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麗 葉 茂
1.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2.新疆研學旅行研究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
近年來,隨著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號召,全國各地紅色旅游發(fā)展迅速。在開發(fā)紅色旅游資源的同時,積極促進中小學生開展紅色研學旅行活動,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意義重大[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紅色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擁有多處紅色旅游景區(qū),為開發(fā)、實施中小學生紅色研學旅行課程奠定了基礎。在眾多紅色主題中,“軍墾精神”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紅色革命精神中獨具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因此,本文選取石河子市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農(nóng)墾博物館作為研學地點,設計了以“弘揚軍墾精神”為主題的紅色研學旅行課程。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具有多重功能,如文物收藏、歷史研究、社會教育等等。根據(jù)《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相關規(guī)定[2],研學旅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文明旅游意識[3],其中著重強調(diào)了研學旅行的育人目標,這與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十分契合[4]。并且,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總建筑面積9703平方米,收藏有各類文物5000余件,軍墾文物4000余件,其中不乏國家一級珍貴革命文物、國家一級歷史文物資料等。館內(nèi)這些海量的藏品資源和研學旅行探索式學習、寓學于樂等宗旨一脈相承[5]。此外,博物館時空壓縮的特性,可以讓同學們在經(jīng)濟、省時的條件下,感受空間的廣闊和歷史的變遷。因此,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與紅色研學旅行活動有著一致的理念,是進行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紅色研學旅行活動的理想場所。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的藏品種類繁多,需要選擇典型的藏品構成具有明確主題和相關內(nèi)容的完善課程體系。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的紅色研學課程設計圍繞“兵團軍墾精神”展開。將課程劃分為以下探究活動:探究活動1—凱歌進新疆、探究活動2—軍墾的故事、探究活動3—文物的訴說。博物館紅色研學旅行課程的每個單元都從兵團軍墾精神的視角進行設計,并體現(xiàn)于各單元研學目標。
1.利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形圖,分析其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特征,通過收集資料,畫出兵團進疆路線圖和兵團分布圖,并嘗試解釋其原因。
2.通過訪談、演講比賽等體驗方式,講述軍墾的人物與文物故事,培養(yǎng)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感悟愛國主義、兵團軍墾紅色革命精神。
3.石河子市研學課程線路。石河子市紅色旅游資源豐富,需要選擇典型的研學地點構成具有明確主題和相關內(nèi)容的完善課程體系。本次石河子市紅色研學課程路線設計圍繞“弘揚兵團精神,講述軍墾故事”展開。本研學旅行課程精心選取了四個研學地點構成適合初中生戶外學習的紅色研學旅行路線:石河子游憩廣場—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農(nóng)八師周恩來總理紀念館—152團軍墾第一連。
4.石河子市研學課程內(nèi)容?;谝陨鲜幼友袑W課程目標和線路的設計,設置了如下具體研學內(nèi)容(見表 1)。
表1 石河子紅色研學課程內(nèi)容
5.石河子市研學課程評價。本課程采用表現(xiàn)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制定了如下具體評價量表(見表2、表 3)。
表2 石河子紅色研學總體評價表
表3 講述軍墾故事評價表
為了保證研學旅行的順利展開,需要師生在研學前做好充足的準備[6]。教師準備包括踩點、方案策劃、編制研學手冊、制定安全保障、防疫措施、突發(fā)事故應急演練、劃分學習小組等;學生準備包括查閱研學地方相關資料、閱讀簽署安全責任書、準備研學物品、熟悉安全要求等。
教師帶領學生在研學旅行實施的過程中,需要詳盡地規(guī)劃,合理地安排時間與流程(見表4)。
表4 石河子紅色研學實施規(guī)劃
本研學課程路線設計以新疆石河子市為研學地點,精心挑選了當?shù)氐湫偷募t色研學資源,設計了適合初中生的為期一天的紅色研學旅行課程路線。明確了紅色研學旅行課程的主題,圍繞研學主題,組織開展研學活動,最終達成研學目標。但在課程設計中仍存在一定不足,且僅涉及初中學段,為其他學段拓展,今后會繼續(xù)學習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