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加拿大、德國特約記者 林日 陶短房 青木 本報記者 邵一佳 ●丁雨晴
3月19日,在聯(lián)合國紀念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會議上,美國代表再度抹黑中國,妄稱新疆地區(qū)存在“種族滅絕”,遭到中方代表當場駁斥。就在前一天,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原住民部長宣誓就職,這讓一些人歡呼,也引發(fā)疑問:美國立國200多年,為何現(xiàn)在才有這個“第一”?提到美國原住民,很多人都會想到印第安人,要知道,美國的發(fā)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淚史”。換句話說,美國污蔑中國搞“種族滅絕”,而它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卻是公認、無法抹去的歷史事實。即便在今天,美國印第安人依然弱勢,屬于“看不見的群體”,幾乎沒有多少人記得他們是那塊土地上最早的主人,甚至有人將他們描述為“正在消失的種族”。
美國原住民,難得處于聚光燈下
“慶祝結束,現(xiàn)在德布·哈蘭面臨‘一長串任務?!泵绹珖矎V播電臺20日的一篇報道稱,哈蘭——美國第一位原住民內政部長,承諾將開始“修復”聯(lián)邦政府迫害原住民及雙方已經破碎的協(xié)定等歷史問題。
18日,哈蘭身著印第安人裙子和鹿皮鞋宣誓就職。此前幾天,參議院投票通過她擔任內政部長的提名,但僅有4名共和黨議員支持她。2018年,哈蘭也創(chuàng)造過歷史——成為首次當選聯(lián)邦國會議員的兩名女性印第安人之一。
哈蘭來自新墨西哥州的拉古納普韋布洛部落,據(jù)《洛杉磯時報》報道,120個印第安人部落的代表曾聯(lián)署請愿,要求拜登提名她入閣?!叭栏鞯氐牟柯涠计矶\這一天到來?!奔又菀粋€印第安人部落首領肯尼思·卡恩說,“我當了17年部落首領,我知道這些年我們經歷了很多失望。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記得我的祖母和祖父談論印第安人事務局及他們的代表如何不聽我們的呼聲?!?/p>
在今年早些時候的提名確認聽證會上,哈蘭承認一個事實:歷史上,內政部曾是用作鎮(zhèn)壓土著部落的工具。“當我們考慮到內政部的一位前部長曾宣稱,他的目標是所謂使我們開化否則就將讓我們滅絕時,這個時刻具有深遠意義。”哈蘭援引內政部1851年的一份報告說。
瑪麗·簡·邁爾斯是美國愛達荷州內茲佩爾塞人部落的一名負責人,她對媒體稱,美國西北部的許多地方都是其祖?zhèn)魍恋兀蛞幌盗袇f(xié)定,如今他們的土地僅局限于該州一小片偏遠地區(qū)。與大多數(shù)土著部落一樣,他們的土地被聯(lián)邦政府托管。當?shù)厥最I表示,美國政府長期推卸責任,不保護這些土地、當?shù)匾吧锖推渌麑Σ柯湮幕陵P重要的事物。除了瀕臨滅絕的當?shù)仵q魚和虹鱒魚,采礦活動也留下許多有毒物質。
美國“立即民主”網站刊文稱,解決在原住民土地和其他區(qū)域遺留的鈾是哈蘭面臨的一大問題,許多鈾礦被用于開發(fā)充實美國核武庫。2019年,新墨西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鈾礦開采活動已在數(shù)十年前結束,約1/4的納瓦霍人婦女和一些嬰兒的體內卻含有這種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
挑戰(zhàn)重重,但哈蘭入閣確實創(chuàng)造了歷史,并引來媒體關注。過去幾年,能讓印第安人處于聚光燈下的事件不多。去年7月,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結果通過一項判決,認定俄克拉何馬州東部大部分地區(qū)屬于馬斯科吉部落保留地所有。有關糾紛與190年前佐治亞和亞拉巴馬州的印第安人原住民被迫遷往俄克拉何馬的歷史有關。
另一件事是2019年底,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教育官員否決一所專供印第安人就讀的特許學校設立申請,原因是有州議員質疑該校采用的教材以批判態(tài)度詮釋美國建國以來對印第安人的政策,并強調原住民的權利。有反對者稱,該教材帶來“分裂”,沒有充分談論“美國的偉大”。
