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葉
有一次,我受邀擔當某個“最美讀書聲”活動的決賽評委,對于朗誦我是外行,所以只對朗誦內容做了些微闡釋。至于對朗誦本身的直覺感受,自然有不少喜歡的,卻也有不少讓我如坐針氈。近些年,讀書之風日盛,我參加過不少類似活動,一方面為全民讀書潮欣悅,一方面又有隱隱擔心。讀書幾乎成了朗誦的代名詞,而朗誦又越來越偏重于表演。比如有標新立異者,朗誦紅軍過草地的篇章就穿著紅軍服,朗誦李白的詩篇就穿仙袂飄飄的唐裝,在聲調上的處理也很花哨,或者聲嘶力竭,或者聲音顫抖故作哽咽,或者滿臺子跑來跑去邊跑邊喊,或者竟然唱了起來。說實話,這些帶給我的不適感,簡直不知道該怎么形容。
“這些花活兒有用嗎?沒用的。但凡是藝術,都有一個基本尺度,我認為最樸素最有效的尺度就是:要讓人舒服。”突然,聽到其中一位評委如此點評,頓時被擊中。
他是省里的朗誦名家。我曾聽過他幾次朗誦,每次都覺得很好。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評價?,F(xiàn)在,終于知道了,就是舒服。又想,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吧,可以不懂某個專業(yè),但是舒服不舒服,卻是可以體會到的。
讓人舒服,這個尺度初聽覺得意外,再一品就覺得很在情理之中。
讓人舒服,這個尺度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懂得。比如按摩師為你按摩的時候,你之所以會覺得舒服,是因為他懂得你的所有骨頭和肌肉。
意味著理解。比如上身后既好看又舒服的衣服,那是因為設計師充分地理解衣料的材質,也充分理解穿衣者的身體。
也意味著縝密的邏輯。情感邏輯,審美邏輯,都要堅實。因此好的畫,好的音樂,都是讓人舒服的。
這么想來,讓人舒服意味的還真多啊。她意味著自然,最大程度的自然。她還意味著體貼。體貼人心,體貼世情。她甚至意味著科學的優(yōu)美和精確,因此哪怕是黃金分割點,也是會讓你舒服的點。
當然,讓人舒服,不是討好,不是諂媚。讓人舒服,也不是說要拒絕夸張。有很多夸張也會讓你很舒服。漫畫夸張吧?花腔女高音夸張吧?京劇表演夸張吧?夸張得合適時,就會讓你覺得很舒服。
讓人舒服更不等同于自己隨意。自由之前先自律。你看體操表演,流暢,優(yōu)美,看著那么舒服。誰都知道表演的人在背后下了非同尋常的苦功。寫作當然也是如此。當你讀某篇文章覺得特別舒服的時候,你難以想象作者為一句話,為一個題目,琢磨了多少次?!{馭的時候不顯得艱難,是因為背后嚴苛的訓練。只有經(jīng)過沉默的努力,才可能會有明亮的呈現(xiàn)。功夫下得越足,臨場才可能越輕松,也才會在呈現(xiàn)的時候讓人舒服。
所以,某些朗誦為什么會讓人不舒服?要么就是在做不高級的苦情戲,實際上就是對受眾進行強制綁架。要么就是嘩眾取寵,這更是一種試圖吸引眼球的幼稚伎倆。他們沒有把真正的功夫浸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間、一呼一吸、一停一頓中,更沒有浸入到情感深處。他們的努力都漂浮在外殼,怎么會把別人帶進內核中呢?怎么可能會讓人舒服呢?即使他們看起來是如此努力。而有意思的是,所有外在的虛張聲勢,恰恰就是因為內里弱,沒別的。
(棠棣花摘自《中國社會報》2020年12月7日/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