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要:現(xiàn)當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增速,人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較大提高,小型車輛和大型運輸車輛的擁有量在逐步增加,為了滿足各類型車輛的出行,人們對公路的實際需求量越來越大,國家對公路橋梁的建設項目加大了投入。隨著工程技術的發(fā)展,公路橋梁的建設水平越來越高,工程建設的項目更加復雜,尤其是立交橋以及高架橋等各類型橋梁的出現(xiàn),對于軟土地基方面的處理的技術指標要求變得更高。對于部分土質硬度比較低,沙粒相互之間的間隙大、透水性低,對工程質量的影響較大,軟土地基處理得當,會讓工程更加安全。基于此,文章主要討論了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要點。
關鍵詞:公路橋梁;軟土地基施工;關鍵技術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我國交通運輸行業(yè)也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作為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保障性行業(yè),公路橋梁工程對于保障民生,促進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由于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的環(huán)境比較特殊,經常會遇到因地質情況不同而造成施工質量的問題。軟土地基就是影響公路施工的一大重要因素,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就會導致橋梁出現(xiàn)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的交通發(fā)展。本文將從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的特點與危害、軟土地基問題處理以及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具體應用三個方面進行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1軟土地基及施工現(xiàn)狀
軟土地基是指壓縮層主要由淤積、淤積質土、雜填土或其他高壓縮性土構成的地基,承載能力很低,一般不超過50kN/m2,透水性也很小,含水量較大,容易產生形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路橋梁工程的壓實施工。公路橋梁建設或多或少存在地基問題,薄厚分布不均勻的軟土層,極易出現(xiàn)地基荷載偏移問題,一旦建筑物中出現(xiàn)沉降現(xiàn)象,就可能造成地基土剪切破壞,導致整體偏移。軟土地基處理是公路橋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公路橋梁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為了延長公路橋梁的使用壽命,必須根據(jù)軟土地基施工現(xiàn)狀找到公路沉降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和解決。調查顯示,導致公路橋梁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即來自深層地下水的汲取及來自地面的淺層降水。要加固軟土地基結構,增強壓實度。很多企業(yè)忽視了地基壓實施工環(huán)節(jié),沒有及時處理問題,導致公路橋梁使用壽命縮短。其次地基穩(wěn)定性還受大氣濕度的影響,當遇到刮風下雨天氣,橋面會產生大量積水,致使橋梁受到侵蝕,影響橋梁的耐久性。
2公路橋梁軟土地基施工的關鍵技術
2.1現(xiàn)場勘察設計要點控制
軟土地基施工技術應用涉及到諸多的環(huán)節(jié),需要從前期的勘察設計等工作控制方面加強重視,只有做好現(xiàn)場的勘察設計工作,才能有助于為實際工作的落實打下基礎。軟土地基處理能為公路橋梁工程質量提高起到積極作用,而現(xiàn)場勘察設計是比較基礎性的工作在,這是提升軟土地基施工質量,為實際施工工作質量控制打下基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保障施工方案的科學合理,才能真正為實際工作的落實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施工現(xiàn)場有不同的區(qū)域,結合不同區(qū)域軟土地基不同性質,通過采取相應的處理方式,制定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案,安排好相關的處理設備以及材料,只有在準備環(huán)節(jié)做好有效質量控制,才能為軟土地基的正式處理工作的落實打下堅實基礎。
2.2置換法
1)應用復合地基法處理軟土地基時,主要在原地基土質中使用,采用增加樁體的方式分擔部分土質的荷載,復合地基法置換原土體達3%~25%的土體量,才能顯著提升地基的荷載承重能力。當然置換所用的材料只要達到相同的效果就可以進行替換,如目前經常采用碎石樁置換原地基土質,但是置換的量一般需要達到原地基量的40%左右。
2)采用置換法處理公路軟土地基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樁長效應。樁長效應會影響置換法應用效果的相關因素,同時加強對碎石樁的重視程度,2cm是碎石樁方法應用的分界線。對于小于2cm的碎石樁為了提升地基負荷能力,可以適當延長碎石樁的樁長。在置換法應用環(huán)節(jié)中,還需要考慮石灰樁的應用特征,石灰樁對垂直方向荷載的傳遞值遠超過碎石樁,石灰樁作用效果明顯。
3)采用置換法處理公路軟土地基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樁的端阻作用。當應用置換法的過程中,樁存在端阻作用,對于碎石樁而言,在一種情況下,碎石樁長度在基礎寬度2.5倍以上,將置換法應用在軟土地基處理過程中,可不考慮樁端阻作用對施工方法形成的影響。不同樁端阻作用效果不同,石灰樁的端阻隨著石灰樁長度的增加呈遞減趨勢。
2.3排水固結技術
公路橋梁施工中,處理軟土地基的關鍵在于控制軟土地層中的含水量。垂直排水固結技術是軟土地基施工技術之一,適用于軟基埋深大于3m、填土高度低于7.5m的軟土路基。具體技術要點如下:(1)在軟土地基中設置排水體時,其間距應控制在0.9~1.2m。垂直放入的排水體,可自軟土層豎向進入硬土層,若使用塑料排水板,其布設深度需小于30m。深度大于25m后使用其他排水板。(2)應用垂直排水固結技術時,施工人員可在路堤內加筋,或鋪砌2層土工格柵,并且每隔50m在排水路段中進行試打,以此確定排水體最終的深度。(3)公路橋梁工程在施工設計時,應結合軟土地基特點、處理難度,提前計算工后沉降誤差。對小于30cm的公路路基以及小于20cm的橋梁或涵洞路基,其沉降誤差可控制在0.2~0.5cm。地基整體填筑時間為6~13個月,軟基預壓期5~26個月。
2.4強夯加載法
通過施加外部沖擊力,將軟土地基中多余的水分擠出,讓原本松散的結構變得密實,降低軟土空隙率,達到提高土體強度的效果,這種方法即為強夯加固技術。其核心設備是一臺大噸位的重錘,根據(jù)軟土厚度和地基荷載要求的不同,可以選擇10t、20t甚至更大噸位的重錘。然后使用吊索將其拉升到一定高度,松開吊索使其自由下落,沖擊軟土地基,達到密實、加固效果。該方法適用于那些軟土層較厚但是范圍較小的情況,在強夯加載時,可以先進行5~10遍夯擊,然后利用儀器檢測地基強度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再增加數(shù)次夯擊,直到達標后轉移到下一位置繼續(xù)施工。
2.5粉噴樁技術
采用粉噴樁技術處理軟土地基,使地基的表面具有較強的抗壓性。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就是發(fā)揮固化劑的作用,在特殊的壓力作用下將固化劑逐漸壓入地基中,固化劑與水產生化學反應后,使得軟土地基產生固結。軟土地基的土壤中有較高的含水量,將其中的水分排除一些,可以起到加固作用。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對軟土地基進行排水作業(yè),在壓力作用下將土壤中的水分排出,同時進行砂墊層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軟土沉降,提高地基的穩(wěn)定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公路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做好軟土地基的施工工作,還應加強對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研究,使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在實踐中逐步完善,以有效減少因軟土地基問題而導致的公路橋梁病害發(fā)生,從而延長公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張生明.淺析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J].智能城市,2018,(23):73-74.
[2]藺曉寧.對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探討[J].門窗,2019,(11):128-129.
[3]萬長亮.公路橋梁工程中橋涵軟土地基的施工處理分析[J].同行,2018,(14):119-120.
[4]曹澤民.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淺析[J].居舍,2018,(1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