讓人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大選周期中的一個鬧劇,即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與特朗普的“口水戰(zhàn)”:前者稱自己擁有原住民血統(tǒng),后者說她的血統(tǒng)是假的,并說會拿出100萬美元打賭。后來沃倫真的去做了DNA鑒定?!都~約客》曾這樣點評:“作為當代美國原住民,我們夾在特朗普和沃倫之間,夾在炮制出來為大肆屠殺我們族人開脫的套路與炮制出來為大肆盜用我們身份和文化開脫的套路之間?!薄?/p>
“血淚之路”給今天留下了什么
據(jù)美國內政部印第安人事務局(BIA)統(tǒng)計,全美約有560萬印第安人,占總人口的1.7%,其中22%居住在印第安人保留地。美國政府對印第安人有一套特殊的管理體制,在BIA登記注冊的有573個印第安人部落。同時,聯(lián)邦政府劃定326個印第安人保留地,總面積約22.7萬平方公里。這些保留地主要位于貧瘠的中西部地區(qū),最大的納瓦霍族保留地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最小的皮特河部落保留地僅0.5平方公里。此外,還有大約300個部落獲得州一級政府承認,但不是聯(lián)邦政府承認的部落實體。
“不了解過去,就很難談論現(xiàn)狀。美國印第安人的歷史就是一部被歐洲殖民者與美利堅合眾國殖民和種族滅絕的歷史。”《環(huán)球時報》記者曾就原住民問題采訪美國印第安人事務協(xié)會執(zhí)行董事兼律師香農·凱勒,她說:“美國剛建國時,曾承認印第安人部落是獨立的主權政府,但隨著時間推移,美國制定種族滅絕政策,終止了印第安人的治理體系并奪走了他們的土地?!?/p>
美國歷史記錄了歐洲移民對印第安人的屠殺、掠奪。特別是1830年,美國時任總統(tǒng)杰克遜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案》,動用軍隊強迫印第安人遷居到密西西比河以西。這趟遷徙被稱作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杰克遜卻說:“只要青草在生長,只要河水在奔流,他們就可以永遠擁有這片土地,我也將一如既往地像朋友和父親那樣庇護他們?!?/p>
美國“歷史”網站曾談及感恩節(jié)的歷史,稱自從歐洲人踏上美洲海岸以來,美國政府授權發(fā)動1500多場戰(zhàn)爭,攻擊并洗劫印第安人,成為世界上對土著人發(fā)動最多戰(zhàn)爭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直到1849年,美國主管印第安人事務的部門才從軍隊轉移至新成立的內政部,當時白人的優(yōu)勢已經徹底摧毀原住民的任何希望。據(jù)統(tǒng)計,到20世紀初,印第安人一度僅剩25萬人。
“印第安人保留地是美國沉痛歷史記憶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印第安人是在很不情愿的情況下被驅趕到保留地去生存的?!敝袊饨粚W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他曾在美國國會山附近參觀過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里面展示了印第安人有代表性的物品、不同的部落怎么生活等,也展示了印第安人被驅逐和屠殺的歷史。博物館建在美國政治中心,也是提醒當政者不要重復歷史悲劇。但印第安人目前的生存狀況并不好。
在美國,印第安人保留地經濟發(fā)展停滯、社會問題嚴重早已不是新聞,這也讓印第安人在經濟、教育、醫(yī)療等方面的指標遠遠落后于白人。據(jù)BIA統(tǒng)計,在受教育方面,2017年25歲及以上的印第安人僅19.6%擁有學士及以上學位,而白人為35.8%。在印第安人中,有21.9%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白人的貧困率為9.6%。
總部位于馬里蘭州的印第安人健康服務局為大約256萬美國印第安人提供醫(yī)療服務。幾十年來,該部門一直因資金和人手不足,無法為印第安人部落提供充足的醫(yī)療服務,尤其在疫情期間。據(jù)報道,美國原住民感染率、死亡率明顯高于平均水平,納瓦霍部落的感染率一度超過紐約州,居全美第一。
根據(jù)印第安人健康服務局發(fā)布的報告,美國印第安人預期壽命比美國人平均壽命低5.5歲。印第安人健康狀況一直較差,糖尿病、慢性肝病和酒精依賴癥的發(fā)病率分別是美國平均水平的3.2倍、4.6倍和6.6倍。報告認為,這可能與教育不足、貧困、衛(wèi)生服務提供方面的歧視和文化差異等有關?!?/p>
特殊優(yōu)待?他們是“被忽視的存在”
