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絕
有資料記載,她一共殺了589個人。每一個都是少女。每一個少女都必須是處女之身。而之所以大開殺戒,是因為她堅信,少女的血有著一種神奇的力量。用其沐浴、擦拭皮膚,可以使自己重回青春。
這個女人,是巴托里伯爵夫人,原名叫伊麗莎白。
殺人這么多,歷史對她的評價自然不會好。有人說她就是心理變態(tài),也有人說,她是歷史上最邪惡的女人。邪惡——對,她是邪惡的,但卻又不能僅僅只用這一個詞概括。就像《女伯爵》影片中的開頭臺詞: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歷史,可能不過是勝利者編寫出來的謊言。今天要講述的,不只是歷史上的伊麗莎白,還是我眼中的她……
伊麗莎白出生于公元1560年,在歐洲匈牙利。出生時,她身邊圍著很多人。一個是自己父親,一個是巴托里貴族家族的長子,納達斯迪,很小,幾歲大。看到是女兒,父親就向小男孩努努嘴,指著伊麗莎白說:“以后,她就是你的妻子?!?/p>
這一句話,為伊麗莎白塑造了極具悲劇性的一生。童年時,戰(zhàn)士當著她的面,將一個戰(zhàn)俘斬殺,伊麗莎白扭過頭,不敢看。但母親摁住她的腦袋,要求必須直視殺戮、血腥。因為巴托里貴族驍勇善戰(zhàn)。作為未來的伯爵夫人,她不能柔情,只能無畏。
十幾歲的時候,伊麗莎白戀愛了。對方是一個平民小子。她逃出宮殿,和心上人在田野偷偷約會。不久,母親知道了這一切。
兩人被抓,伊麗莎白苦苦求情:“媽媽,我愛他……”但話音剛落,平民小子就被處以死刑。
是伊麗莎白母親下的命令。她告訴女兒:“你誰都不能愛,因為你將是伯爵的女人。”
15歲那年,伊麗莎白和納達斯迪完婚,頭銜為:巴托里伯爵夫人。
婚后,兩人育三女一子。但由于是政治聯(lián)姻,兩人沒什么感情。再加上納達斯迪常年在外征戰(zhàn),聚少離多,婚姻不過一個空殼罷了。她從未真正愛過丈夫。
1604年,納達斯迪擊敗敵軍凱旋。但回到家,他突然臥病不起,不久病亡。
在首領遺體旁邊,眾人哀哭一片。只有伊麗莎白,神情木訥,兩眼空洞,不哭,也不說話。像是沉浸于巨大的悲傷,卻又像是對喜悅的極度克制。
我懷疑是后者。因為這一刻,她重獲自由。
不止是自由,還有權(quán)力。
在子女成年之前,巴托里家族的軍隊、財產(chǎn)、賦稅皆由她全權(quán)管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僅次于匈牙利的國王。
次年,伊麗莎白迎來命運的二次轉(zhuǎn)折。那是宮廷貴族的一場交際宴會。熙熙攘攘人群中,伊麗莎白忽然被一名男子所吸引。她不自覺地走了過去。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還是個大男孩,很年輕,濃眉大眼,笑起來極具感染力。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圖爾索,您是巴托里伯爵夫人?”
“是的。”“您一向精明能干,聽說很多人都怕你?!薄澳悄悻F(xiàn)在有恐懼么?”“不,絲毫沒有?!眻D爾索看著她的眼睛,始終微笑著。
那天下午,兩人聊了很多,也喝了很多酒。借著酒意,伊麗莎白把臉湊近大男孩,閉上眼說:“吻我?!?/p>
“現(xiàn)在么?當著眾人的面?”伊麗莎白點點頭。圖爾索遲疑一會,吻了上去。
這一吻,兩人一發(fā)不可收拾。當天晚上圖爾索就坐上了伊麗莎白的馬車,去往宮殿。
月光透過天窗,照進房內(nèi),落在一對男女身上。他們正鎖住彼此的脖子,用力吸吮著對方嘴唇……
此時,伊麗莎白39歲,圖爾索21歲。
伊麗莎白把這事告訴了自己的親信。親信提醒:“您呀,就當是享樂,不要太當真?!钡聋惿追瘩g:“不,我從未有過這種心動的感覺,哪怕是少女的時候,也從未有過?!?/p>
這幾個月時間里,兩人瘋狂愛著。白天互相寫信,晚上圖爾索就避開旁人,偷偷溜進城堡——而那頭,是早已迫不及待的伊麗莎白。
需要提一下圖爾索的身份,他也是匈牙利某貴族之子。家族的軍事、財富能力雖然不及伊麗莎白,但也屬上流階層。論地位,大家平起平坐。所以,當圖爾索父親知道后,大為惱怒。兒子身為貴族伯爵,居然跟一個寡婦廝混?對方年齡還跟自己差不多?
