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燕 于松麗
摘要:證券交易市場的快速發(fā)展我國上市公司的數(shù)量不斷的在增加,但是隨之而來的信息披露問題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不僅會使上市公司的誠信形象破滅,還會損害廣大投資者的自身利益,信息披露問題亟待解決,本文在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為基礎進行分析評價。進而提出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建議
一、對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認識
1.信息披露的含義
信息披露主要目的就是泛指公眾性企業(yè)通過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以及定期報表和臨時性研究報告等多種形式,把上市公司和與該企業(yè)密切相關的所有財務、非金融服務信息,向廣大投資者和其他社會公眾進行信息披露。向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公開披露的行為。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充足度是形成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必要和充分條件,這種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充足度不僅是對上市公司的客觀要求,更是對市場監(jiān)管的客觀要求。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
①首次披露——招股說明書
(1)第一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包括招股說明書、債務籌資說明書及上市報告書。
(2)在我國上市證券公司發(fā)行股份公開發(fā)行的招股申請申報文件中在接到大會批準后、發(fā)行人的審核資格委員會對其進行資格審查前,發(fā)行人首先確定應當將一份招股申報說明書(以下具體簡稱招股申報稿)于其在中國證監(jiān)會及其官方網站上進行提前公開披露。
(3)本次招股價格說明書中所提及引用的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材料應于其最近一期股票結算交易截止日后6個工作月內正式生效。
②上市公告書
③定期報告
④臨時報告
三、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現(xiàn)狀
1.信息披露不真實
披露信息的精度和真實性是上市企業(yè)進行信息披露的前提。披露信息的精確和真實性主要是指一個企業(yè)或者其他公司所需要披露的各種財務以及其他非財務信息一定必須是真實的、確定的,并且必須與一個企業(yè)或者其他公司的實際情況相符,正確并準確地說明一個企業(yè)或者其他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其他情況,不得通過夸大一個企業(yè)或者其他公司的社會經濟能力和固定資產規(guī)模等手段來引起或者誘導其他投資者直接進行股權交易和投資,進而嚴重地損害其他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2.信息披露不及時
眾所周知,上市企業(yè)公司所需要披露的信息與其他證券股市的價格或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披露信息往往引發(fā)的一種是股市價格或者是價值的信號,及時地將信息的披露,能夠促使廣大投資者及時地準確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判斷和合適的投資方式選擇;不及時地將自己的信息披露,會使得內部人員充分地利用空白期權的時間差去降低自己的風險、牟得不法利益,這種方式是極為公平、合乎社會的,尤其特別是對于中小型投資者。
3.信息披露隨意性
有些大型上市企業(yè)經常會在對信息的披露時,使用模糊、不確定或者夸張的語言方式來誘發(fā)社會公眾對其投資的興趣,還有些大型上市企業(yè)對于這些信息的披露敷衍了事,將這些不確定和真實性的信息直接披露到了大眾傳播媒體上。這些上市公司對于信息披露的時間、手段、內容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很強的隨意性。
4.信息披露片面性
充分披露請求信息披露的當事人必須依法、充分、完整地向社會公開其所有合同或者其他單位的信息,不能出現(xiàn)遺漏或者短缺。但是另一方面,同業(yè)競爭者往往因為利用上市公司毫不保留的信息進行披露而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利益,所以就造成了有的企業(yè)在披露這些信息時,披露或夸大其他披露對公司有利的信息,甚少是披露或者直接不披露對于公司不利的信息。
四、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問題建議
1.提高信息披露的積極性
必須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方法來調動和提高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工作積極性,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無疑是非常合理和適宜的,它能夠使得投資者的利益和經營者的利益不再與其處于一個對立面,使得投資者的利益和經營者的利益達到了一致化,使得經營者為了實現(xiàn)自己和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做出最大的努力,促進了公司長遠發(fā)展。
2,培養(yǎng)理性的投資者
個體投資者作為我國證券市場中投資者的基礎構成一種主要組織形式之一,然而這些群體投資者的總體素質卻不高。只有合理的、高素質的會計信息需求團隊對于上市企業(yè)或者公司所有權下屬的自愿披露信息都做出了正確的理解,才能夠給信息服務的提供方和中間機構帶來壓力,才能促進信息服務質量的改善。
3.加強中介機構監(jiān)督
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jiān)督和公司內部的監(jiān)控,防止虛假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所需要披露的信息可靠和相關程度大小的影響,這主要是由于它們所能夠提供的信息質量水平的高低。為此,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各類中介組織對控制各類上市公司信息服務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還制訂了相應的違規(guī)處理懲罰措施,從而有效地對各類中介組織的行為加以規(guī)范、制約。
4.完善法律機制
相關法律法規(guī)已經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違規(guī)行為作了明文的規(guī)定,但是對信息披露違規(guī)后的風險責任追查落實得不到位。對于那些違規(guī)上市的公司,投資者還是無法從政策上尋求維護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有效路線。所以我們應該在對信息披露違規(guī)的處理中要求引入民事責任,這樣不僅有效地維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還對于上市公司也起到了恐嚇的作用。另外,對于信息披露違規(guī)行為的法律責任追究也應該要加強它的可操作性,明確不同類型的違規(guī)行為所涉及的司法過程,形成一個健全的對信息披露違規(guī)法律的追究和懲戒機制。
五、結論
在目前,我國上市企業(yè)和公司的個人信息披露問題一直以來困擾著證券交易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我國必須對于證券交易市場個人信息披露的問題給予密切的重視,本文主要通過描述了我國大部分的上市企業(yè)和公司個人信息的披露內及其中存在的不及時、不真實、片面、隨意等問題,給出了一些建議和解決方案。我們也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自身的需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吸收外國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積極地借鑒其對于上市企業(yè)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準則及相關法規(guī)的研究,并加以實踐。
參考文獻
[1]雒翠.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9(06)
[2]李玉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回顧及建議[J].時代經貿.2007(11)
[3]高春興.國內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研究[D].吉林大學.2012:29-37
[4]游俊梅.上市公司違規(guī)低成本的游戲「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11.
[5]田莉杰.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yè)內部控制「J].企業(yè)經濟,2010(9).
(山東女子學院)