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培元
建筑師名片
梁思成
曾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是中國著名的建筑歷史學家、建筑教育家,是對中國建筑事業(yè)做出卓越貢獻的世界級建筑學大師,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者之一。在抗戰(zhàn)時期,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筑史》的書稿,之后還用英文寫成了向世界介紹中國建筑領域的《圖像中國建筑史》,畢生致力于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護。
林徽因
曾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系,是中國著名女建筑學家、作家, 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者之一,建筑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和梁思成一起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
1924 年9 月,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到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求學。可是林徽因在申請入學建筑系時遇到了麻煩,因為當時賓大建筑系不招女生,理由是建筑系的學生經常會加班繪制作業(yè),而女同學無人陪伴不方便。幸好,藝術學院的美術系招收女生,林徽因便進入美術系學習。
眼看成為建筑師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林徽因卻沒有放棄自己兒時的志向。她在不耽誤美術專業(yè)學習的前提下,同時選修了建筑系的幾乎全部課程,并在一年半后被聘為建筑系設計指導老師和建筑事務助理。
林徽因不僅聰明絕倫,而且相當刻苦。她在學校學生圣誕卡設計競賽中獲獎,而那張珍貴的卡片作為文物至今保存在賓大的檔案館中。由于林徽因在學校的出色表現(xiàn),贏得了當?shù)孛绹说臍J佩。1926 年當?shù)亍睹纱竽脠蟆穼α只找蜻M行采訪,標題為《中國女孩致力拯救祖國藝術》,從中我們能領略林徽因青年時期的遠大抱負和為祖國奉獻的精神。
林徽因在美國賓大學生證的照片
林徽因平時的工作相當繁忙,但作為一位母親,她經常陪伴孩子們閱讀。在女兒梁再冰、兒子梁從誡很小的時候,林徽因就一直陪孩子們讀中國四大名著、英文版圖書等。有時候,林徽因讀到自己喜歡的書,就推薦給孩子們,讀完后一起討論書中的故事和情節(jié)。
喜歡讀書的梁再冰,由于不太注意眼睛的保護,視力下降得很厲害,因此林徽因專門畫了一幅戴著眼鏡的袋鼠漫畫,用朋友的身份與女兒開玩笑,督促女兒能夠在讀書的時候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梁從誡則清晰地記得在他小時候,母親教他和姐姐讀《唐雎不辱使命》這篇古文,母親讀得深情并茂、繪聲繪色,將唐雎這位布衣俠士不畏強暴的英雄氣概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這讓梁從誡在幾十年后,依然覺得母親的朗讀聲仍繚繞在耳邊,不能忘卻。
林徽因與女兒、兒子一起閱讀
林徽因給女兒梁再冰畫的漫畫手稿
1937 年7 月7 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以后,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很多科研文化機構、大學被迫遷到了比較偏遠的地區(qū),以避戰(zhàn)亂,繼續(xù)開展科研和教學工作。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國營造學社幾經輾轉,最后遷往四川省宜賓的一座濱水小鎮(zhèn)——李莊。
在李莊,中國營造學社繼續(xù)開展關于古建筑的實地調研與學術研究。當時,林徽因不顧自己正被嚴重的肺結核病所困擾,協(xié)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撰的《中國建筑史》。這部皇皇巨著為中國建筑界填補了空白。
掃二維碼,有好看知識點
在李莊生活期間,梁思成了解到番茄對肺結核病人有好處,于是想盡辦法從親戚那里找到了番茄種子,在李莊進行種植,并經常燒可口美味的番茄蛋湯給林徽因吃。梁思成曾經還畫過一幅水彩畫叫《番茄蛋湯》,原來在原作背后有著溫暖的故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是由梁思成、林徽因帶領的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與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共同完成的。當時,這兩個設計組還展開了國徽設計競賽,關于設計方案的爭論很是熱鬧和激烈。
1950 年6 月,在梁、林兩位先生的家里,到處都是國徽不同方案的稿件,沙發(fā)、桌子、椅子上都堆滿了。在設計國徽方案的整個過程中,林徽因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她全身心地投入設計,完全忘卻了自己患有肺病,與梁思成一起進行著國徽的設計創(chuàng)作。而在經過一個多星期夜以繼日的冥思苦索之后,過度的緊張和勞累,使本來就是弱病之軀的梁思成也病倒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還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林徽因負責設計紀念碑底座上的花紋圖案,但遺憾的是她還沒有見到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建立起來就逝世了。紀念碑委員會決定把她親手設計的漢白玉花圈刻樣放在她自己的墓前,以示紀念。
這些小故事記錄了兩位建筑大師的生活記憶和無可估量的文化貢獻,他們在美國留學,但沒有崇洋媚外,恰恰相反,他們共同研究中國古代建筑,創(chuàng)建中國自己的建筑學教學體系,參與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對學者夫婦共同成就了中國建筑學家的傳奇人生。
梁思成躺在病床上與林徽因討論國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