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艷
(江蘇省徐州市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徐州221000)
疫情期間,全國廣泛開展網上教學,師生信息交流形式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的廣泛使用,師生信息交流的寬度和廣度反而可以成指數倍上升。一“問”一“評”的互動交流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收獲。
對于特指式提問,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問題要簡潔清晰,讓學生能夠簡短思考后快速作答。線上教學期間,學生回答的方式有文字和語音等多種形式,要讓學生能夠言簡意賅地完成答題,也便于其他同學評價。
對于泛指式提問,很多老師都采用網絡形式廣泛提問,讓所有學生能夠及時在線回答。此類問題不宜過難,可以用搶答的形式增加提問的緊迫感,鼓勵學生更多的參與。比如在“組合體的組成形式”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自己預習,就能掌握疊加型、切割型和綜合型的3種形式,教師可以用泛指式提問快速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再通過特指式提問,加強學生的記憶。
教師在線上教學中,為了突顯重點,往往可以利用重復式提問,在一節(jié)課中,多次對教學重點進行多層次、廣角度的提問,通過不同學生的回答來共同強化學生對教學重點的理解。例如在“組合體的尺寸標注”教學中,尺寸標注的要求為正確、清晰、合理。學生對于這幾個字的理解并不深入,要求學生僅僅記憶文字,對于提高學生的尺寸標注水平也沒有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在組合體尺寸標注的具體過程中,對比標注,反復提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深度。
線上教學的初期,很多老師在線上自問自答,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們各處奇招。實際教學中,反詰式提問也往往能以舊帶新,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組合體的看圖”教學中,一個視圖不能確定形體特征。教師利用反詰、自說自話,認定一個視圖能夠確定形體特征,大多數同學能夠快速響應,在線指出老師的錯誤,畫圖證明一個視圖不能確定的形體。
學生返校后,教學進入常態(tài),很多老師采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在預習任務中,分梯度設置問題,開展課題教學后,教師進行預習檢查,對于簡單內容,可以師生共答,自問自答;對于中等難度問題,教師設問不急著自答,引導小組討論,在各組的討論中,以形成答案。在“組合體的畫圖”教學中,以組合體的組合形式自然形成梯度,同學們比較容易理解的是疊加型和切割型,對于綜合型組合體的畫圖完成比較困難,教師提問多設置在綜合型視圖的畫圖中,把重點首先放在形體分析上,而不是倉促動手作圖。學生從課前預習微課的自學中,不理解和作圖不精確的點,教師要設置問題以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作圖中的不足,對于正確的作圖圖形,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標準樣圖來“自問自答”,巧用梯度,為學生答疑解惑。
好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學習,激勵性評價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推動課堂學習。教師在給出導學素材和課堂目標后,就應該積極地給學生以激勵,讓學生知道教師的期望,并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予以激勵性評價。在《圖紙的基礎知識》一節(jié)中,教師在導學案中發(fā)布任務:學生調研并結合課本知識歸納總結常見圖紙的種類。疫情期間,學生對于調研圖紙類型的任務有些迷茫,不能出校門,怎么去調研。教師及時在討論群激勵點播,借助網絡的強大功能,可以搜索圖片或者搜索淘寶等,找到實際使用的多種圖紙。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討論群中發(fā)送各種圖紙圖片。但僅僅找到各種圖片是不夠的,小組長還要帶領組員針對找到的圖紙圖片,結合導學案,對圖紙就行分類匯總,最終實施翻轉,通過自主學習充分認識了圖紙。
教學評價是有效組織提供調節(jié)教學活動所需要的信息過程,它使得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對原來的教學設計做出及時的、適當的調整,從而有效控制教學的動態(tài)平衡。同樣在《圖紙的基礎知識》一節(jié)中,學生對圖紙的種類進行了調研,教師要根據分組反饋進行分析,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有的組是根據圖紙大小進行分類整理,有的是根據是否留邊進行分類,有的是根據是否有標題欄進行分類,分類的模式比較單一,缺乏融會貫通。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每種類型分組的小組進行匯報解說自己組的分類依據,幾個小組放在一起比較交流后,更容易得出最終的圖紙分類方法。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教學中及時診斷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和問題,從而為教師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提供依據。診斷性評價是學生和教師最熟悉的一種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診斷方法就是書面考試。但職業(yè)學校更注重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不能簡單地用書面考核來診斷。尤其是機械制圖的課堂,要想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不能簡單的以畫圖成績作為診斷依據,還要多觀察學生在課程學習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學生的手工抄畫能力、讀圖看圖能力、作圖的科學嚴謹性、圖線的正確性等等都是診斷的重點,也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
發(fā)展性評價關注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教學評價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生個性品質和自我意志的培養(yǎng)也有重要意義。積極的評價能夠促使學生從肯定的方面看待自己,增強自信心,提高自我意識;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中肯的評價也有利于學生查缺補漏,提高學習成績。在《機械制圖》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縱向發(fā)展。教師要把與學科相關的實際工件展示到教學中,給學生鋪設發(fā)展的臺階;尤其數控專業(yè)學生拿到真實加工零件的圖紙來進行識讀練習,除了圖形本身外,重點觀測學生對加工技術指標的認識和理解,提倡小組討論、共同切磋,多進行積極評價,提升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好奇心是老師在學生心中埋下的一粒種子。在機械制圖的教學中,通過教師不斷的發(fā)問,給這顆種子施肥灌溉,沐浴陽光,以期待其發(fā)芽開花。學生的學習質量是我們開展教學工作的生命線。職業(yè)教育學生的學習質量不能用簡單的書面考核來評價,更應該給學生以全面、綜合、多維的、職業(yè)的評價,把學生動手、動腦、動情全部調動起來,以此激勵其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