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人民醫(yī)院(516300)廖仕芬 湯自明 葉波陽 周志衡 邱志勇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劇,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隨之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患有牙齒缺損的患者也隨之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目前,臨床治療牙齒缺損患者的方法主要是口腔修復治療,實際上是指借助人工代替材料來進行治療[2]。因此,患者選擇合適的修復技術,及時有效地治療牙齒缺損,對其治療效果、預后情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院牙齒缺損患者在治療時,應用殘根保存修復治療,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8月收治的牙齒缺損患者86例,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3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齡范圍:46~72歲,平均年齡為(60.4±2.3)歲,病程為1~5年,平均病程為(2.8±0.3)年。研究組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47~73歲,平均年齡為(60.9±2.1)歲,病程為1.5~5.5年,平均病程為(3.1±0.4)年。兩組牙齒缺損患者的基礎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等)未發(fā)現(xiàn)有差異(P>0.05)。所有患者對此次研究全部知情且同意,同時,已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應用活動修復治療,內(nèi)容如下:首先對患者牙齒進行常規(guī)檢查工作,評估其牙周組織情況,并依據(jù)患者的經(jīng)濟情況為其選擇基托材料;然后,嚴格消毒,制備基牙,確定患者的修復體托范圍,確認人工牙排列情況;最后,進行常規(guī)取模,并放入患者口中進行試戴。
1.2.2 研究組患者應用殘根保存修復治療,內(nèi)容如下:①對患者牙齒進行常規(guī)檢查(X線牙片),醫(yī)生需掌握患者的根管以及牙周情況;②嚴格消毒,應用麻醉,進行預備工作,最大限度保留牙體組織,預備好根管,借助直接法取核蠟型,并鑄造成金屬樁,進行試戴工作,以金屬樁為中心,應用光固化樹脂塑造核的外形,恢復患牙的大致形態(tài);③進行常規(guī)取模,完成全冠制作,并放入患者口中進行試戴、黏結(jié)。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牙齒缺損患者的治療效果,其中包括:顯效:牙齒缺損修復,牙根穩(wěn)固,沒有松動的情況,邊緣密合佳,咀嚼功能恢復,外觀同正常牙齒形似;有效:牙齒缺損修復較好,牙根基本穩(wěn)固,可以咀嚼軟食,但不能咀嚼生冷、堅硬的食物,外觀同正常牙齒形似;無效:牙齒缺損沒有修復,牙根不穩(wěn)固,出現(xiàn)松動的情況,咀嚼功能沒有恢復,外觀同正常牙齒差距較大。
1.3.2 統(tǒng)計兩組牙齒缺損患者在治療前后的滿意度,其中包括:美觀程度、固位功能、語言功能、咀嚼功能、總體滿意度等。
1.3.3 分析兩組牙齒缺損患者在治療后3個月和治療后6個月的修復成功情況,其中修復成功的主要標準如下:牙齒沒有出現(xiàn)松動的情況,牙根、修復體穩(wěn)固,邊緣密合度佳;經(jīng)過X線牙片檢查,牙槽骨吸收不明顯,牙周膜間隙無變寬,患牙咀嚼功能好。如果患者不符合上述標準,則說明修復失敗。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當中,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表示,行X2檢驗檢測;計量數(shù)據(jù)以(±s)表示,行t檢驗檢測;P<0.05時提示差異顯著。
2.1 兩組療效對比 研究組療效95.4%高于對照組的76.7%(P<0.05)。
2.2 兩組滿意度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滿意度對比(±s,分)
附表1 兩組滿意度對比(±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 固位功能 美觀程度 咀嚼功能 語言功能 總體滿意度對照組(43例)治療前 5.2±0.1 5.3±1.2 6.3±2.1 9.2±2.5 5.9±0.1治療后 5.6±1.2a 8.6±1.9a 8.2±2.2a 9.5±2.7a 8.1±1.2a研究組(43例)治療前 5.4±0.1 5.2±1.3 6.4±1.9 9.3±2.3 5.6±0.2治療后 6.1±1.3ab 8.9±2.3ab 9.5±2.5ab 9.9±2.9ab 9.9±1.3ab
2.3 兩組修復成功情況對比 研究組修復成功比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附表2 兩組修復成功情況對比[n(%)]
在認知的牙科疾病中,牙齒缺損是其中較為常見且多發(fā)的一種,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由于齲齒、牙周疾病或外部機械作用而引起的牙齒受損,從而發(fā)生損傷性改變,對患者的語言功能、咀嚼功能、面部美觀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不良的心理影響[3]?,F(xiàn)階段,臨床治療牙齒缺損患者的方法主要是口腔修復治療,而口腔修復治療包括活動修復治療以及殘根保存修復治療兩種,選擇一種適合的修復技術治療牙齒缺損,直接決定患者的修復效果[4]。因此,尋找一種有效、安全且修復成功率高的治療牙齒缺損方法是現(xiàn)在臨床牙科醫(yī)師所面臨的嚴峻課題[5]。在臨床上,活動修復治療主要是通過留存的牙齒與基托下黏膜為支撐,應用人工牙修復牙齒缺損,進而恢復牙列形態(tài)及功能[6]。但有研究資料顯示,活動修復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基牙負擔,損傷牙齒周圍支持組織,預后較差。而殘根保存修復治療主要是由殘根及殘冠進行咀嚼功能,通過恢復患者的牙齒病變,來消除因為不良影響而引發(fā)的體位無法恢復的情況,刺激牙周組織、牙槽骨,緩解牙槽骨吸收,以達到牙齒穩(wěn)固程度的目的[7]。殘根保存修復后,有效提高了牙齒缺損患者的咀嚼功能,美觀度較高,外觀同正常牙齒形似,改善預后[8]。要注意的是,因為患者的牙齒根面凹凸及分根叉區(qū)極易脫離固定位置,所以,對于殘根保存修復的患牙形態(tài)非常重要,患者在進行治療時,需對牙齒上所存在的菌斑進行清洗,從而有效防止該治療方法給牙齒修復效果帶來的影響[9]。本文經(jīng)過研究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修復成功比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牙齒缺損患者應用殘根保存修復治療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可以延緩牙槽骨吸收,同時,修復成功比率較高,可有效恢復生理功能, 進一步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