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珠 殷燕云(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 南京 210029)
早發(fā)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指育齡期女性在40歲以前出現(xiàn)卵巢功能減退的臨床綜合征,以月經紊亂(如停經或月經稀發(fā)至少4個月)、伴有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為特征,間隔>4周,連續(xù)2次FSH>25 U/L,常伴有類似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癥狀及性器官的萎縮[1]。西醫(yī)治療以激素替代療法和輔助生殖技術為主[2]。中醫(yī)學并沒有卵巢功能不全的記載,但根據(jù)其臨床癥狀,多歸屬于“月經后期”“月經過少”“經水早斷”“不孕”等范疇。治療方面多以補腎為主,兼顧健脾、疏肝及活血[3]。
導師殷燕云系江蘇省中醫(yī)院生殖醫(yī)學科主任,師從國醫(yī)大師夏桂成,從事婦科臨床工作20余年,擅長多種婦科疾病尤其是不孕癥的診治,對于POI的中醫(yī)治療更是有獨到經驗?,F(xiàn)將其經驗共饗同道。
1.1 腎陰不足,心腎失交為本 夏老提出女性正常月經節(jié)律由心-腎-子宮軸調控,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精神合一,月經周期和生殖節(jié)律方可維持正常[4]。殷師基于以上觀點,認為POI的病機根本在于心腎失交,其中以腎陰虧虛為主,腎水不足與心火亢盛相互影響,最終導致心-腎-子宮軸紊亂,漸致本病?!端貑枴ぴu熱病論》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毙木由辖箤倩穑魃衩?,主血脈,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腎居下焦屬水,藏精,主生殖,為天癸之源。心氣下通于腎,心腎相交,腎氣化生有源,則經血以時下,卵子按時排出;腎陰虧虛,天癸乏源,腎水不足無法上濟于心,心火亢盛于上不能下助腎陽以溫腎水,心-腎-子宮軸調控失司,則經水無法按時滿溢,故經閉不行。
1.2 肝郁脾虛,相互為病為標 《傅青主女科·年未老經水斷》中指出:“有年未至七七而經水先斷者,人以為血枯經閉也,誰知是心肝脾之氣郁乎……而腎水之化,實有關于心肝脾?!盤OI 患者大多求子艱難,社會與家庭施加的壓力較大,長期處于憂思郁結之中。憂思傷脾,郁怒傷肝,故常有肝郁脾虛之證[5],日久延及腎,相互為病。肝藏血,主疏泄,腎藏精,主閉藏,二者精血互生,藏泄有序,對于月經按時來潮起到重要作用。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月經的生成和充盈均有賴于脾胃化生的氣血。故肝失疏泄,脾虛失運,均會影響女性月經節(jié)律,導致月經紊亂,甚至經閉不行。
2.1 滋腎寧心,分期辨治 殷師認為POI的發(fā)生以腎陰虛為本,以心火亢為要,治療上以補腎滋陰,寧心降火為綱,自擬滋腎寧心湯,處方:山萸肉10 g,炙龜板10 g先煎,鉤藤10 g后下,蓮子心5 g,枸杞子10g,茯神10 g,酸棗仁10 g,合歡皮9 g,菟絲子10 g,白芍10 g,懷牛膝10 g。方中山萸肉、炙龜板、枸杞子滋補腎陰,充養(yǎng)天癸;鉤藤、蓮子心清心降火;茯神、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合歡皮疏肝解郁;白芍柔肝養(yǎng)血;菟絲子滋補腎陽,陽中求陰;牛膝活血調經通脈。諸藥配伍,清滋并用,心腎合治。臨證之時,殷師亦注重結合月經周期陰長陽消的節(jié)律加減處方。月經后期血??仗?,陰長陽消,加入當歸、熟地等滋陰養(yǎng)血填精;經間期為氤氳之時,由陰轉陽,加入丹參、五靈脂等補腎活血之品,促進卵子排出;經前期血海充盈,陽長陰消,加入巴戟天、鹿角霜等溫補腎陽,佐以滋陰,推動陰陽的轉化。
2.2 疏肝解郁,健運脾胃 女子以肝為先天,情志拂逆,肝氣郁結,血行不暢,則沖任不利,故疏泄肝氣亦為治療要點。理氣之品易耗傷陰分,所以殷師疏肝解郁的同時,又注重顧護陰液,選用香附、柴胡、郁金調暢氣機,白芍、當歸滋陰柔肝?!毒霸廊珪D人規(guī)·經不調》中提到: “調經之要,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養(yǎng)腎氣以安血之室”[6],指出健運脾胃、充養(yǎng)氣血亦為調經之要。健脾燥濕之品有礙于復陰,滋陰養(yǎng)血類又有礙于脾運,二者有時難以協(xié)調[7],故殷師常在滋腎寧心方劑加入黨參、炒白術、陳皮、砂仁等平和運脾之品,脾運得健,氣血充盛,助后天以養(yǎng)先天。
