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鎮(zhèn)葛市幼兒園 佘新蘭 顧林義
幸福,對于“葛幼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詞語,更多的是和孩子們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在與孩子們共同學習生活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且創(chuàng)生了許多主題活動。
“那個,你聽說過毛線嗎?”“當然知道啦,可以繞繞繞?!薄拔夷棠踢€會用毛線打毛衣呢,我們美工區(qū)不就有嗎?”有一天,孩子們在區(qū)域中發(fā)現(xiàn)了……“哇,這么多的毛線,我可以繞好多好多毛線球?!薄拔覀兛梢杂妹€裝飾瓶子,還可以用來裝飾畫啊?!被谏罱?jīng)驗對編織的認知,孩子們對毛線產(chǎn)生了好奇和思考。為了拓展孩子們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毛線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我們編織毛線的探索便開始了……
如果我有一個紙盒、一團毛線可以怎么玩?各色毛線,這就是活動材料中的主角!當這樣的材料出現(xiàn)在區(qū)域中的時候,一切皆有可能,快跟著我們的活動來一次毛線編織的曼妙之旅吧!
1.毛線分類
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了搜羅到的各色毛線,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還沒繞好,這亂糟糟的景象可真叫人犯愁!那么毛線該怎么整理呢?佑佑覺得應該按照顏色分,然然覺得應該按照大小分,婉婉覺得先按照顏色分比較好,然后短的毛線可以繞在長的毛線上。經(jīng)過討論,孩子們一致覺得婉婉的想法比較好。
2.繞毛線球
分類毛線是一門學問,而纏繞毛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問道:“這些亂糟糟的毛線該怎么處理呢?”孩子們紛紛議論開了。澤澤說:“我看見我奶奶把毛線繞成球。”“那怎么繞的呢?”我追問道。心心說:“我知道,要先把亂糟糟的毛線整理好,然后才能繞成球?!?/p>
看似簡單的繞毛線,很多孩子在實施的過程中都遇到了麻煩。毛線怎么繞?毛線打結了怎么辦?孩子們在遇到困難時,嘗試著不同的方案來解決,最終取得了成功。
毛線球有了,我們的毛線編織如何開展?我們要織什么呢?持續(xù)的支持很重要,教師嘗試自制,發(fā)現(xiàn)小小的編織器卻有著大大的學問。我們利用一日活動中的回顧環(huán)節(jié),進行談話、提問、小組討論,最后孩子們決定嘗試自己制作編織器。孩子們在家園合作、師幼配合、同伴互助中完成了圍巾編織器的制作。孩子們將紙盒編織器的鋸齒形狀叫作“長城齒”,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編織器,滿臉的成功感,紛紛迫不及待地想要用毛線在編織器上進行編織。
1.設計圍巾
有了毛線球和圍巾編織器,孩子們便開啟了自己的設計之夢!怡怡說:“我設計的圍巾是五彩的,還有長長的流蘇,可以編辮子?!毙§дf:“我的圍巾很長很長,里邊有漂亮的小花。”辰辰說:“我不僅設計了漂亮的圍巾,還設計了一雙五彩手套,他們是一家人?!弊域q說:“我設計的圍巾還有一只漂亮的小熊,圍在脖子上很漂亮?!苯芙苷f:“我的圍巾和他們的都不一樣,還有小球球呢!”孩子們畫出了自己的圍巾設計,多種顏色排列,讓圍巾更有創(chuàng)意。
2.編織圍巾
利用編織器我們?nèi)绾慰棁??這是編織視頻,我們要好好看一看!在反復觀看視頻后孩子們對于編織圍巾都有了自己新的認識,首先要學會繞“長城線”。解決了毛線在編織器怎么繞的問題,孩子們便開始編織圍巾了。孩子們在編織圍巾過程中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少繞長城線、繞錯長城線的事兒時有發(fā)生,他們請會繞長城線的小朋友和專業(yè)的駱老師來幫忙都無濟于事,只能拆掉重來。
第一次編織圍巾,難免會有點小問題,編了拆、拆了編,其中次數(shù)最多的是成成小朋友,她反復編織卻總是出現(xiàn)問題,其他小伙伴幫她找原因,最后發(fā)現(xiàn)是因為成成編織圍巾不細心,總是和其他小朋友說話??磥恚幙棁硪牟粌H僅是技巧,更要充足的耐心和細心以及高度的專注力。
孩子們編織圍巾的興趣正濃,可問題又來了,美工區(qū)被編織圍巾的活動占領,其他想要畫畫、捏橡皮泥的孩子有了意見,由于編織圍巾他們已經(jīng)沒有地盤玩美工活動了,怎么辦?經(jīng)過一番討論,孩子們決定將編織活動放在閱讀區(qū)旁邊比較好。說干就干,我們一起設計編織區(qū)、一起布置。有了相對寬松安靜的環(huán)境,為了早日完成自己的圍巾,我們開始每天織20~30分鐘。
除了織圍巾,毛線還可以怎么玩呢? 在接下來的編織區(qū)活動中,孩子們嘗試了多種毛線編織的探索。
1.編辮子
給娃娃編辮子是孩子們對編織的最初探索。剛開始,很多孩子只能兩條繩子繞,慢慢地三條毛線繩子變變變,變成了麻花辮。有了這些經(jīng)驗的積累,孩子們對編織游戲產(chǎn)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在生活區(qū),幾個已經(jīng)學會編辮子的孩子迫不及待地上前展示自己的手藝。
2.親子發(fā)型秀
掌握了編麻花辮的技能,孩子們對發(fā)型制作充滿了興趣,于是教師開展了美術欣賞活動“各種各樣的發(fā)型”。這次活動的開展使孩子們對于發(fā)型的認知有了更為深刻的感受與理解。為滿足孩子們興趣需要,家長們走進班級一起展開了親子活動——毛線發(fā)型編織秀。
3.辮子飛盤
晨間活動時幾個玩飛盤的孩子對泡沫飛盤打起了主意,跑過來說:“老師,這個飛盤要是有長長的線,一定可以飛得更遠。”孩子們的想法和老師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辮子飛盤制作活動開始了。將自己的作品投入戶外游戲,孩子們的興奮和滿足顯而易見。伴著陣陣歡笑聲“沖天美少女”飛盤、“朵朵”飛盤、“蛟龍?zhí)枴憋w盤起飛了。
4.蜘蛛網(wǎng)
毛線的編織活動還在繼續(xù),一件件漂亮且有意思的作品從孩子們的手中變了出來,孩子們在編織活動中獲得了愉悅感。接下來他們又探索了玩轉蜘蛛網(wǎng)、做個小烏龜?shù)扔螒颉?/p>
一經(jīng)一緯編出無窮創(chuàng)意,千絲萬縷織就有形精品。在毛線編織課程故事開展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思考孩子需要什么?我們能為孩子做什么?在毛線編織主題課程行進中,我們跟隨孩子的腳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一起見證課程故事從無到有、落地生花。
我們驚訝于孩子們的表現(xiàn),也感動著他們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帶給我們很多思考。作為幼兒園老師,“看得見兒童,找的到課程”,以幼兒為本,從關注幼兒的視角出發(fā),做孩子背后有智慧的助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