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陽丹彥 整理
看看創(chuàng)意達人的檔案,你們應該都有所啟發(fā)吧。學習技巧,充實自己,勤于動手,你們也會成長為創(chuàng)新領域的“新星”!
姓名:侯妙可
學校:山東省臨沂沂州實驗學校
出生日期:2008年10月24日
綽號:三秒睡
我的閃光點:愛讀書、愛學習
用三個詞形容自己:善于思考、臨危不亂、可愛的吃貨
個人作品:限時發(fā)言話筒、相撲機器人
最得意的作品:限時發(fā)言話筒
曾獲榮譽: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山東省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第二十四屆FIRA Youth機器人世界杯相撲樂高項目金牌、第二十四屆FIRA Youth機器人世界杯人形挑戰(zhàn)項目金牌、第二屆“新華書店杯”游戲編程金牌、第二十三屆FIRA Youth機器人世界杯人形挑戰(zhàn)項目銅牌、第二十三屆FIRA Youth機器人世界杯遙控高爾夫項目一等獎、第二屆“童創(chuàng)未來”青少年智能編程銀杯、臨沂市第十四屆青少年智力七巧板大賽三等獎
在第十五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課題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動中,侯妙可的課題被評為一等課題,同時她被評為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
創(chuàng)新小竅門:多觀察、多思考
為什么覺得這個秘訣最適合自己:我喜歡思考。
發(fā)明過程(實踐探究)中的趣事:有一次學校舉行演講比賽,規(guī)定每個人的發(fā)言時間是5分鐘,可是有一個同學發(fā)言用時將近10分鐘,嚴重超時。于是,我決定設計限時發(fā)言話筒,限定大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發(fā)言。
經過調查研究、設計方案、動手制作,我終于做出了限時發(fā)言話筒。之后,在課堂上展示這件作品,我限定自己在5分鐘內完成作品介紹,結果沒有掌握好時間——5分鐘一到,話筒就停止工作——作品沒有介紹完。大家笑了起來,現場氣氛有些尷尬,幸好老師站出來幫我圓場,他說:“從作品展示的角度來說,你的介紹不算完整,有點遺憾,但是從作品的使用效果來看,你實現了創(chuàng)意目標,這是一次成功的體驗,我們?yōu)槟愎恼?!?/p>
談談科技創(chuàng)新這個朋友:科技創(chuàng)新很神奇、很有趣,我把它當成朋友后,在學習上有很大提升。
興趣愛好:畫畫、剪紙、做標本
最想推薦的書和電影:《西游記》和《流浪地球》
為什么喜歡看這些書和電影:《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很有意思。通過《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我了解了有關星球的一些科學知識和宇航員工作的艱辛,希望能像電影里的主人公那樣飛向太空。
做過的最有意思的事情:我的老家在馬陵山下,這里一年四季風景都很美。去年,奶奶在山上一塊地里種了西瓜,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一家人去山上摘西瓜。奶奶先到瓜地里找成熟的西瓜,然后用剪刀把西瓜摘下來傳遞給媽媽,媽媽再將西瓜傳遞給我,我傳遞給弟弟,弟弟傳遞給爺爺,最后爺爺把西瓜放到車里。告訴你們,每當我接過媽媽傳遞過來的西瓜時,特別有成就感,都要笑出聲來。
侯妙可制作的酒精燈很好看哦
侯妙可在進行相撲機器人比賽
侯妙可獲得第二十四屆FIRA Youth機器人世界杯相撲樂高項目金牌、人形挑戰(zhàn)項目金牌
這傳遞西瓜特別有意思,傳遞的不止是西瓜,更是傳遞豐收的喜悅,傳遞幸福,傳遞力量。我也是傳遞西瓜活動的參與者,瞬間感覺自己長大了。
一件尷尬的事:一次午睡睡過了頭,同學把我拍醒,我醒來第一件事就是伸懶腰、打哈欠,然后看向前面。下課后,同學拿出平板電腦給我看一張照片,這照片里的人正在伸懶腰、打哈欠,咦,這人怎么這么眼熟呢?我定睛一看,原來這個人就是我自己。
侯妙可在課堂上向同學們介紹作品“限時發(fā)言話筒”
暢想未來的科技與生活:未來世界上到處都是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等,每天老師都會帶我們去那里學習,實地觀察,而不只局限于在課堂上學知識。
2020年的大變化:知識儲量變得豐富,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發(fā)現,例如:我發(fā)現同學們用的尺子上的刻度很容易被磨掉,過一段時間就要換新尺子,覺得可以把兩把尺子刻有度數的那一面粘在一起,這樣尺子上的刻度就不易被磨掉。
如果你有一項特異功能,你希望是什么呢?為什么?
我希望有一只神奇的手,只要觸摸植物或動物,就能知道它們在想什么,聽到它們在說什么,這樣便于理解、觀察它們。
推薦理由
指導老師:徐勤波
侯妙可同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大膽實踐,是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也是我校的“創(chuàng)客小明星”。衷心希望她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更大成就,為祖國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