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又
小學六年級英語的復習不是簡單地把書本知識從頭到尾地梳理一遍,也不是通過日復一日的“題海戰(zhàn)術”來達成復習的目標。筆者認為,在英語復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制定明確的復習計劃,并運用合理的復習策略,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有效復習。
一、制定計劃,按需調(diào)整
《禮記·中庸》中提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痹趯W期伊始,教師就應該結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制定出一套完整地復習計劃,包括目標、方法、內(nèi)容及時間。有了復習計劃,要復習哪些內(nèi)容、每一部分內(nèi)容復習多長時間以及用哪一種方法進行復習就變得非常明確了。在實施復習計劃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調(diào)整,實現(xiàn)有針對性的、高效率的復習。如在進行英語語法復習時,筆者安排了兩輪復習,第一輪用時為一周,主要是進行系統(tǒng)性的語法知識講解,引領學生總結各種時態(tài)的含義、結構、句式等,而每次理論知識講解之后都會讓學生進行針對性地訓練,做到訓練內(nèi)容少而精,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既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語法知識結構,又及時讓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運用;第二輪語法知識的復習則用時較長,隨著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調(diào)整,著重讓學生在這一輪復習中實現(xiàn)把第一周所復習的理論知識進靈活地運用,做到語法知識的復習不離語篇、不離情境,從而讓這語法知識的復習扎實、有效,同時降低了學生的遺忘率。
二、合理安排,有所取舍
小學英語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包含了語音、詞匯、文化等內(nèi)容,如果要在有限的課時里將每一板塊的知識都作為一個重點去復習,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在制定英語復習計劃時就必須明確復習的重點和難點,做到有所取舍,合理安排內(nèi)容和復習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便于學生掌握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如英語語音和詞匯在復習過程中肯定是少不了的一大板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運用也是以二者為基礎的。所以,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基于大部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很牢固的學情,只需要采用“碎片化”的方式進行復習,比如每天課前進行5分鐘的語音朗讀、每天進行6個詞匯的背誦、聽寫等,從而讓學生通過多次復習實現(xiàn)牢固記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復習的效率。
三、因材施教,關注個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由于學生在年齡、性格、認知方式、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差異,他們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化的整體教學效益?!耙虿氖┙獭辈粌H適用于英語新授課階段,在英語復習過程中也適用。經(jīng)過四年的英語學習,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出現(xiàn)分化,學習基礎很好的學生,只要通過自身的繼續(xù)努力和教師的引導就能斬獲佳績;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只要教師正確引導,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關愛和指點,他們就能爆發(fā)出自身的潛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而對于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則更需要教師針對他們的特點,引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在樹立學習信心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筆者在英語復習的過程中,對于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側重于其思維的發(fā)展,幫助他們能“更上一層樓”,并且為他們提供更大的自主復習的空間,鼓勵他們多探索、多思考,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在查缺補漏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而對于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筆者復習的重點是幫助他們鞏固弱項,夯實基礎,首先是讓這一類學生先進行自我總結,找到自己的弱項并制定出相應的復習辦法,接著讓他們自由選擇組成學習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個別學生,筆者則重點進行個別輔導,從簡單的板塊入手,循序漸進地進行復習,如在進行四會詞匯聽寫之前,筆者首先讓這些學生先自己背誦,然后再默寫一遍,讓這部分學生在聽寫的過程中有更高的正確率,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信心,讓他們意識到只要愿意付出,就能取得好成績。
四、方法多樣,提高效率
小學英語復習的內(nèi)容大致可以分為語音、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這五大板塊,對于不同板塊知識的復習,教師應采取不同的復習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都有所收獲。如語音板塊的復習以朗讀為主,通過說出詞匯中的各個字母所對應的字母音,讓學生能正確發(fā)音;而詞匯板塊復習則以背誦和聽寫為主,每天要求學生回家背誦和默寫六個詞匯,第二天通過聽寫的方式來進行檢測;語法類的復習則是重難點知識先講解,然后識記,接著再鞏固訓練。語法知識對于語言學習是猶如骨架一般的存在,詞匯形成句子、句子構成語篇都離不開語法知識,而語法知識的掌握離不開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學生只有先感知語法現(xiàn)象,逐步掌握語法概念,形成語法意識,并能在親身體驗和實踐中進行實際運用,最后才能將語法真正內(nèi)化。
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板塊是相輔相成的。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學習的知識按不同主題進行歸類,不同主題包含了相關的閱讀語篇和寫作練習。學生先進行語篇閱讀,在教師的引導下構建思維導圖,再根據(jù)思維導圖,進行一篇同主題的寫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能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幫助自己理解語篇,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掌握不同主題的寫作方法,進一步將詞匯、語法進行綜合運用。
五、及時檢測,有效評價
復習效果的好壞離不開及時的檢測,每復習完一個板塊或完成一輪復習,教師都應該及時進行檢測,根據(jù)檢測結果了解學生還存在哪些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并以此調(diào)整復習的內(nèi)容和復習重點。同時,在復習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如筆者在復習階段,對在課堂聽寫連續(xù)五次全對的學生發(fā)放一張作業(yè)減免卡,讓他們在自己需要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的時候使用;對于在檢測中的優(yōu)秀學生和進步生,則通過召開班級表彰會進行表彰獎勵,表揚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努力,讓學生們在復習階段能夠頻頻有成就感,樹立學習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