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有人曾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笔茄?,沒有什么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下面,讓我們閱讀一組文章,了解習慣,感受習慣的力量。
父親的習慣
◎胡為民
半年前母親去世,原本樂觀自信的父親忽然變得沉默寡言,整天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父親與母親這輩子真是不容易,兩地分居二十多年,父親退休以后,他們才結束牛郎織女的生活。二老十分珍惜晚年時光,幾乎天天形影不離:母親買菜,父親提菜籃當“搬運工”;母親跳廣場舞,父親當忠實觀眾;父親垂釣,母親樂呵呵地陪同;父親與人下棋,母親一旁靜靜觀戰(zhàn)……可是蒼天無情,三年前,母親突發(fā)腦溢血,落下偏癱后遺癥。姐姐在外地打工,我的工作又忙,照顧母親的重擔自然落到父親身上。
母親行動不方便,本是“甩手掌柜”的父親變成“家庭婦男”,他無微不至地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陪母親聊天,按摩母親失去知覺的腿……
天氣晴朗的日子,吃完早飯父親便用輪椅推著母親到大街上去轉悠,讓母親呼吸新鮮空氣,享受陽光??;晚飯后,父親又推著母親去散步。夫妻倆有說有笑,日子平淡而幸福。
母親這一“走”,父親好像變了一個人,時常一言不發(fā),盯著空蕩蕩的輪椅發(fā)呆。我們勸父親找個老伴兒,他總是搖頭。我想悄悄地把輪椅丟掉,免得他睹物思人,又怕如此一來更傷他的心。唉,真是左右為難。
一天下班回家,我發(fā)現(xiàn)父親不見了,趕緊四處尋找。找了幾條街,終于看見推著空輪椅的父親表情安詳?shù)刈咴诖蠼稚?。我一下子明白了父親的心思,默默地陪著他老人家走。
從此以后,每天早晨吃完早飯,父親都要推著空輪椅出門,一切如母親在世時一樣。父親與老友喝茶、下棋,空蕩蕩的輪椅就安安靜靜地待在一旁。慢慢地,父親的狀態(tài)恢復到從前:神態(tài)怡然,精神矍鑠,有說有笑起來。
父母那輩人的愛情清淡,沒有海誓山盟的甜言蜜語,沒有物質的奢華,歲月卻讓他們的愛變得如此堅韌持久。我被深深感動。
(《阜新晚報》2019-07-12)
點評:
這是一篇情節(jié)簡單卻飽含深情的好文章。面對文中父親習慣性推著空輪椅出門散步的舉動,相信每一位閱讀者都會被這份真摯的愛所感動。愛到深處就會變成一種習慣,因為,這種習慣往往來自于無數(shù)次愛的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