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盛基
貞觀年間,幾個奴仆聯(lián)手偷盜宮中財寶,被大臣長孫順德發(fā)現(xiàn)了。按律本應斬首示眾,可幾個奴仆向長孫順德賄賂了一些絲絹之后,事情就被壓了下來。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丑聞最終還是暴露了,而且傳到了太宗李世民的耳朵里。太宗很生氣,對近臣說:“順德是開國元勛,地位高,爵祿厚,富貴無邊,連國庫都可以與我共享,怎么會不守氣節(jié),不顧名譽,干出受賄的丑事呢?”太宗惋惜他的功勞,不忍問罪,思量再三,想出一招。
一天,太宗召集五品以上官員上朝議事。一開始,太宗就直截了當?shù)毓剂碎L孫順德受賄之事。正當長孫順德面如土色、汗流浹背地等待處置下文之時,太宗卻問眾大臣:“長孫順德受賄數(shù)十匹絲絹,說明了什么?”眾大臣面面相覷,誠惶誠恐,不敢作聲。太宗大聲說:“說明了他家缺絲絹??!來人,把我獎給他的絲絹抬上來,讓他親自背回家去!”很快,一大摞絲絹壓在了長孫順德的背上。再看長孫順德,羞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紫一陣青一陣,欲卸不敢,欲背不能,像被凍僵了一樣杵在那里。
有大臣問太宗:“長孫順德貪贓枉法,罪不可恕,陛下怎么反而賜他絲絹呢?”太宗說:“人是有悟性的,給他這點絲絹,對他來說勝于刑罰。如果他仍然不覺慚愧,那就像禽獸一樣了,殺了他又有何用?”
果然,經(jīng)過了一段精神頹廢之后,長孫順德重新振作起來,認真工作,嚴明紀律,廉潔從政,被人稱為好官。
獎勵,對有功者是激勵,對有過者是羞辱。有時候,帶有羞辱意味的“獎勵”,比刑罰更具威力。
(丁強摘自《通遼日報》/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