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洪
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 (江西贛州 341411)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老年患者是CAP死亡的主要群體。西醫(yī)治療CAP著重于抗感染加以對癥支持治療,雖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病情易反復,疾病控制效果欠佳[1]。中醫(yī)學將CAP的病機歸結為痰熱壅肺、肺失宣肅,在治療中以宣肺化痰、清熱解毒為基本治療方法[2]。清氣化痰湯始載于《醫(yī)考方》,具有理氣止咳、清熱化痰之效?;诖?,本研究探究清氣化痰湯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對老年CAP患者血清炎癥介質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老年CAP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試驗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5~79歲,平均(72.14±3.08)歲;病程1~6 d,平均(3.26±0.71)d。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64~80歲,平均(71.86±3.79)歲;病程1~6 d,平均(3.31±0.69)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診斷標準:西醫(yī)參照《中國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及治療指南》[3]中疾病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癥狀,聽診可聞及肺部濕啰音,胸部X 線片檢查可見斑片狀或片狀浸潤性陰影,實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水平>10×109/L 或<4×109/L;中醫(yī)符合《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醫(yī)診療指南》[4]中痰熱壅肺證辨證標準,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黃稠,喘息氣粗,發(fā)熱口渴,心煩喜嘔,腹脹便秘,小便赤短,納呆,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與本研究前未使用抗生素治療;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其他肺部疾病;合并支氣管擴張、血氣胸等呼吸系統(tǒng)疾??;存在心、肝、腎等功能障礙。
對照組行西醫(yī)治療:將2 g 頭孢曲松鈉(華北制藥河北華民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3235,規(guī)格1 g)與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碧迪醫(yī)療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212]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d;將0.5 g 阿奇霉素(山東齊都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24)與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d;另將0.5 g 左氧氟沙星(江蘇奧賽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524,5 ml:0.5 g)與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2 d 送檢痰標本行細菌培養(yǎng),若體溫>39 ℃,留取血標本行細菌培養(yǎng),并依據(jù)細菌培養(yǎng)藥敏試驗結果調(diào)整抗生素用藥。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清氣化痰湯治療:組方為膽南星、枳實、陳皮各10 g,黃芩、制半夏、苦杏仁、茯苓各15 g,瓜蔞20 g,將組方中藥物加水煎煮取汁250 ml,分早晚兩次服用。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7 d。
(1)中醫(y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及治療7 d 后,采用0~3分評分法對患者咳嗽、發(fā)熱、痰黃、大便干結等中醫(yī)癥狀進行評估,癥狀越嚴重,總評分越高。(2)血清炎癥介質:于治療前及治療7 d 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對血液標本行離心處理后留取上層血清,檢測超敏C 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細胞計數(shù)(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 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7 d 后 t P試驗組 40 16.37±3.48 5.19±1.43 18.794 0.000對照組 40 16.40±3.21 10.39±1.28 10.999 0.000 t 0.040 17.136 P 0.968 0.000
治療前,兩組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 后,試驗組hs-CRP、PCT、WB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注:hs-CRP 為超敏C 反應蛋白,PCT 為降鈣素原,WBC 為白細胞計數(shù)
組別 例數(shù) hs-CRP(mg/L)治療前 治療7 d 后試驗組 40 77.42±16.35 6.28±1.16對照組 40 77.38±16.72 11.72±2.69 t 0.011 11.745 P 0.991 0.000組別 例數(shù) PCT(g/L)治療前 治療7 d 后試驗組 40 0.55±0.04 0.14±0.01對照組 40 0.54±0.03 0.29±0.02 t 1.265 42.426 P 0.210 0.000組別 例數(shù) WBC(×109/L)治療前 治療7 d 后試驗組 40 13.82±2.13 7.04±2.18對照組 40 14.03±2.06 8.93±2.74 t 0.448 3.414 P 0.655 0.001
CAP是呼吸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中醫(yī)學依據(jù)其癥狀表現(xiàn)將其歸結為“咳嗽”“風溫肺熱病”等范疇?!秲?nèi)經(jīng)》中記載“年四十,陰氣自半,起居衰矣”,提出老年人因氣血不足,衛(wèi)外功能較低,易外感風熱或風寒。因部分老年CAP患者發(fā)病時癥狀較為隱匿,無法及時就醫(yī),導致風寒侵體化熱,或風熱之邪入侵,熱陷于里,煎灼津液,煉液成痰,當痰熱互結,壅堵肺竅、肺失宣肅,引發(fā)咳嗽、咳痰、發(fā)熱等臨床癥狀,故臨床治療宜清熱化痰肅肺[5]。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芩中的黃芩苷具有確切的抗炎作用,同時還可抗病毒、清除自由基、提高機體免疫力,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治療中可發(fā)揮抗炎、解熱鎮(zhèn)痛的作用;瓜蔞中的氨基酸具有較好的祛痰作用,其中半胱氨酸能夠降低痰液黏度,使其易于咳出天門冬氨酸能夠減輕組織炎癥損傷,具有稀釋痰液、祛痰效果,從而減輕呼吸道疾病急性炎癥反應引發(fā)的咳嗽等癥狀[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 后,試驗組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表明與單純西醫(yī)治療相比,聯(lián)合清氣化痰湯治療有助于改善老年CAP 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病情。清氣化痰湯具有理氣止咳、清熱化痰之效。組方中膽南星與瓜蔞為君藥,其中膽南星清熱化痰、息風定驚,瓜蔞寬胸散結、清熱滌痰、潤燥滑腸;黃芩、制半夏為臣藥,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制半夏止咳化痰、消腫止痛;枳實、陳皮、苦杏仁為佐藥,枳實化痰除痞、破氣消積,陳皮滋陰潤燥、理氣健脾,苦杏仁止咳平喘、化痰降氣;茯苓為使藥,利水滲濕,杜絕生痰之源[7]。
hs-CRP 屬急性期反應相蛋白,于感染后2~48 h 達到高峰,其水平高低可充分反映患者肺炎感染程度;PCT 在正常人體中含量極低,其水平高低與病情嚴重程度成正相關,臨床可根據(jù)PCT 水平變化指導抗生素的使用,并評估預后;WBC可反映機體免疫功能,患者感染后其水平明顯升高[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 后,試驗組hs-CRP、PCT、WB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老年CAP 患者有大量炎癥細胞滲出,經(jīng)清氣化痰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后炎癥得到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清氣化痰湯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老年CAP 患者有助于改善中醫(yī)證候,降低炎癥介質水平,緩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