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敬,袁海靜,侯芳慧
(1.聊城市東昌府人民醫(yī)院不孕不育計劃生育科,山東聊城 252000;2.聊城市東昌府人民醫(yī)院綜合內科,山東聊城252000;3.聊城市東昌府人民醫(yī)院產(chǎn)科,山東聊城 252000)
女性在妊娠與分娩期間極易出現(xiàn)盆底組織損傷,導致盆底肌肉松弛或肌力下降、支持結構缺陷而引發(fā)盆底功能障礙,臨床多表現(xiàn)為器官脫垂、尿失禁等,嚴重影響其產(chǎn)后康復及生活質量[1]。 大部分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由于對疾病知識缺乏了解,加之受傳統(tǒng)思想限制,導致患者的臨床就診率不高,因而錯失最佳康復時機[2]。 長期臨床實踐研究表明,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中,配合科學的護理有助于提高療效[3]。既往臨床多給予患者常規(guī)護理,主要從心理及生活方面對其進行干預,但因缺乏針對性的盆底護理,導致效果欠理想。 近年來,盆底康復護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中,但該種護理方法能否改善女性尿失禁鮮有報道。 該研究選取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該院收治的產(chǎn)后盆底功能障礙致壓力性尿失禁患者80 例為對象, 探討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的應用效果。 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80 例產(chǎn)后盆腔功能障礙致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開展研究,通過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40 例中,年齡22~38 歲,平均年齡(26.95±3.45)歲。 對照組40 例中,年齡21~39 歲,平均年齡(27.13±3.32) 歲。 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核準。
納入標準:均為自然分娩的孕產(chǎn)婦;符合盆底功能障礙及壓力性尿失禁相關診斷標準; 產(chǎn)后42 d 惡露干凈者;知悉試驗內容并對協(xié)議書簽署;無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及器官障礙性疾病者。
排除標準:既往患有壓力性尿失禁者;伴有嚴重心、 腎功能不全或經(jīng)肝腎檢查確診有功能障礙者;患有全身免疫性疾病者;存在嚴重認知障礙、精神疾病或明顯記憶損害;配合度較差者。
1.3.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1)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該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內心真實想法并關注其情緒變化,對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患者需及時進行針對性疏導;日常可通過播放舒緩音樂等方式幫助患者放松情緒。(2)健康宣教。通過發(fā)放宣傳冊、播放健康短片等形式,為患者普及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相關知識,包括病因病機、治療方法等,消除其對疾病的擔憂,提高治療依從性。 (3)日常護理。 與患者家屬溝通,共同協(xié)助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尿、排便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囑患者避免劇烈運動。
1.3.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采用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具體如下:(1)盆底肌訓練。 指導患者進行Kegel 運動,取站、坐、臥等不同體位,通過縮肛運動連續(xù)收縮盆底肌3~5 s,放松2~6 s,每次練習15 min,每日練習3 次。 (2)生物反饋電刺激。 采用Phenix 盆底康復治療儀(法國杉山,Phenix USB 4 型,國械注進20153541809)對患者進行電刺激治療,設置頻率、脈寬參數(shù)分別為8~33 Hz、320~740 μs, 將電極片置于患者下側腹部及髂嵴前端,根據(jù)患者耐受程度逐漸增加電流強度,共治療20 min。 之后利用治療儀開展生物反饋訓練,將陰道電極消毒后置入患者陰道內,根據(jù)其盆底肌肌電測定值選擇合適的模塊, 訓練20~30 min。 生物反饋電刺激每周進行2~3 次。
兩組患者均于產(chǎn)后42 d 開始護理,持續(xù)8 周。
(1)護理效果:具體判定標準:顯效:患者尿失禁癥狀完全消失,運動、咳嗽或大笑時均未出現(xiàn)溢尿,尿墊試驗中重量增加小于1 g;有效:患者溢尿情況明顯改善, 尿墊試驗中重量增加大于1 g 但小于治療前;無效:患者癥狀及尿墊試驗中重量增加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尿失禁分級情況:采用尿失禁問卷簡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urinary incontinence short form, ICI-Q-SF) 評估患者的尿失禁程度, 對兩組護理前后尿失禁<Ⅱ級的占比進行比較。Ⅰ級:僅在咳嗽、打噴嚏或慢跑等高度壓力下出現(xiàn)尿失禁;Ⅱ級:在快速運動或樓梯運動等中度壓力下即出現(xiàn)尿失禁;Ⅲ級:患者在站立等輕度壓力下出現(xiàn)尿失禁,但仰臥位時可對尿液進行有效控制。
(3)陰道靜息壓及收縮壓:將充滿空氣的氣球置于陰道口內側3.5 cm 處,與壓力傳感器連接,測定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靜息壓、收縮壓,均測量3 次取平均值。
(4)心理狀態(tài):分別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漢 密 爾 頓 焦 慮 量 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抑郁、 焦慮程度進行評估。 HAMD、HAMA 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的不良情緒狀態(tài)越輕微。
(5)生活質量:采用尿失禁生活質量量表(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 I-QOL) 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逃避和限制性行為、心理社會影響、自我困擾共3 項,總計22 個項目,其中自我困擾評分越低、其余兩項評分及總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兩組護理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的95.00%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n(%)]
