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輝
中山市陳星海醫(yī)院 (廣東中山 528415)
肺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肺癌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針對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研究也不斷深入。多數學者認為,循環(huán)腫瘤細胞可以作為評估化療效果的指標之一[1]。本研究探討晚期肺癌患者化療前后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變化和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2月22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系統(tǒng)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52例。對照組男41例,女11例;年齡41~84歲,平均(62.83±2.84)歲;CT2N2M1c Ⅳb期19例,CT4N3M1b Ⅳa期1例,CT3N3M1a Ⅳa期28例,CT2N3M1b Ⅳa期1例,CT2N2M1a Ⅳa期1例,CT3N2M1b Ⅳa期2例。試驗組男46例,女6例;年齡45~72歲,平均(62.39±3.81)歲;CT2N3M1c Ⅳb期21例,CT4N3M1a Ⅳa期1例,CT2N2M1b Ⅳa期1例,CT3N3M1a Ⅳa期22例,CT2N2M1a Ⅳa期1例,CT4N2M1a Ⅳa期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2015年版《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中關于肺癌的診斷標準[2];按照國際抗癌聯(lián)盟第七版[3]中關于肺癌TNM分期的標準,屬于Ⅲb~Ⅳ期;生存周期預計>3個月。排除標準:存在化療禁忌證的患者;合并嚴重貧血、感染、胸腔積液的患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受損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拒絕參加研究的患者。
對照組僅接受常規(guī)對癥治療,包括營養(yǎng)支持、補液等。
試驗組接受化療:順鉑(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812,2 ml:10 mg)靜脈滴注,劑量25 mg/m2,d1-3;多西他賽(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543,0.5 ml:20 mg)靜脈滴注,劑量75 mg/m2,d1,共治療6個周期。
比較兩組免疫功能指標和循環(huán)腫瘤細胞[4]的變化情況。
治療前,兩組CD4+、CD3+、CD4+/CD8+、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CD4+、CD3+、CD4+/CD8+、NK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后CD4+、CD3+、CD4+/CD8+、NK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NK 為自然殺傷細胞
組別 例數 CD4+(%) CD3+(%)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2 22.47±3.81 23.58±2.45 43.86±4.92 45.71±3.85試驗組 52 22.45±3.55 27.73±3.85a 43.67±4.14 48.71±3.55a t 0.027 6.557 0.213 4.130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CD4+/CD8+ NK(%)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2 1.14±0.31 1.15±0.33 10.05±2.41 10.35±1.45試驗組 52 1.16±0.23 1.38±0.31a 10.08±2.34 12.44±1.34a t 0.373 3.663 0.064 7.633 P>0.05 <0.05 >0.05 <0.05
試驗組治療后循環(huán)腫瘤細胞數量>0、>5、>10的占比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循環(huán)腫瘤細胞于1869年首次在癌癥患者體內被發(fā)現,是指原發(fā)性或轉移性的腫瘤病灶上因外界因素或自發(fā)因素脫落進入血液的細胞[5-6]。有研究指出,血液中的循環(huán)腫瘤細胞是癌癥發(fā)生轉移的前提,也是轉移病灶形成的關鍵一環(huán),故將其作為癌癥患者預后預測指標的可行度較高[7]。化療藥物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同時,也會對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白細胞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臨床上用于治療肺癌患者的鉑類、紫杉醇類化療藥物均可介導T 淋巴細胞,能夠特異性識別體內的腫瘤細胞,從而提高T 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增強T 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能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強其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8-10]。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無明顯變化,但試驗組治療后免疫功能優(yōu)于治療前且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試驗組循環(huán)腫瘤細胞數量>0、>5、>10的占比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化療可有效抑制患者的腫瘤細胞增殖,進而抑制腫瘤細胞的擴散、轉移。
表2 兩組循環(huán)腫瘤細胞數量分級比較[例(%)]
綜上所述,化療能夠抑制晚期肺癌患者腫瘤細胞的轉移,提升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延緩疾病的進展,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