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 峰 , 李馨秋 , 董 軍
(1.鄭州市農(nóng)業(yè)綜合行政執(zhí)法支隊,河南 鄭州 450000 ; 2.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 , 北京 海淀 100193)
貓傳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貓最重要的致死性傳染病之一,根據(jù)臨床癥狀可以分為滲出性(或濕性)FIP和非滲出性(或干性)FIP,由貓冠狀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感染導致,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揭示。FCoV屬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的有囊膜的單鏈RNA病毒。根據(jù)病毒中和抗體反應和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F(xiàn)CoV可分為2種血清型,即Ⅰ型FCoV和Ⅱ型FCoV。這2種血清型均可引起FIP,其中Ⅰ型FCoV占主導地位。FCoV以2種致病型出現(xiàn),即貓腸道冠狀病毒(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FECV)和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目前仍未找到兩者血清學和形態(tài)學上的差異[1]。
4~36月齡貓,尤其流浪貓收留所或貓舍的貓,出現(xiàn)發(fā)熱,嗜睡,食欲不振,嘔吐,腹瀉,黃疸,高膽紅素尿,體重減輕或不變而腹圍增大,呼吸急促,胸腔積液和/或腹腔積液,葡萄球膜炎,神經(jīng)癥狀如共濟失調(diào)、四肢癱瘓、面部麻痹、頭部震顫、眼球震顫等??股刂委煙o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效果不佳[2-3]。
2.1 體格檢查 發(fā)熱、呼吸困難、腹圍增大。皮膚、黏膜、眼結(jié)膜發(fā)黃或蒼白。觸診腹部有液體感或有團塊,腹腔淋巴結(jié)有增大。
2.2 實驗室檢查
2.2.1 全血細胞計數(shù) 白細胞數(shù)增多、中性粒細胞數(shù)增多、淋巴細胞數(shù)減少[4];非再生性貧血,紅細胞壓積(HCT)<30%,提示與慢性炎癥有關。這些指征是非特異性的。
2.2.2 血清生化檢查 血清球蛋白升高而白蛋白降低或正常,白球比(A/G)降低或正常。因此,特異性較低。常見高脂血癥和高膽紅素血癥。
2.2.3 滲出液分析 胸腔積液或腹腔積液渾濁至黏稠、多呈稻草色、灰綠色或黃色,搖動時可能出現(xiàn)泡沫。當總蛋白>3.5 g/dl,A/G<0.4時很可能為FIP,A/G<0.8時排除FIP,A/G=0.4~0.8時可疑。大多數(shù)FIP滲出液含有相當數(shù)量的細胞(500~5 000/μL),主要為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數(shù)量少[3]。李凡他試驗呈陽性。
2.2.4 病毒檢測 在臨床癥狀出現(xiàn)后進行病毒檢測,若滲出液FCoV-PCR或淋巴結(jié)穿刺FCoV-PCR為陽性,結(jié)合臨床癥狀基本可以確診為FIP。血清FCoV-PCR無法區(qū)分FECV和FIPV,且血液中的病毒載量低,易造成假陰性結(jié)果,在有胸膜腔積液、淋巴結(jié)、腎周積液、腦脊髓液、眼房水等可以穿刺的情況下,不建議使用血清檢測[5]。
2.3 超聲檢查 B超可見胸腔積液或腹腔積液,腹腔淋巴結(jié)增大,腎臟皮質(zhì)高回聲、皮髓質(zhì)分界清晰,或皮質(zhì)回聲低,髓質(zhì)輪圈征,腎周可能有滲出。
皮下注射GC-376和GS- 441524,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聯(lián)合應用。國外文獻中,GC-376的推薦劑量為10.0~15.0 mg/(kg·bw) ,皮下注射,2次/d,持續(xù)至少12周[6]。GS-441524的推薦劑量為4.0 mg/(kg·bw),皮下注射,1次/d,持續(xù)至少12周[7]。國內(nèi)GC-376和GS-441524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治療4周已經(jīng)有較好的療效,復發(fā)率較低。
若患貓有食欲廢絕和黃疸等情況需要進行輔助治療,如輸液治療、口服保肝藥等。
