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軍
(山西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預制混凝土柱、預制混凝土支撐、預制混凝土墻、水平預制混凝土墻之間不大于600mm 的現(xiàn)澆墻、豎向預制混凝土墻之間不大于300mm 的現(xiàn)澆墻。
(1)預制混凝土柱、預制混凝土樓梯、預制混凝土空調板、預制混凝土陽臺板。
(2)板主要包括采用預制疊合樓板的樓板和屋面板、預制構件之間寬度不大于300mm 的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和屋面板、金屬樓承板和屋蓋及其他在施工現(xiàn)場面支模的樓板。
(1)滿足國家、地方現(xiàn)行相關規(guī)范,符合政府相關部門的批復文件要求。
(2)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滿足工業(yè)化生產的要求。
(3)滿足預制構件制作、倉儲、運輸、堆放、安裝的要求。
(4)預制構件的連接布置宜布置在結構受力較小區(qū)域。
預制構件首先考慮水平構件預制,包括梁、板、樓梯、空調板、陽臺板。采用水平構件預制的優(yōu)點:水平構件規(guī)格容易統(tǒng)一,標準化程度高,構件加工及現(xiàn)場施工成本低,施工質量容易保證。對預制率較高的住宅,采用三明治外墻板及部分內墻板預制構件。對混凝土結構的公共建筑采用樓板(疊合式樓板、桁架樓承板樓板)、樓梯預制構件,預制率較高的增加預制梁構件。
2.3.1 疊合板的拆分設計
(1)滿足運輸及吊裝的要求,預制疊合板寬度一般不要超出汽車的寬度(不大于3m),盡量采用300 的模數,比如:2700、2400、2100;預制疊合板長度一般不要超出6m,盡量控制在5m以內,盡量采用 300 的模數,比如:4500、4200、3900。
(2)滿足結構受力的要求,由于疊合板最小厚度為130mm,普通住宅無論采用單向板還是采用雙向板130 厚樓板均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①單向樓板要結合樓板長度拆分,樓板寬度控制在3m以內(盡量小于樓板跨度方向,目的是讓桁架鋼筋布置在受力方向),單向疊合板板側接縫構造宜采用密拼接縫與后澆小接縫兩種構造方式(由于預制構件存在一定的誤差,如果全部采用密拼接縫存在現(xiàn)場安裝構件較大無法安裝的風險);②雙向樓板拆分盡量采用短跨方向拆分,樓板寬度控制在3m 以內,雙向疊合板接縫構造宜采用板底縱筋末端帶135°彎鉤連接方式,接縫寬度控制在300 以內,寬度不得小于搭接長度+20,接縫寬度可依據疊合板的規(guī)格適當調整,盡量將疊合板的規(guī)格數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盡量標準化、工業(yè)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預制速度;③為了滿足樓板裝配率要求時,也可將衛(wèi)生間采用疊合板,當衛(wèi)生間四周為剪力墻或結構梁時,可將整個衛(wèi)生間設計為一塊疊合板。
2.3.2 預制剪力墻的拆分設計
(1)滿足運輸及吊裝的要求,預制剪力墻長度一般不受限制,主要以邊緣構件之間的尺寸為長度;預制墻高度一般為樓層高度減去現(xiàn)澆板、現(xiàn)澆梁的厚度。
(2)滿足裝配率的前提下,預制剪力墻盡量布置為一字形,根據需要也可以布置成L、T、U 型等,可結合建筑功能或結構布置的要求,根據構件的生產、運輸、安裝能力,確定預制墻體的形狀和大小;洞口兩側的墻體寬度不應小于200mm,洞口上方連梁的高度不宜小于250mm。
(3)預制剪力墻之間應采用整體式接縫連接方式,預制構件盡量不要設置在約束邊緣構件區(qū)域和構造邊緣構件區(qū)域,約束邊緣構件區(qū)域和構造邊緣構件區(qū)域宜全部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
(4)當預制剪力墻位于非邊緣構件時,一片預制剪力墻太大,存在無法預制、無法吊裝及運輸時,預制剪力墻可拆分為幾片預制剪力墻,相鄰預制剪力墻之間應設置現(xiàn)澆段,現(xiàn)澆段的寬度不應小于墻厚及不宜小于200mm。
2.3.3 樓梯、空調板、陽臺板的拆分設計
(1)樓梯按單塊斜板預制,不帶梯梁和休息平臺。
(2)陽臺原則上按整塊陽臺作為一個預制構件,不宜將陽臺進行拆分預制。
(3)空調板原則上按整塊空調板作為一個預制構件,空調板與預制剪力墻連接時,可將空調板與剪力墻進行整體預制。