必須阻止!他給圖爾索安排了一場婚事。對方17歲,膚白貌美富商之女?!澳悴灰僖娨聋惿祝院蠛退Y(jié)婚?!?/p>
可見,又是一場家族聯(lián)姻。
圖爾索嘗試反駁。但反駁終究沒用。封建時代,平民子女都必須聽父母之言,更何況貴族呢?
那一夜,他再次混進伊麗莎白的城堡。一場翻云覆雨之后,兩人趴在那,靜聽彼此的喘息聲。
圖爾索開口:“我要結(jié)婚了,父親安排的婚事?!币聋惿住芭丁绷艘宦?,沒有驚訝?!拔覐臎]有妄想和你結(jié)婚,我知道自己即將老去……就讓我做你的終身情人,可以嗎?”
圖爾索答應。在朦朧夜色之中,伊麗莎白割下圖爾索的一束頭發(fā),作為收藏。因為明天,圖爾索就走了,回自己的家族,和另一個女人結(jié)婚。此去一別,不知什么時候再見。而頭發(fā),是他唯一能留下的東西。
那天之后,伊麗莎白每天都會站在城堡最高處,向某個方向眺望。那是圖爾索家族的領地。有路人問:“伯爵夫人,您好像在等一個人。”伊麗莎白說:“是的,但連一封信都沒有收到?!?/p>
隨著時間的推移,伊麗莎白陷入惶恐。她跑到基督教堂,含淚祈禱:上帝啊,我胸口像是插了一百把匕首,劇痛無比。你為何給我一段美好的愛情,又迅速奪走?
在臥室,她取出圖爾索的頭發(fā),用匕首在胸口劃開一道口子。鮮血直流。然后,把頭發(fā)塞進自己體內(nèi)。咬著牙,一針一線縫上。
她想以這種特殊而殘忍的方式,與圖爾索廝守。某個下午,伊麗莎白騎馬出門散心。途中,手下傳來一個消息:“前幾天有人看見,圖爾索伯爵身邊多了一個女孩,好像是她的妹妹?!?/p>
聽罷,伊麗莎白內(nèi)心崩塌。她忍住情緒,佯裝無所謂:“那是他的妻子吧?他可沒有妹妹?!?/p>
回到城堡,伊麗莎白立刻走進書房。她給圖爾索寫了一封信。“請不要愚弄我的感情,快告訴我,你究竟愛不愛我?請速回信?!?/p>
圖爾索是結(jié)婚了,娶了那個富商之女。但伊麗莎白不知道的是,她寄出的信,根本沒有到達圖爾索之手。被誰截取了?圖爾索父親。
為了讓兒子對那個寡婦死心,他在城堡內(nèi)散播了很多謠言。大意是,伊麗莎白是個蕩婦,已經(jīng)有了新歡。
圖爾索父親還偽造了兩封信。一封是寄給自己兒子,內(nèi)容多是一些絕情的話,說自己已經(jīng)有新歡……而“提筆人”,是伊麗莎白。另一封,寄給伊麗莎白。內(nèi)容大致是:“對不起親愛的,我把愛情和尊敬弄混了。我現(xiàn)在想到你,就想到我去世的母親……我要娶一個年輕的女孩,才17歲,我只鐘情于她?!薄疤峁P人”,是圖爾索。
看完信,伊麗莎白哭成淚人。她連續(xù)幾天幾夜都無法進食,不理政事,身體日漸衰敗。直至一天,她冒出想法,是不是圖爾索嫌自己老了?是不是自己再年輕一些,就有資格再擁有愛情?