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對臨床癥狀的改善作用小,且具有抑制機體免疫力的作用,不利于機體自身對抗病毒,所以在使用GC-376和GS-441524時不建議同時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進行治療。
體況越好的患貓治療效果越好,應根據(jù)患貓的臨床癥狀、淋巴結(jié)大小、胸膜腔積液情況、生化指標等綜合情況考慮是否停止注射GC-376和/或GS-441524, 而不是一味地遵從國外研究數(shù)據(jù)持續(xù)12周。從理論上講,GC-376和/或GS-441524聯(lián)合應用的效果優(yōu)于兩者之一單獨使用。具體試驗仍在進行中,目前階段性試驗結(jié)果令人滿意。
診斷FIP應該根據(jù)臨床癥狀、滲出液FCoV-PCR或淋巴結(jié)等組織的穿刺FCoV-PCR、滲出液分析、血液學檢查、超聲影像特征綜合判斷。治療時可使用GC-376 和/或GS-441524配合保肝藥、干擾素、輸液等輔助治療方案。由于作用機理不同,推薦使用GC-376和/或GS-441524的聯(lián)合治療方案。從正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來看,判斷療效及停藥與否應該結(jié)合臨床癥狀、超聲影像變化、A/G來綜合考量。
關于血清中FCoV的抗體測試仍存在爭議,其主要問題在于FECV和FIPV會引起相同的抗體反應。
在國外,特別是在歐洲,李凡他試驗被廣泛使用并長期用于診斷FIP相關的滲出液。該試驗用幾滴胸腔積液或腹腔積液放入含有弱乙酸溶液的試管中,若有白色絮狀物質(zhì)出現(xiàn)則為陽性。該試驗敏感度高、特異性較低,且與檢測人員的主觀判斷有關,僅可用于排除FIP病例。
一般認為,F(xiàn)IPV是FECV的突變形式,F(xiàn)IPV缺失了3c、7a和7b基因?,F(xiàn)在國內(nèi)市場出現(xiàn)了通過測基因突變進而確診FIP。然而,并不是所有的FIP患貓病變組織中獲得的FCoV都出現(xiàn)了3c基因缺失的現(xiàn)象[1]。所以此種方法適用于驗證而不適用于確診。
FIPV能夠感染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并在其中復制,這是血清FCoV-PCR確診FIP的理論依據(jù)。然而,分子生物學已證明FECV不僅可以感染腸上皮細胞,還可感染單核細胞,進而造成病毒血癥[1]。況且,血液中病毒載量低,易造成假陰性結(jié)果。所以,不能僅憑血清FCoV-PCR就確診FIP,還應結(jié)合臨床癥狀、超聲影像、血液學檢查、滲出液檢查等綜合判斷。
本院對FIP的診斷首先是從臨床癥狀出發(fā),對于濕性FIP采用體腔液分析、總蛋白、A/G和FCoV-PCR的診斷組合,其中體腔液分析包括體腔液的物理性質(zhì)、細胞學、李凡他試驗;對于干性FIP采用B超引導下穿刺采樣進行細胞學檢查和FCoV-PCR。病毒采樣首選胸膜腔積液、腫大的淋巴結(jié)、腎周積液、有神經(jīng)癥狀的病患的腦脊髓液、有眼部癥狀的病患的眼房水,如果以上采樣部位均不可行才會考慮血清檢測。因糞便FCoV-PCR無法區(qū)分FECV和FIPV,所以不用于診斷FIP。
GC-376是3C樣蛋白酶靶向抑制劑,抑制FCoV的蛋白合成過程[6]。GS-441524是一種核苷酸類似物,能夠競爭性抑制RNA聚合酶,進而抑制病毒RNA的復制;國外的試驗表明未見其血液方面的不良影響[7],但本院的臨床試驗顯示注射時的疼痛反應較強,多次注射可能造成潰瘍,愈合后會形成疤痕。從階段性結(jié)果來看,GS-441524 對神經(jīng)癥狀的治療效果要優(yōu)于GC-376。這2種藥分別針對病毒合成的不同過程,聯(lián)合應用效果更好,亦可縮短治療時間。如果患貓體況較差還需進行支持治療,單純依賴GC-376和GS-441524對于重癥病患效果欠佳。另外,不建議單憑臨床癥狀、未經(jīng)確診就使用這2種藥物。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SARS-coronavirus-2,SARS-CoV-2)疫情暴發(fā),已經(jīng)有文獻報道SARS-CoV-2可以感染貓,并能在其體內(nèi)有效復制,還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間傳播[8]。FIPV與SARS-CoV-2同為冠狀病毒屬,對SARS-CoV-2的疫苗和藥物研究將會推動FIPV的研究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