2.3.4 裝配式構建加工環(huán)節(jié)(外墻設保溫板及外板)
設計圖紙→深化設計→技術交底→訂鋼?!摻钕铝稀謇砟>?、鋼平臺→支外板模具→噴脫模劑→放鋼筋網片→綁限位夾芯板拉結件→拉結勾→澆筑外板→鋪保溫→配模刷露骨料劑→綁扎墻體鋼筋→安裝預埋件→澆筑混凝土→蒸汽養(yǎng)護→拆除模板→吊裝運輸清洗→成品堆放→進行下一道工序
上一層樓板澆筑混凝土→放線定位、鑿毛→豎向構件底標高測量確定→預留插筋長度及位置校正→豎向構件起吊→豎向構件初步就位→校對插筋與套筒的位置→位置準確,安裝就位→豎向構件固定支架初步固定→紅外線校核標高及垂直度→豎向構件固定支架固定→座漿料封堵→灌漿料注漿→現(xiàn)澆墻體鋼筋綁扎→梁鋼筋綁扎→支墻、梁模板→支疊合板模板→吊裝疊合板→疊合板初步落位→疊合板調整落位→疊合板連接縫支?!柵_板、空調板支?!柵_板、空調板吊裝→陽臺板、空調板落位、調整→陽臺板、空調板固定→樓板水電安裝→樓板鋼筋綁扎→澆筑混凝土→吊裝樓梯→進行下一道工序
(1)校對插筋與套筒的位置:插筋與套筒對接中,存在鋼筋與套筒對接不上現(xiàn)象,工人采用切割方式將鋼筋切除,而不進行任何相關處理,此現(xiàn)象直接影響結構安全,存在安全隱患,現(xiàn)行措施中還沒有好的措施解決此問題,有待研究。
(2)支架初步固定:斜支撐和定位件安裝及拆除要求:斜支撐設置兩道支撐,長斜支撐墻板上固定高度為1.7m,下端連接的鉚環(huán)距離墻板水平距離為1.2m,安裝角度在45°~60°之間;短斜支撐墻板上固定高度為0.65m,下端連接的鉚環(huán)距離墻板水平距離為0.8m,安裝角度在30°~45°之間,斜支撐拆除時間為樓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且現(xiàn)澆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 以上。定位件與墻板、樓板連接通過預埋套筒螺栓連接。
(3)座漿料封堵:利用座漿料將墻板四周進行封閉,封閉材料應為專用座漿料,不能為普通砂漿,否則將會出現(xiàn)收縮裂縫,導致漏漿;在預留線管部位,利用專用座漿料進行重點塞堵;座漿料加水率在13%~15%;攪拌完成后不得二次加水;隨拌隨用,應在20min 內用完。
(4)灌漿料注漿:按灌漿料要求,每20kg 灌漿料加2.4L 水,均勻攪拌,拌和均勻無結塊。攪拌好的注漿料宜在25min 內用完。整個注漿需要工人6 人。冬季采用低溫灌漿料,非冬季采用普通灌漿料。
現(xiàn)階段混凝土預制構件的綜合成本遠高于傳統(tǒng)現(xiàn)澆構件的綜合成本,施工企業(yè)及甲方從內心深處存在抵觸心理,存在能不做裝配式就不做裝配式建筑的心態(tài)。
裝配式建筑在國內起步較晚,施工技術比較落后,施工企業(yè)沒接觸過裝配式建筑的相關產品及技術,施工過程比較茫然,一部分專業(yè)的吊裝隊伍及注漿技術人員水平低下,缺乏專業(yè)的技術培訓,專業(yè)素質低下,應對突發(fā)事件能力不足。
一定區(qū)域內構件廠家較少,在構件的采購中沒有選擇余地,產品質量沒有對比,無法進行選購,性價比無法得到體現(xiàn)。
一個預制構件,需要經過拆分、深化設計、定制模板、加工生產等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周期太長,達不到真正的商品。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主要是建筑市場的戶型太多,如果能將建筑市場進行一定的規(guī)劃,比如將開間及進深進行模數化、層高進行統(tǒng)一,窗戶進行統(tǒng)一模數化,編制統(tǒng)一預制構件圖集,這樣廠家進行產品的生產就與甲方無關,可進行同一預制構件的無限生產,施工企業(yè)無須預訂,直接可在建筑市場進行購買,降低作業(yè)周期。
現(xiàn)階段施工中遇到技術難題無法得到解決,缺乏技術指導及技術支持。
比如,插筋與套筒不對應現(xiàn)象,施工中此問題經常出現(xiàn),工人將鋼筋彎折或局部切割,此種處理方式存在安全隱患,但實際中無法避免;注漿是否飽滿,從外表無法檢測,注漿層是否能將預制構件進行有效連接?有效連接能達到多少?如何進行檢測?
目前全國裝配式建筑造價普遍高于傳統(tǒng)現(xiàn)澆,且施工周期縮短不明顯,這與發(fā)達國家的情況恰恰相反,現(xiàn)階段建筑施工單位還未能正真掌握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技術和裝配式項目的管理特點,可挖掘的潛力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