她忽然站起來,命令侍仆:“趕快,現(xiàn)在就給我打扮!”可能被主人的臉色嚇到,梳妝時,侍仆手有點抖,弄疼了伊麗莎白。她頓時暴怒,拿起木梳,用力砸向侍仆的頭。
“嘣”,侍仆撲倒在地。而伊麗莎白的手,也沾滿了對方的血。那個片刻,她像是中了魔似的,坐在鏡子前,用鮮血均勻涂在臉部。然后,微微抬起頭,轉(zhuǎn)了轉(zhuǎn)。她笑了。
因為她出現(xiàn)幻覺,涂上鮮血后的臉,皺紋明顯少了很多。那天晚上,她問了侍仆幾個問題?!澳愣啻??”“15歲?!薄澳阌袥]有和男人發(fā)生過關(guān)系?”“沒有。”自此,伊麗莎白一夜成魔。
因為她開始迷信,處女之身的血,能使自己變得年輕。
幾天后,那個年幼的侍仆,死了。原因是放血過多。
接著,第二個,第三個。起先只是用鮮血來擦拭皮膚。到后來,伊麗莎白愈發(fā)瘋狂,用鮮血洗臉、沐浴。整個城堡都彌散著濃濃的血腥味。
伊麗莎白經(jīng)常問手下:“我有沒有變得年輕?是不是有點效果?”出于恐懼,大家連連點頭。甚至拍馬屁的人都有,說她現(xiàn)在簡直就像回到了20歲。就這樣,皇帝的新裝從未被揭發(fā)。在眾人的追捧中,伊麗莎白徹底喪失心智。她制造了一個“取血機”,高達幾米。外看像是一個煉丹爐,內(nèi)看就是人間地獄——里面全由鋒利的金屬尖銳物組成。進去是活人,出來則是一具干尸。
有資料記載,每個月,伊麗莎白要用10個少女。起先,伊麗莎白以“缺少侍仆”的名義,廣招少女。
但時間一久,當?shù)匕傩瞻l(fā)現(xiàn)不對勁。為什么女孩們都有進無出?人去哪里了?
惶恐在當?shù)厣㈤_,再也沒有人把女兒送去城堡當侍仆。但伊麗莎白已經(jīng)瘋了。血,處女的血,成了她維持生命的必須。她開始動用武力,明搶。而這也直接加速了她的滅亡——其管轄百姓恐懼變?yōu)閼嵟?,向匈牙利國王?lián)名上書,控訴伊麗莎白的罪行。
某天,伊麗莎白接到仆人消息:城外有2名騎士,正飛奔而來。她隱約猜到是誰。往窗口一看,果然,其中一個就是圖爾索。她頓時欣喜若狂。急忙跑下樓梯,到城門口迎接。
那一刻,伊麗莎白捧著對方的臉,聲音幾乎顫抖:“為什么你在信中說的話那么殘忍?”圖爾索回答:“我不懂你的意思,我還想問你為什么絕情!”“難道那封信不是你寫的嗎?”“寫了什么?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你啊?!?/p>
發(fā)現(xiàn)只是一場誤會后,伊麗莎白仿佛五雷轟頂。她咆哮道:“為什么上帝讓我們年齡相差二十歲?!”
但伊麗莎白沒有過分悲傷。她和圖爾索接吻,上床,享受人生最后一個值得留戀的夜晚。因為她知道,黎明破曉之時,即是自己的末日——圖爾索不是尋找愛情的,而是國王派來的調(diào)查官。
1611年,伊麗莎白被押往宮廷。三名協(xié)助殺人的侍仆,被處以死刑。而伊麗莎白由于自己的貴族血統(tǒng),免于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她被終身囚禁在一個小房間內(nèi),不得踏出房間半步。
門被封死,上面只留有幾個很小的洞。仆人用這個給她遞飯,她用這個窺看外面的世界?;蛘哒f,等一個人。
那個人,沒有來。但這一次,她沒有等太久,她用牙齒咬住自己的手腕動脈,越咬越深,像是對自己犯下罪孽的一種償還。
之后,她死了。倒在自己的血泊之中。在最后的自殺時刻,伊麗莎白向上帝禱告:如果有來生,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男人。他們靠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了上帝,然后擁有鳥,獅子,女人,人間的一切。我什么都沒有。愛是插在我背后的匕首。
這個禱告,是伊麗莎白一生最好的注解——589條人命毀于她,而她,毀于愛情,以及歷史本身的缺陷。
如果那個平民小子沒有被殺。如果她沒有被強迫成為巴托里伯爵夫人。如果那個時代對女性沒有那么多禁忌,允許一個39歲的女人去愛一個21歲大男孩,誰又能知道,歐洲歷史上會不會少一個殺人女魔,而多一個溫婉順遂的女伯爵?
歷史已經(jīng)走過幾百個年頭,它還將繼續(xù)走下去。帶著遺憾和誤解,以及一個殺人女魔的遺愿——如果有來生,我希望永無離別,永無恐懼,自由地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