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趙軍
(景德鎮(zhèn)學院,景德鎮(zhèn),333000)
繪畫可以說是一種社會藝術實踐活動,運用圖形、構圖、色彩等,依據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組合搭配,從而表達出創(chuàng)作者的內心情感,或是表達某種精神內涵。不管是水彩風景畫或是陶瓷山水畫不僅是表現形式的作用,更加是對表現內容的體現。
傳統(tǒng)的山水畫歷史悠久,自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山水畫就作為一種獨立的繪畫題材一直發(fā)展至今。盛唐時期的吳道子所畫的山水畫,筆法簡練但又具象寫實。而五代時期的山水畫在真實的展現大自然之美的同時,在審美意識上更是跨越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元代的山水畫更加趨向于表達創(chuàng)作情感,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山水畫的時候更多的是希望展現自我的內在精神,并且也創(chuàng)新出不少新穎的創(chuàng)作形式。明清時期的山水畫則更多的是在筆墨技法上進行探索,強調人與自然的高度結合。而西方的風景畫最早出現與中國傳統(tǒng)國畫有著相同的歷史背景,其創(chuàng)作初期也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出現的。而真正沒有人物,單純的之后風景的繪畫題材,是以素描等小畫面出現的。十五世紀初期,風景畫為人物畫做了一百多年的背景后,終于獨立出來成為一種新穎畫種。風景畫發(fā)展至十七世紀,真正迎來了這個畫種的高光時刻。這時的風景畫產生了海景畫、夜景畫、街景畫等。直至十八世紀后,英國的康斯特布爾真正將風景畫推動到了歷史最高峰。其直接采用寫生的手法,描繪大自然中的景物,并且取得了不俗的反響。西方的風景畫發(fā)展至十九世紀后,藝術家更加注重表達山川、大海以及自然中的各種季節(jié),這些都是以前沒有人表達過的自然景色。自此以后,風景畫逐漸成為了西方繪畫門類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陶瓷山水畫的形成,也是基于陶瓷材料以及裝飾技法的不斷發(fā)展所形成的。自元代的青花瓷和釉里紅創(chuàng)燒后,給陶瓷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元代的青花瓷層次豐富,主次分明。而明代創(chuàng)燒的釉上彩瓷器,較之于青花瓷與單色釉瓷器,顏色極為豐富,且變化多端。無論是五彩瓷、粉彩瓷或是洋彩瓷,給陶瓷繪畫裝飾形式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些全新的繪畫形式,給陶瓷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優(yōu)渥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陶瓷山水畫,逐漸成為了當代陶瓷裝飾當中的重要題材之一。近年來由于共產黨的優(yōu)秀領導下,祖國的經濟實現了質的跨越,這也給當代的陶瓷繪畫帶來了很好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央更是在景德鎮(zhèn)設立了部署陶瓷研究所,專門制作陶瓷、設計陶瓷、繪制陶瓷的地方,其中更是出現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陶瓷山水畫藝術家。像是王錫良、張松茂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他們繪制的陶瓷山水畫深受大家喜愛,在內容上采用了大自然中的山川美景,體現了祖國河山的壯美。在表現形式上,也擺脫了封建時期的繪畫形式,實現了符合當代審美情趣的表現形式。
圖1 空場
圖2 匆匆
陶瓷山水畫內容上是以自然風景為主,題材不乏祖國中的名山大川、亭臺樓閣、城市園林等。從畫法上來看,有金碧山水、青綠山水以及水墨山水等。陶瓷山水畫注重形神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不但可以展現豐富多彩的自然景物,更加能夠在有限的景色當中,認識宇宙,認識自然。陶瓷山水畫的構圖講究布局,對構圖中的位置經營非常重視。不管是畫面中的色彩、線條、形態(tài)的變化對比疏密、虛實、聚散、強弱、輕重、啟程轉折等相因相生。
水彩風景畫則包含了線條、色彩、肌理、透視、光感、質感、空間、構圖等諸多的因素。這些因素都是藝術家對作品的視覺感受,水彩風景畫就是將這些因素在作品中體現出來。水彩風景畫作品不僅表達了藝術家的思想情趣,還體現了水彩風景畫獨特的藝術性和繪畫性。水彩風景畫在創(chuàng)作對象的營造上,貫徹藝術家自身的美學思想,利用水彩畫的特性展現風景中的瑰麗,真實的再現大自然中或是生活中的情景。
在具有千年歷史的瓷都中,窯火自創(chuàng)燒伊始從來沒有停息。景德鎮(zhèn)一代代的藝術家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以及藝術情感,編織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而陶瓷裝飾,因為材料的獨特性,能夠學習各種繪畫形式。像是中國山水畫、水彩風景畫等,都可以通過各種技法,通過獨特的繪畫形式展現在陶瓷之上。這充分的體現了陶瓷裝飾的高度包容性,以及精湛的工藝性。陶瓷山水畫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運用獨特的工藝以及材料,將創(chuàng)作對象與陶瓷和諧統(tǒng)一。當代的陶瓷山水畫依靠陶瓷獨特的技法和裝飾性,不僅能體現國畫中的皴、擦、點、染,也能夠體現水彩風景畫中的空間感、光影感、虛實感。陶瓷山水畫與其他的繪畫藝術一樣,在思想上也要體現時代精神,在培養(yǎng)藝術家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同時,也要滿足觀者的審美需求。從而創(chuàng)作出滿足和諧社會,以及構建精神文明的優(yōu)秀藝術品。
中國的繪畫形式最為側重于線條的表達,所以畫線的工具尤其重要。對線條的表現最重要的就是筆,筆這種工具能很好的滿足國畫中對線條的表現。陶瓷山水畫中的筆是藝術家對情感的一種獨特認知。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作品的優(yōu)秀與否,用筆則是藝術家技法成熟與否的標準。而水彩風景畫中的筆與國畫的筆有所區(qū)別,這與西方水彩畫的傳統(tǒng)不無關系。西方畫家善于表現色彩以及寬面感,并不側重于表達線條的變化。所以,陶瓷風景畫在未來的發(fā)展當中,也要善于開發(fā)利用西方水彩畫的繪畫工具,以期希望陶瓷風景畫能夠達到水彩風景畫的表現形式。
中國畫中的顏料主要是墨和國畫顏料等,而水彩風景畫則主要就是利用水彩。水彩風景畫的特點在于把控事物的明暗關系,在色彩上屬于環(huán)境色體系,表達物像的透視感和體積感。墨色在宣紙上的變化有著無窮盡的藝術效果,也是國畫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而水彩風景畫最重要的是對色彩的表達。無論是現實主義還是浪漫主義,不管是古典時期還是近代,水彩風景畫都旨在運用色彩來表達大自然的變化,體現自然中的精美精致。陶瓷的顏料與中國畫或是水彩畫的顏料都不同,所以藝術家需要在繪制陶瓷風景畫之前掌握陶瓷顏料,把控顏料之間的變化,這樣才能在繪畫中得心應手。
圖3 隔離的松風
圖4 瓷都記憶——蛻變
不可否認,當代的陶瓷藝術市場再活躍,最終都需要藝術品最終的價值作為領銜主導,這也是藝術品所能表現的巨大魅力。當代的藝術家需要擺脫傳統(tǒng)繪畫藝術桎梏,在造型上、裝飾上都要取得創(chuàng)新,只有這條創(chuàng)新之路,才能讓當代的陶瓷風景畫發(fā)展更加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