護理前,兩組尿失禁分級<Ⅱ級占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尿失禁分級<Ⅱ級占比均增高, 且觀察組的8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尿失禁<Ⅱ級占比對比[n(%)]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陰道靜息壓、收縮壓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陰道靜息壓、收縮壓進行比較,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陰道靜息壓及收縮壓對比[(±s),cmH2O]
表3 兩組陰道靜息壓及收縮壓對比[(±s),cmH2O]
t 值 P 值靜息壓項目時間觀察組(n=40)對照組(n=40)收縮壓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23.98±7.02 36.02±5.25 21.03±10.25 37.75±10.27 24.16±7.06 29.68±6.75 21.54±10.29 29.52±8.62 0.114 8.687 0.222 3.882 0.909 0.000 0.825 0.000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HAMD、HAMA 評分進行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HAMD、HAMA 評分與同組護理前相比均降低, 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更低,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兩組心理狀態(tài)對比[(±s),分]
表4 兩組心理狀態(tài)對比[(±s),分]
注:與該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HAMA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HAMD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 值P 值13.38±2.81 13.41±2.69 0.049 0.961 7.08±1.92*10.75±3.25*6.149 0.000 27.31±6.28 28.12±6.35 5.574 0.568 10.79±3.22*17.28±5.26*6.655 0.000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各項I-QOL 評分進行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各項I-QOL 評分與護理前相比均改善, 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更優(yōu),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5。
表5 兩組I-QOL 評分改善情況對比[(±s),分]
表5 兩組I-QOL 評分改善情況對比[(±s),分]
注:與該組護理前比較,*P<0.05
項目時間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 值 P 值逃避和限制性行為心理社會影響自我困擾總分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44.11±11.53 69.35±23.24*48.01±16.15 65.81±22.02*60.96±13.21 40.88±13.18*44.68±11.69 65.28±21.11*42.39±12.76 55.15±19.27*48.12±16.27 53.58±17.39*61.96±20.22 47.62±16.13*44.29±11.72 52.78±17.58*0.633 2.337 0.030 2.757 0.262 2.046 0.149 2.878 0.529 0.022 0.976 0.007 0.794 0.044 0.882 0.005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妊娠期女性在內分泌激素、子宮增大、胎兒生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其盆底肌肉神經(jīng)生理功能、解剖結構及泌尿系統(tǒng)等均會出現(xiàn)明顯改變,盆底筋膜支撐不足,膀胱、尿道及其支撐韌帶松弛等使膀胱頸過度活動,尿道閉合壓下降,一旦腹內壓升高,就會因尿道無法閉合而出現(xiàn)漏尿[4-5]。 產(chǎn)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除尿頻、尿失禁、陰道松弛等表現(xiàn)外,還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對患者的產(chǎn)后恢復及身心健康產(chǎn)生嚴重影響[6]。針對產(chǎn)后尿失禁患者,除給予其常規(guī)的心理干預、健康宣教、生活護理外,還應進行針對性的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通過盆底肌訓練可強化尿道及盆底肌肉張力, 增強肌肉的反應性收縮力,改善其血運及肌力;通過生物反饋電刺激,可進一步恢復神經(jīng)功能,從而有效改善尿失禁情況[7]。
該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0%,尿失禁<Ⅱ級比率為87.50%,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癥狀。 分析其原因為,盆底肌訓練通過主動收縮陰道、肛門周圍的肌肉,能夠有效增強盆底肌力及尿道阻力,提高尿道閉合壓,從而降低尿失禁的發(fā)生率。但若單獨進行盆底肌訓練,患者依從性隨時間推移而逐漸降低,影響最終效果,因此有必要結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盆底電刺激能夠通過低頻電流反復刺激盆底肌肉,被動增強盆底肌力,達到穩(wěn)定尿道、改善控尿能力的目的;生物反饋治療能夠通過模擬的視覺信號反饋盆底肌肉的活動狀態(tài), 有助于患者正確發(fā)力,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8]。觀察組的陰道靜息壓、陰道收縮壓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有利于提高盆底肌肉肌力,促進盆底功能恢復。 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HAMD、HAMA 評分均較護理前下降,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 抑郁情緒,這與其盆底肌力增強、盆底功能恢復、尿失禁癥狀明顯改善有關。 護理后,兩組的各項I-QOL 評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 (P<0.05), 說明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使其早日恢復。
綜上所述,產(chǎn)后盆底功能障礙致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產(chǎn)后盆底康復護理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尿失禁情況,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