前不久,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署1.9萬億美元的一攬子經濟救助計劃,其中包括向印第安人部落提供310多億美元的援助,旨在幫助一些最貧困社區(qū)。據(jù)美國印第安人事務協(xié)會統(tǒng)計,之前聯(lián)邦政府每年向印第安人部落提供的各種撥款總額在200億美元左右,主要用于教育、衛(wèi)生、農業(yè)等領域。
有熟悉情況的人士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這實際上是一種契約關系,即美國政府拿走印第安人的土地,每年用金錢來補償。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資助很少,這導致很多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學校破敗不堪,教育體系分崩離析。從州一級層面來說,有少數(shù)州會向部落提供補助金,但大部分州沒有這樣做。
美國《福布斯》雜志稱,從很多方面來看,聯(lián)邦政府并沒有履行好“監(jiān)護人”的職責,使得印第安人保留地成為美國最為貧困的社區(qū)之一。不過,香農·凱勒提到,不同的印第安人保留地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狀況差異巨大,比如得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的保留地由于擁有石油資源,加上靠近城市和重要旅游區(qū),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發(fā)展機會。而更多保留地位于偏遠農村,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不具備發(fā)展經濟的基本條件。
也有很大比例的印第安人生活在城市。上世紀50年代,美國政府推出讓印第安人離開保留地遷入城市的計劃,在1950至1980年間,約有75萬印第安人接受這項計劃,在城市里尋找部落之外的生活。對美國政府來說,越來越多的印第安人進入城市,部落身份被淡化,對政府援助等的要求就會越少。而與之相伴的是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形象進一步成為歷史,成為博物館藏品的一部分。
如今,美國成千上萬個社區(qū)、公園、學校、街道的名稱來自印第安人詞匯,印第安人的形象被廣泛用于銷售汽車、摩托車等產品,但在一些印第安人權益組織看來,這個群體依然“存在不可見性”,沒有話語權,缺乏強大的游說能力,經常被排除在非洲裔、拉美裔、亞裔等少數(shù)族裔的議題之外?!拔覀儾怀霈F(xiàn)在媒體上,不出現(xiàn)在課本中,不出現(xiàn)在日常對話中。人們不知道印第安人或對印第安人一無所知?!庇腥吮г沟馈?/p>
在美國國會,現(xiàn)有4名印第安裔眾議員,沒有印第安裔參議員,低于其在美國人口中的比例,但已經是人數(shù)最多的時期。此次哈蘭入閣更是引來歡呼,但印第安人的處境和地位不可能因一兩個人而有實質性改善。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征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因為曾經驅逐和殺戮很多原住民,美國人對印第安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罪惡感和補償心理,所以政府出臺了一些特殊的優(yōu)待政策,比如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國會通過《印第安人博彩管理法》,要求各州不得干預印第安人在保留地內從事賭博活動?!罢握_”是民主黨一貫的主張,肯尼迪執(zhí)政時期就推出了“肯定性行動”,為少數(shù)族裔提供大量工作和教育機會,拜登現(xiàn)在任命一名原住民印第安人做部長也體現(xiàn)了類似的“政治正確”。
“對于美國印第安人來說,我們最主要的期待是獲得承認。似乎很多當代美國人已經忘記美國還有印第安人的存在。我們是一個有著多樣文化和語言的民族,但是卻經常不被當作一個民族來看待,而只是被看作一個政治階層,基于我們同聯(lián)邦的條約來取得一些政治特權?!眲P勒說,她希望美利堅合眾國能承認美國今天的成功是建立在對另外一個種族的屠殺和種族滅絕基礎之上,“這一歷史性創(chuàng)傷今天仍在影響著我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