中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2017年曾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他主持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座核潛艇陸上模式堆、成功研制第一艘核潛艇、組織引進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指揮自主設計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為我國核潛艇實現(xiàn)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第一座核電站技術路線確定做出了突出貢獻,是中國核動力領域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朱坤
“光華工程科技獎”獲得者
朱坤是我國航天總體技術領軍專家,長期致力于飛行器總體設計、新型發(fā)射等技術研究,帶領團隊攻克了諸多關鍵技術,取得了系列成果,為實現(xiàn)我國有關航天技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作出了突出貢獻。
鄒汝平
“光華工程科技獎”獲得者
鄒汝平專注堅守國防科技事業(yè)近40 年,是我國制導兵器領域的領軍人才。他先后主持車載多用途導彈、機載空地導彈、彈炮一體防空導彈以及遠程制導火箭的工程研制,取得了重大的、具有開拓性和里程碑意義的技術突破,為裝備技術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勁東
“光華工程科技獎”獲得者
李勁東是我國航天遙感領域專家,主持構建了衛(wèi)星“高分辨優(yōu)質成像、高精度目標定位、高穩(wěn)定顫振抑制、高效能敏捷成像”的一體化設計驗證方法,解決了觀測“看得清、測得準、控得穩(wěn)、動得敏”的難題,為我國航天遙感觀測跨越式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
吳燕生
“光華工程科技獎”獲得者
吳燕生是我國航天領域專家,主持了多項載人航天重大項目,突破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多項成果在航天型號設計、研發(fā)和管理中推廣應用,有效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在運載火箭和導彈武器總體設計、研發(fā)和航天工程管理中作出重大創(chuàng)造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