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華,王偉偉,鄒廣慧,董志武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金山分院檢驗科,上海 201599)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最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DN是導(dǎo)致終末期腎?。╡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會發(fā)生腎損傷[1]。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篩查腎損傷,但mAlb并不是判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完美指標[2],因此臨床亟需新的指標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是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生成非常恒定,且不受性別、年齡、肌肉活動、飲食攝入、炎癥反應(yīng)和腫瘤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血清Cys C水平可反映腎小球濾過率,是評價腎小球濾過率的重要指標[3]。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guān)脂質(zhì)運載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是一種分泌型糖蛋白,在成熟中性粒細胞顆粒中被首次發(fā)現(xiàn)[4]。在生理狀態(tài)下,中性粒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和支氣管上皮黏液細胞等可分泌少量NGAL。在病理狀態(tài)下,NAGL主要由免疫細胞、干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表達和分泌,DN患者血清NGAL水平隨腎功能的減退而升高,因此NGAL可作為腎小管損傷標志物,用于判斷DN患者的腎功能損傷程度[5]。近年來,Cys C和NGAL作為判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敏感指標,開始逐步被應(yīng)用于臨床[6]。本研究擬探討血清NGAL和Cys C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價值。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金山分院門診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5例,根據(jù)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分為正常白蛋白尿(normal albuminuria,NA)組(UAER<3 0 mg/2 4 h)、微量白蛋白尿(micro albuminuria,MA)組(UAER為30~<300 mg/24 h)和臨床白蛋白尿(clinical albuminuria,CA)組(UAER>300 mg/24 h)。其中MA組和CA組均診斷為DN。NA組男16例、女13例、年齡(61.13±11.02)歲;MA組男22例、女11例,年齡(60.85±12.04)歲;CA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59.55±9.84)歲。排除有除糖尿病以外的其他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或腫瘤等疾病的患者,及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另選取同期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金山分院正常體檢者78名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46名、女32名,年齡(60.87±10.65)歲。各組間年齡和性別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金山分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研批第(201401)],所有對象均知情同意。
采集所有對象空腹靜脈血3 mL,以1 200×g離心2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比色法檢測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速率法檢測尿素,乳膠免疫比濁法檢測Cys C,顆粒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NGAL,檢測儀器為cobas c702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瑞士羅氏公司),試劑為原裝配套試劑。收集所有對象晨尿中段樣本,采用BN ProSpec特定蛋白分析儀(德國西門子公司)及配套試劑(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尿α1-微球蛋白(alpha1-microglobulin,α1-MG)。所有操作按標準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
采用SPSS 25.0及MedCalc 17.1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正態(tài)性分布檢驗采用K-S檢驗進行。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中位數(shù)(M)[四分位數(shù)(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Bonferron校正和Kruskal-Wallis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價各項指標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MA組和CA組血清尿素、Cr、UA、NGAL、Cys C水平及尿α1-MG水平均高于NA組和正常對照組(P<0.05)。MA組與CA組之間、NA組與正常對照組之間各項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MA組、CA組、NA組及正常對照組各項指標的比較
以UAER 30~< 300 mg/24 h作為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標準。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尿素、Cr、UA、NGAL、Cys C及尿α1-MG單項檢測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分別為0.649、0.713、0.632、0.795、0.869和0.660。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列出NGAL與Cys C的聯(lián)合檢測模型為:Logit(P)=exp(4.206×Cys C+0.035×NGAL-5.792)/[1+exp(4.206×Cys C+0.035×NGAL-5.792)]。NGAL與Cys C聯(lián)合檢測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AUC為0.881。NGAL與Cys C聯(lián)合檢測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AUC高于各項指標單項檢測的AUC(P<0.000 1)。見表2、圖1。
表2 各項指標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
圖1 各項指標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
DN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腎損傷具有可逆性,后期DN的治療效果差,最終會導(dǎo)致ESRD。ESRD患者10年死亡率超過30%[7]。因此,DN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篩查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常用指標為血清Cr、血清尿素、血清UA、腎小球濾過率、尿mAlb等,但這些指標受許多腎外因素,如年齡、性別、身高、肌肉量、膳食結(jié)構(gòu)、機體疾病狀況和藥物以及腎小管分泌等的影響,并不能完全滿足臨床要求。
NGAL常被用作反映腎小管損傷的標志物[8],但其臨床價值目前仍存在爭議。最近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尿液NGAL呈進行性升高[9]。將35.2 ng/mL作為尿液NGAL水平臨界值診斷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腎損傷,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60.45%和70.37%[10]。Meta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NGAL可能對DN分類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且對尿mAlb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潛在腎臟損傷也有一定的預(yù)測價值[11],但仍需要大規(guī)模的前瞻性研究來探討其在DN診斷和風(fēng)險分級中的作用。有學(xué)者對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shù)(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發(fā)生急性腎損傷的患者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顯示血NGAL在PCI術(shù)后2、4、8 h明顯升高,尿NGAL在術(shù)后4、8、24 h明顯升高[12]。因此,腎臟損傷后血NGAL可能比尿NGAL更早出現(xiàn)變化。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MA組和CA組血清NGAL水平均高于NA組和正常對照組(P<0.05)。
Cys C是腎功能損傷的重要標志物,在診斷慢性腎臟損傷方面優(yōu)于血清Cr[13]。Meta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Cys C診斷急性腎損傷的比值比值(95%CI)為23.5(14.2~38.9),敏感性(95%CI)和特異性(95%CI)分別為84%(75%~90%)和82%(74%~88%);尿液Cys C診斷急性腎損傷的OR值(95%CI)為2.60(2.01~3.35),敏感性(95%CI)和特異性(95%CI)分別為52%(41%~64%)和70%(65%~75%)[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MA組和CA組血清Cys C水平高于NA組和正常對照組(P<0.05)。
糖尿病患者無論是腎小球損傷還是腎小管損傷都會導(dǎo)致DN。現(xiàn)有的腎功能指標大多只能反映單一的腎小球或腎小管損傷,易漏診,導(dǎo)致無法早期發(fā)現(xiàn)腎功能損傷。因此,聯(lián)合檢測相關(guān)指標可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NGAL作為腎小管損傷指標,Cys C作為腎小球損傷指標,兩者聯(lián)合檢測能更好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狀況。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NGAL與Cys C聯(lián)合檢測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效能優(yōu)于常規(guī)腎功能指標(血清尿素、Cr、UA、NGAL、Cys C及尿α1-MG)的單項檢測。NGAL與Cys C聯(lián)合檢測對于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篩查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NGAL和Cys C聯(lián)合檢測對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有重要價值,可降低漏診率,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評估及療效觀察提供可靠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