2.3 重視睡眠,調暢情志 繁忙的工作使很多女性作息紊亂,睡眠過晚,而熬夜容易耗傷腎陰,導致癸水不足,氣火上炎,心氣不得下降[8]。故殷師在治療時注重睡眠情況,強調睡眠宜早、宜沉、宜足,建議患者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以適應晝夜變化,達到天人相應,符合陰陽消長變化的規(guī)律。此外, POI患者面臨的壓力較大,常因生育坎坷思慮過多,郁結于內,殷師在問診過程中時常耐心開導,勸慰患者放寬心態(tài),進行自我調節(jié),給予疾病向愈的信心,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馮某,女,30歲,因“月經紊亂1年、閉經4月”于2018年11月23日就診?,F(xiàn)病史:患者13歲初潮,既往月經規(guī)律,6~7/27~29天,量中,色紅,無腹痛。1年前因意外妊娠行人流術,術后出現(xiàn)月經紊亂,約20~80日1行,量中,色黯,伴腰酸。2018年5月于當?shù)蒯t(yī)院就診,查性激素,F(xiàn)SH:38.4 IU/L,LH :25.94 IU/L,E2:18.7 pmol/L。予中藥調理癥狀稍有緩解。2018年7月復查性激素,F(xiàn)SH:32.7 IU/L,LH:20.4 IU/L,E2:19.6 pmol/L。LMP:2018年7月15日。生育史:0-0-1-0。刻下:閉經4月,自測尿妊娠試驗陰性,帶下量少,偶有烘熱,汗出較多,煩躁易怒,納可,夜寐欠安,多夢易醒,二便調。舌紅、苔少,脈細弦。查尿TT(-);婦科陰超:內膜4.3 mm,雙側未見明顯卵泡。中醫(yī)診斷:閉經(心腎不交證)。西醫(yī)診斷:早發(fā)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治以補腎滋陰,寧心降火,方選滋腎寧心湯加減。藥用山萸肉10 g、炙龜板10 g先煎、鉤藤10 g后下、蓮子心5 g、枸杞子10 g、茯神10 g、酸棗仁10 g、合歡皮9 g、白芍10 g、懷牛膝10 g、太子參10 g、浮小麥30 g。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溫服。囑其放松心態(tài),監(jiān)測BBT。
2018年12月7日二診:服藥后患者烘熱緩解,汗出較多,仍感心煩易怒,夜寐夢多,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辨證同前,原方加用炙遠志6 g、香附9 g,21劑,早晚溫服。繼續(xù)監(jiān)測BBT。
2019年1月6日三診:汗出不顯,自述帶下增多,BBT呈不典型雙相,原方去太子參、浮小麥,加丹參10 g、五靈脂10 g、紫石英10 g,7劑,早晚溫服。
2019年1月17日四診:2019年1月15日月經來潮,刻下經周第3天,經量中等,色紅,夾有少量血塊,無腹痛。 復查FSH :27.9 IU/L,LH :14.9 IU/L,E2: 20.1 pg/mL。
其后每診隨癥加減,治療3個月后,患者月經可按月來潮,量中、色紅。復查性激素及B超均正常。繼服上藥鞏固治療。
按:本病案中患者七七未至而月經稀發(fā),結合其高FSH水平、低雌激素水平及臨床表現(xiàn),POI診斷明確?;颊呷肆餍g后,陰血虧虛,沖任受損,胞宮無血可下,故月經紊亂甚至閉經;陰血虧虛日久,腎臟陰精不足,無以上濟于心,心腎失交,心火獨亢,故見心煩、多夢;“汗為心之液”,陰虛心火偏旺,迫汗外泄,則烘熱時作、汗出較多。殷師認為當滋陰為本,治心為重。初診時以滋腎寧心湯補腎滋陰、清心安神;二診烘熱不顯,仍有多汗、心煩、多夢,繼續(xù)予交通心腎、安神斂汗之品,滋養(yǎng)心腎之陰以治本。三診帶下增多,佐以補腎助陽之品,滋陰助陽、陰陽并重。本案患者病機虛實夾雜,為心火亢腎陰虛型心腎失交,殷師治療時把握病機,辨證準確,始終將滋陰補腎、寧心安神貫徹始終,最終腎陰得養(yǎng),心神得安,心腎相通,陰陽和合,血脈通暢,月事以時下。
隨著社會壓力的逐漸增大,POI的發(fā)病率呈增長趨勢。西藥的激素替代治療能顯著緩解癥狀,但有一定的致癌風險,并且停藥后機體可再次出現(xiàn)低雌環(huán)境[9]。研究表明,中藥具有多環(huán)節(jié)、多靶點的整體調節(jié)作用,能夠提高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性,促進卵泡與子宮發(fā)育,以恢復和改善卵巢功能[10]。中藥不良反應小,臨床上可長期服用,應當加以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