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飛愛
“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這是龍應(yīng)臺詮釋的“幸?!?,平凡而偉大的陪伴正是最長情的告白和最純真的美滿。然而現(xiàn)代都市的車水馬龍,不免有揮之不去的喧囂,即便是鄉(xiāng)間田園也缺失了些許恬靜。當(dāng)代人面臨著知識膨脹、信息爆炸、競爭壓力增大和人際關(guān)系的復(fù)雜,生活節(jié)奏就像是上了發(fā)條的鐘表,連每天揮手說再見的幸福似乎都成了一種奢侈。
反而在兵荒馬亂的魏晉時期,戰(zhàn)局動蕩的悲情包容了一代士人。面對太多的生死離別,他們?yōu)t灑奔放、特立獨行,追求個性自由、思索人生意義,讓有限的生命得以張揚地活著。閱讀他們的人生,或“養(yǎng)之以和,和理日濟(jì)”;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即便是一曲《廣陵散》儒雅而又輝煌地謝幕,所追求的與所堅守的精神何嘗不是一種知足常樂?縱情山水的他們都在或長或短的窮途過后,踏上了墨路的征程,“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墨路上的幸福不言而喻。
品讀魏晉士人的詩歌,或如曹植“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或如阮籍“頗多感慨之詞”,隱約而曲折;又或如五柳先生綺麗于平淡……含蓄是一種性格,豪放是一種美德。士人們雖詩風(fēng)迥異卻都或坦率或隱秘地寄情于詩,表達(dá)的是建功立業(yè)與韶光易逝、身懷異才與明主難遇的矛盾。就像在成長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尖銳的問題,逃得過就逃,這是我們的天性,但逃不過的話,就面對吧。而文字正是一種微妙的逃離或面對。情感可以肆意地游走于它的表層和深處,有意的武裝之下似夢中事,笑是真笑,哭是真哭。沒有古今的界限,也沒有中外的鴻溝,我們都愛這哭不出的浪漫。海子也曾說,他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和太陽??磥碓诖合那锒?、日月星辰的轉(zhuǎn)動中,文字已把我們慣壞,我們各個喜上心頭。只能說,如果一次遠(yuǎn)行足以憔悴一顆羸弱的心,那么墨路就是上天指引的另一條道,用以寬慰趕路的行人。即便只是日記,它也是一場道德長跑,及時即興地抒寫心情,陽光下燦爛、風(fēng)雨中奔跑。
五柳先生就是這條墨路的領(lǐng)跑者之一,心頭一旦有志便訴諸筆墨發(fā)言為詩,既不過分矯情也不虛加矯飾,是人生的一大旨趣。其自述,“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走心的創(chuàng)作爆發(fā)出驚人的小宇宙。其“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盡歡,倘若沒有真切自然的情感是根本體悟不到的,就似躁動的心無法分辨花蕊在輕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毙杏谀?,水墨青花,何懼剎那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