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是作家趙霞的散文集,共收錄了25篇散文,分5個章節(jié),分別為“從春天到冬天”“童年的故事”“我的懷念”“搖晃的世界”“旅歐走筆”。作者秉持童年立場,用真摯的情感抒寫了過往歲月里那些讓人回味的記憶片段,呈現(xiàn)一份可貴的赤誠與單純。
味蕾蘇醒的季節(jié)
三月的暖風(fēng)一起,似乎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味蕾,在草葉急長的氣息中熱切地蘇醒過來。
放了學(xué),我們瘋了似的往山坡上跑。那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茅草地,正在悄沒聲兒地孕育一種美食。冬天里,我們拔出枯黃的茅草,把它們長長的根須浸到河水里淘洗,露出潔白的甘蔗似的小節(jié)根。放到嘴里嚼一嚼,滿口淡淡的清甜?,F(xiàn)在,這些微甜的汁液全都順著新抽的茅草莖葉往上,往上,一直聚集到它最鮮嫩的中心。那里微微鼓脹著的,是緊含著的它的花苞,我們叫作茅針。用兩根手指捏住它,啵的一聲,輕輕抽出,剝開來,里面躺著的一枚茸茸軟軟卻又絲光亮滑的芯子,是極可口的小食。這茅針原是淡味的,嚼在齒間,卻透出鮮潔的清香,和一絲似有若無的甜意。蹲得累了,我們便跌坐在茅草地上,或者干脆臥著,把一面坡的茅針拔得吱吱響。太嫩太細的不要,嫌芯子還太單薄。太鼓太脹的往往又都老了,吃起來味同嚼絮。最后得的一大把又嫩又肥的茅針,用扎辮子的細橡皮筋綁住,一邊剝著吃,一邊悠悠地走回家。
不久,茅針從裹著它的葉鞘里鉆出來,開花了。那些鮮美的嫩苞,都成了蓬茸茸的尾巴,一片片在坡地上招搖著。
我們抽出幾支茅草的花穗,互相往臉龐上撓著,邊鬧邊笑,往高高的后山上跑。那里,野杜鵑開得正熱鬧,粉粉的,這里一叢,那里一叢,都向我們笑盈盈地打招呼。隨便摘一枝,扯幾朵,抽掉像蝴蝶的觸須般顫顫伸展著的花蕊,把花兒捏做一團,扔進嘴里。薄薄的花瓣經(jīng)不起咀嚼,很快化作一團甜酸的汁液。
但粉色的杜鵑花留不住我們的腳步。我們迎著風(fēng),繼續(xù)向更深的山里行進。往往是在巨大的巖石邊,深僻的山谷里,甚至陡峭的崖壁上,開著一兩叢殷紅殷紅的杜鵑花。那才是野杜鵑花中的上品。顏色自不必說,它那亦甜亦酸的滋味,比粉杜鵑要濃郁得多。我們連花蕊都舍不得丟棄,全嚼進去,雖然聽說杜鵑花的蕊吃多了,夜里是要流鼻血的。
吃著杜鵑花,我們的眼睛早覷著山道兩邊灌木叢里帶刺的公公紅了。看它白色的五瓣小花怎樣開起又謝落,怎樣結(jié)成一個個小小的青澀果子,這果子又怎樣慢慢地鼓脹起來,由青轉(zhuǎn)黃,由黃轉(zhuǎn)橘,最后熟成一粒粒引人垂涎的公公紅。公公紅就是覆盆子。我是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才曉得這果子還有這么個學(xué)名。其實,早在它開始褪去青色、露出黃意的時候,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出手了??上俏兜降资菨?,只好不甘心地啐掉。待果子開始染上橘色,摘一粒再嘗,酸意仍在,卻已透出點鮮甜的意思。終于等到紅紅的莓果連片成熟的時候,我們攜著各式口袋,在山間一路搜尋,邊摘邊吃。近路的公公紅最易摘取,但又大又紅的果子總是藏在幽深的葉叢。那些日子,山里的公公紅一日一熟,食之不盡。尤其一場陣雨過后,原先早給洗劫干凈的灌木叢,又結(jié)出一片神奇的紅果子。我們愛把最紅的一捧果子聚在手里,猛地塞進嘴巴,嘗一嘗鄉(xiāng)間飲食生活中并不常有的那種沁人的蜜甜。
莓果的氣味彌漫在山間,蟲子們也來分享盛筵。這些小東西大概和我們一樣,一早就在那里候著,專挑最鮮最甜的果子下嘴。黑色的螞蟻們循著甜味,窸窸窣窣地爬上枝頭,趴在果子上吮吸。恰好我們也看見了,把果子摘下來,抖一抖,照樣敢吃。若趴著的是洋辣子,我們便敬而遠之。往往那些藏在葉叢里的大公公紅,摘下來仔細一瞧,底下會有一圈白色的印子,據(jù)說就是洋辣子食過的痕跡。這樣的果子再紅再大,我們也不敢拿來吃。然而,每年公公紅成熟的時節(jié),總有小孩因吃得太貪太急,第二天出門,嘴唇腫得不成樣子。這個消息很快會在全村孩子間傳遍,道是某某食了毒蟲爬過的公公紅,“歪嘴巴”了。不料這“歪嘴巴”的一位,卻是照樣天天上山,猛吃不誤,一刻也不肯錯過這個季節(jié)的豐盛。
去摘公公紅,若能尋見金鉤果,那是極大的運氣。這種果子,形似縮小的草莓,味道比公公紅更佳,卻最為罕見,常常遍尋而不得一株。還有銀鉤果,一長就是一大片,粒大飽滿,味兒卻比公公紅粗糙。只有一種蛇公公紅,是真吃不得的,那是匍匐在坡底的一種草本植物,結(jié)的果子乍看去,與公公紅幾乎一般無二。大人們告誡,這種果子是蛇的食物。
野桑葚在公公紅的季節(jié)里成熟起來,做了不起眼的佐餐。我們晃晃蕩蕩地走在田埂上,從矮矮的野桑樹上揪兩粒果子,嚼一嚼。熟透的紫色桑葚早給下田干活的大人們順道吃凈了,留下的總是半青半黃的酸澀小果。還有酸針針,學(xué)名叫杠板歸,三角形的葉子,葉背的主脈漫生小刺,連片長在村路邊,籬墻上。把它嫩頭上的葉子小心地掐下,用葉面團住葉背上的小刺,填進嘴里,磨碎,也是酸的,卻勾起人更強烈的食欲。
終于,我們的目光落到了人家園子里那些種著的桃樹和梨樹上。茂密的枝葉間,仔細看去,垂結(jié)著的青色果子已是累累……
(選自《每個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明天出版社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